王 政 谭克建 曾进康
当前,我国企业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要按科学发展观发展,必须狠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走出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的误区
现在,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容忽视的三大误区。
管理误区:1.认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就只是攻关小组的事,似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仅限于攻关小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包括:新产品开发设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生产技术准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采购供应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生产制造过程控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检验管理,使用过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计划,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改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审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成本,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可靠性管理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等等。我们还有很多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有待开展和深化。可惜不少单位误认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就只是管理部门设立一个人或半个人(兼职)在那里“对付”,像这样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吗?
2.认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在阻碍生产,好像加强管理就是在限制生产。其实,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促管理、兴科技,将关系理顺了就能促进生产,这与抓生产并不矛盾。同时,也只有将“事后把关型”的管理转变为“预防进攻型”的管理,才能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
3.认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吹牛扯淡,似乎不能立竿见影。君不知,提高质量、治理环境和保障健康安全是个慢功夫,需要从设计、生产试制、制造、检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严格管理、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质量、治理环境和保障健康安全。
操作误区:1.一些基层操作人员(及管理者)由于自己对技术管理统计方法欠缺了解,科学方法不熟悉,为了出成果,等待数据达到理想值时,再按科技管理方法编出一些成果,加之单位未能严格把关,导致“水分”增加,自己不按科学的管理程序操作,反过来又说科研成果是“水的”,甚至以点概面又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攻关是“假的”。
2.个别单位为了达标、升级、认证等目标,不是为振兴企业而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促管理、兴科技,而是为认证而认证。于是认认真真作假,实实在在的去搞花架子便屡见不鲜。现在,企业不搞升级、认证,但并不等于不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不抓管理、不搞创新、不兴科技。然而,有的单位一旦获奖之后,便不再向这方面投入,甚至削弱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部门。不少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者为支持改革而离开这“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生命线——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使其力量大大削弱。
3.个别厂级领导对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认识片面、不重视,但迫于上级要求,又不得不搞,故导致操作者“穷对付”,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对科技创新工作而言,新东西多、操作复杂,不但要理解、支持,关键还在于要为操作者、管理者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明白人,并按国际惯例操作。
政策误区: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国家、行业、部门直至企业难免存在一些不配套的政策,致使基础工业投入多、产量低,抑或某些产品对企业而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好坏并无大碍,这样就使得一些厂领导宁抓产量,不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更不搞科研。产品要参与“世界级”的国际竞争,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靠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靠名牌拓市场。
由于上述误区的存在,使我国许多企业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效期、消耗高、品种少、效益低、管理落后仍是一个严重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产品合格率和优质产品率分别达到98%和74%,而我国目前仅为71.3%和24%。据国务院权威人士披露,企业中不良品每年损失达2000亿元。中央领导针对当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尖锐地指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令人担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松驰,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有效手段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出口产品中掺杂、假冒名牌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信誉。
要走出误区就得贯彻“质量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创新求生存、靠科技促发展、用体系拓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的发展之路,用一流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建成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加强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
1.树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坚持“以质取胜”。
2.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组织,增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扭转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重数量的做法。
3.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培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复合型人才。
首先是重点培训厂处级领导和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层干部。其次是加快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骨干人才的深化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在企业培养国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审核员,使他们成为懂得现代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理论,又能运用生产实践的专门人才。
4.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注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改进。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是企业进行科技管理的依据,也是企业的产品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企业要不断地搜集和反馈用户对产品的性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以及消费者的心理等有关信息,才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还必须注重国内外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发展动态以及同行业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发展动向等科技信息,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在决策上提供可靠的依据,能不断地推出深受用户青睐的具有超群特色的名优产品。
5.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研究,增强企业活力。
很多产品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并非技术原因,而是管理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不把有效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当务之急,不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研究,不重视提高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就会失去活力、失去机遇,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6.加强考核力度,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发展。
要通过健全和完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与工资挂钩、与奖金挂钩、与行政职务晋职升迁挂钩,充分调动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领导要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出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事故要认真地抓,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及时整改。如果出了问题领导漠不关心,下边就会照样干,同样的问题就会再次发生。领导还必须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机构设置、力量配备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规划。要拿出方案,如何使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上台阶、赶超国际名牌、与国际上的大型企业集团竞争。要抓好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水平。还要建立一整套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否决和奖励制度,促进企业振兴。
7.加强管理创新,完善管理体系。
目前,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国家都采用了IS09000、IS014000和0HSAS18000国际系列标准。到目前为止,世界各优秀企业都在积极推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有不少卓越公司己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其中,国内二十二冶、济钢已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一体化认证。其他大型企业也在加快步伐,积极迎接“一体化”认证。我们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也正在全面贯彻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目前编制完成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按照IS09000、IS014000和0HSAS18000系列标准,逐项改进落实,现已建成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并在全公司严格贯彻实施。同时,为推动公司贯标工作,加快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向国际标准化迈进步伐,公司拨了专项“一体化”体系推进奖,以表彰在“贯标”中的先进单位和有功人员,力争今年底通过认证,同国际惯例接轨,成为世界级合格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