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发生
企业是谋求利润的经济组织。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产权为纽带,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命运,使企业经营者与职工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更为直接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现代企业人本管理趋势
《财富》杂志公布的2001年度全美最值得为之工作的100家公司中,微软、思科、高盛、宝洁、安捷伦、英特尔等很多国际著名大公司榜上有名。这次排序,不是根据销售额或盈利多少,而是根据本企业员工自己的感受。在入选公司的员工的感受中,提到最多的是“在这里工作可以感受到团队的价值”。这些公司的共同特征,就是越来越重视非物质的激励,老板采取各种办法使员工认同公司的目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出老板与员工相互合作的气氛。公司平时很尊重、关心员工,老板能与员工同舟共济,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高、认同感很强,即使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努力工作,从而比同行业的企业有更高的效率与更强的竞争力。微软公司在管理上的诀窍是成功地让员工的团队精神持续高涨。公司的每个部门都有“精神预算”用于在西雅图海湾看鲸鱼表演或做海上游戏,这种人情化的安排,有效地缓解了员工面对激烈竞争而产生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压力,让员工与公司在宽松的条件下相互交流,增进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理解,对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爱德华—琼斯公司拥有2.7万员工,员工年薪根据其职位不同从2.24万到6.17万美元不等,在同行业中并不算太高,但是公司队伍比较稳定,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比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司重视员工培训。该公司每年对员工培训132个小时,员工觉得公司很关心自己的未来,值得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公司由于重视员工培训,使员工的人力资本增值,对提高企业效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入选企业注重增加企业管理的透明度,平时关心、尊重员工,对员工说真话,能够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当公司面临困难需要裁员时,被裁员工不说公司一句坏话。安捷伦公司面临困难需要裁员8000人时,竟然得到员工们的理解,一名女工程师3周前就收到裁员通知,她不但上完最后一天班而且加班到晚上9点半钟……。
这些国际大公司能够解决资本主义企业普遍存在的劳资纠纷并且成功地取得高速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事实上,国内企业与员工之间发生利益摩擦的案例越来越多,劳资关系比较紧张在许多企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劳资关系紧张,不仅对员工是一种伤害,对企业利益的损害也是明显的。企业在深化改革、兼并重组、改制进程中,必然牵动职工的利益,如果得不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不但不能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相反地容易激化矛盾,酿成严重后果。
建设企业文化营造企业利益共同体
有人说,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市场竞争靠的是产品,70年代靠的是科技,80年代以来靠的是文化,21世纪将靠知识和信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的著名的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CEO马云认为,小企业成事靠精明,中企业成功在管理,大企业家做事靠做人。在市场中拼搏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公司、大企业的企业文化热,企业家大力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就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氛围,而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内聚力,强大的内聚力又大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以生产资料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企业管理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成为现代企业谋求新的发展走出的一条新的路子。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拉近了人类交流的距离,市场竞争将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生存环境将更加复杂,过去习惯的封闭的垄断市场和地区贸易保护将逐步打破,不同所有制、不同层次的企业家面对的是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新舞台。面向新的世纪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在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同时,纷纷在思考如何应对进入WTO之后企业面对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制定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寻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它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显示出作为一种“知识资本”企业文化产生的文化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品牌优势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在我国的企业经历了从简单借鉴到自觉吸纳、从模仿应用到主动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的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富有人情色彩的新型管理模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新的选择,应用于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绝不搞给人有花架子、可有可无的花瓶和摆设之感,而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灵魂。每个企业从诞生之时开始,就按照经营者的意愿和员工的认同程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一定的固有形态和方式客观存在着。今天,我们强调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把文化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资源加以发掘和培育。激烈的市场竞争唤醒了众多的企业家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越来越注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才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成都亚光电子股份公司领导班子力排众议,大胆启用微波专业技术人才王任,以他为所长专门组建了有近百人的设计所,年产值以上千万元的速度递增,公司领导班子从中尝到甜头,制定并实施公司雄心勃勃的人才培训规划。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注重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不失时机地建设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明智的选择。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竞争力的源头,国际交往的基础和桥梁”。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适应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起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是居于决策地位的经营者。企业经营者既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筹划者、设计师、组织者,也是受益者,他们的意愿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方向和水平。因此,建设企业文化首要的问题是建设企业家文化。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具体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承担的角色应当是张瑞敏所称的“牧师”,“不断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领导人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帮助员工对企业的认识上树立起三种理念:第一,企业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平台;第二,企业是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第三,企业是一所大学校,即学习型组织,员工在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就是说企业文化要适应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学习借鉴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对自己固有的文化不断地加以变革、创新和再造。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超越企业的实际,不能超越企业的经济基础。只要企业经营者当好有心人,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