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
对于窦桂梅老师,我听过她不少课,读过她不少文字,也曾多次讨教于她,每一回,我都能感受到她充盈血脉之间的对语文教学的那种异乎常人的一往情深。她在儿童、在文字中获得了皈依,对教育、对语文充满了眷恋。于是,她的“语文”便常常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震撼着你。
还是让我们进入她的课堂吧。
一、在回歸中超越。
我们所从事的是母语教育。既然是母语,那就应该是有“根”的,应该有很多最为基本的元素,应该有很多值得我们永远发扬的传统。
对于窦老师,我以为她显然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的。这表现为她的两个自觉回归。
首先是回归母语教学的本义。《再见了,亲人》是一篇“老”课文,窦老师没有沿用那种多少人用过的“分层次、找规律、再迁移”的方法,而是设计了“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的大写意与“叠加式”结构。置身课堂的情境,学生情动辞发,“忆”、“讲”、“诵”、“别”都成了内心的需要。巧妙的是,这“忆”、“讲”、“诵”、“别”中又无声地包含着多种言语能力的训练。譬如,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字眼儿触动了你感情的那根弦儿……一会儿‘讲给大家听。”这不就是涵咏体味基础上的整体性的语言积累与表达训练吗?学生讲述完毕后,教师出示句式,让学生做概括性练习:为了志愿军,大娘(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 );为了志愿军,大嫂( )。接着,进一步提高要求: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 );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 )。抽象概括程度逐步提高,语言与思维获得同步发展。明明是训练,可是,学生丝毫不觉得是在做练习。他们是在“讲亲人”啊!情绪怎能不高涨、思维怎能不活跃?这就是“文化”统领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巧妙融合。
窦老师还注意到了汉语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汉语言具有信息冗余性,重具象,崇整体,讲意合。她抛弃了条分缕析式的过于精细的课文处理,而是抓住文本特点,从整体出发,一方面通过诵读、复述内化课文语言,一方面通过想像、描述填补文本空白。窦老师的教学正因为建筑在这样的母语规律上才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听过课的老师一定会记得这段话的朗读指导:“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窦老师既引导也示范,“求——请求——恳求——哀求——无奈下达命令”,学生的领会逐步深入,情感渐趋投入,在反复的朗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
其次是回归生活的土壤。窦老师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孩子们身边的相关资源,这既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组合,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主题教学的开放性与整合性。教学时,窦老师没有立即切入文本教材的学习,而是别具匠心,首先引导学生由身边的亲人谈起。吟哦《游子吟》,轻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回忆学过的相关文章,孩子们的情感之门由此打开,一上课教室就洋溢着温暖的色调,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开始愉快地置身于学习活动。随后借用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3年十大年度人物”,阅读颁奖词,巧妙扩充了“亲人”的内涵。这一切都在于让课堂回归生活、回归体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新旧知同化的过程。因此,教学有效性倚赖于对新内容生长点的找寻与把握。窦老师从孩子身边的亲人谈起,唤醒、激活他们已有的情感积淀,于是,遥远的情感变得亲切,过去的事件仿佛就在眼前,从而为新内容的扩展与延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窦老师所说的“不是在教学中造就学生的思想,而是学生个人的思想在从课堂学习中汲取营养而成长”。
能否很好地回归儿童,是教学成畋的关键因素。窦老师认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人”的关系,就意味着信任、平等、包容、接纳、分享、鼓励,等等。要做到这些,绝非说几句“你真棒”那么简单,用窦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看看《亲人》的课堂,教师或者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或者提供背景,为孩子的广阔想像创造空间:或者大智若愚,激发孩子们超越教师、教材的欲望。课堂有一个很动人的小高潮,一学生举手质疑,窦老师顺势让那位孩子自己就此问题采访同学。于是,教师退到了一侧,那位学生俨然成了“小老师”。他组织着、评价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不认为这仅仅是教师的课堂机智,而是教师所追求的教育理念的自然物化。
二、思想、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我们曾经相当重视并且努力地追求“课堂工艺”:精当严谨的课堂语言、丝丝入扣的承前接后、完整严密的课堂结构……听来似行云,看去如流水。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起,让我们意识到,这样一种过于强调预设的封闭式教学,其实质是“教师中心”和“绝对控制自然遭到了“解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抛弃的时候忽视了其中的合理因素。我们开始不再对教学语言精雕细琢,不再对课堂衔接反复推敲……殊不知,某种程度上,真正的教学就是一种艺术,课堂工艺是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专业成熟与否的标志,是教师内涵素养外化的载体。离开了它,纵是“腹有诗书”,面对我们的儿童也只能“茶壶煮饺”而已。
可贵的是,窦老师上的《亲人》,不仅以内涵丰富取胜,同时也以精湛的“课堂工艺”令人叹服。
窦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是动人的:“车轮滚滚,列车在走,情却不走;此时此刻,人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国别,忘记了自己的血缘,眼里见的,心里想的,只有‘亲人“汽笛声,车轮声,深情的告别声,奏响了中朝两国人民伟大的友谊之歌,在亲人们的心中久久回荡,它将随着历史的车轮更加深厚绵长!”有人说,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教学语言不应该完全等同于日常语言,窦老师的语言是颇能“抓”人的,上面这段话就如点点音符,拨动着孩子们情感的琴弦。
窦老师创意的教学课件是动人的。其中有《英雄儿女》影片的片段剪辑,随后黑底白字伴随打印声出示文字:“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有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有: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毛岸英……”黑白胶片把人们带回到了过去的岁月,那清脆的打字声敲击着人们的心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也染上了情感的色彩。
窦老师的课堂组织更是动人的。我们不妨重温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结尾处的那个片段:窦老师组织全班学生分组读课文。在这里,窦老师就如一位高明的乐队指挥,又似一名出色的电影导演,她运筹帷幄,调动全体演员(学生)的情感,步步深入又分寸适当地让学生体验文本丰富的深层信息。置身情感的磁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相互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悄然流淌,共同走向高潮。整个教学呈现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构成了美妙的节奏感。既有舒缓的“散板”,又有激奋的“快板”,叫人全身心沉浸其中。这种无意识状态下的全力投入正是我们要努力寻觅的课堂生活!
这动人的高潮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窦老师围绕着“主题”作了层层铺垫讲“亲人”——了解内容,“句式训练”——概括内容,“诵亲人”——个性化阅读和语言内化,“别亲人”——情感与语言的自然外化。经过这样的铺垫,终于到达“戏剧”的高潮。看上去不像一般教学那样条分缕析,实际上同时完成了对内容的把握,对感情的体会,因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难以设想,如果没有了这些,《亲人》的教学还会如此撼人心魄。
当然,教师所有的这些精细设想的背后,都有一个支撑点:不是自我显示,而是彰显学生的个性。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指向学生对“亲人”的深刻体认。由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课堂也就呈现出艺术的光彩。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思想的技术”吧,不,还应该是“艺术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