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高成
进入21世纪,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这个飞速发展的城市,700年前只不过是沿海黄浦滩边的一个小镇。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得益于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700多年以来,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的移民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来到上海,在多元文化的撞击下,各自以其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共同创造了上海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共同发展了上海日益发达的经济,共同缔造了上海,同时也使不同民族的人们和谐共存于上海繁荣发展之中。
少数民族人口的历史演变
自1275年开始,蒙古、回回、维吾尔、女真(满族的先人)、羌等少数民族随元军来到上海地区,有一部分成为军政官员。元代任职于上海境内的少数民族官员有116人之多,不少人同当地妇女婚配,繁衍生育。以回回为例,就松江一地,据1341年至1367年户籍记载,有31户,松江清真寺就是那时建造的。今日上海唐、赛、改等姓的回民,不少人是元明时期来上海定居的回族的后裔。元代不少少数民族官员在上海任职期间颇有建树。1275年元军将领沙全(回回)统军至花亭,严禁士卒杀戮、抢掠。1290年松江知府仆散翰文(女真)以“华亭地大民众推理”为理由奏请中央另置上海县,次年得到元政府的批准正式建县,从而奠定了上海以独立的行政建制发展的基础。他在任期间,为政清廉,任期满离任,百姓夹道相送。可以说,设置上海是少数民族人士提首先出并实施的。1298年,雅哈雅(回回)任上海县第一任达鲁花赤,成为第一位最高行政长官。1351年上海县达鲁花赤兀奴罕捐俸修学庙,历届少数民族官员也曾多次主持疏浚吴淞(今苏州河)等河道。
明初,有不少辅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回回将领受赐而在金山卫、嘉定等地定居。1457-1464年又有西北的“寄居回回”、“归属回回”迁徙至江南各卫,上海地区的回族人口也大量增加,致使松江清真寺在明代三度扩建,青浦城内也建造了清真寺,以满足穆斯林的宗教生活需要。1569年,巡抚都御史海瑞(回族)至江南视察,目睹吴淞江水患严重,上书请求疏浚。海瑞借支军饷及各处收来的银两,采取以工代赈,兴工疏浚,开挖吴凇江,并建闸(清代闸废,是处今称为老闸)。嘉庆年间,倭寇大举进犯上海地区,人民几遭杀戮。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精诚团结,抗击倭寇。1555年,壮族瓦氏夫人率领广西田州壮族士兵6800多人到达金山卫驻防。继后土家族彭荩臣、彭翼南各率士兵数千人,从湖南先后来到上海松江抗倭。短短数月,在上海及周围地区连打十余仗,许多壮族和土家族同胞血洒战场。明末,上海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少数民族古琴演奏家金琼阶(回族)。
清政府在上海境内的军队及政府、海关等机构的官员中,少数民族占相当的比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两江总督裕谦(蒙古族)赴宝山督办防务,积极支持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口铸铜炮、制火炮、修炮台,加强沿海防御力量。1843年上海开埠后,清政府又向上海及周围沿海地区增派大量官吏和军队,相当一批祖籍东北的满族、蒙古族官兵及其亲属迁居上海。1849年南京发生洪涝灾害,一批回民携眷来上海。不久太平军转战长江流域一带,来到上海的回民迅速增多。来到上海的回民最初聚居于南门外沪军营附近,由于大半是南京籍,因此这条街被称为南京街,相沿至今。1852年他们在南京街附近的草鞋湾建造了上海市区第一所清真寺(已废)。随着英法租界相继开辟,商业中心逐渐北移,原住南京街的回民,大多迁徙到城北九亩地一带(现黄浦区豫园街道),许多回民在那里开设古玩、玉器店和清真饮食店摊。1870年,回民集资在附近穿心街(今福佑路)建造清真寺,经过1897年和1905年两次扩建,寺内可共千余人同时礼拜。1850年英国人在上海开辟第一个跑马场,山东、河北等地回民从蒙古贩马来上海,其中不少人由于受雇养马、驯马和赛马,遂在上海定居。到19世纪末,一批日本商人在沪西开设纱厂,到湖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受灾地区招工,据不完全统计,最初被招到日商纱厂做工的回民有400余人。后经先入厂回民介绍,又陆续有不少外地回民来上海进厂做工。这些回民大多居住在英华里(原名樱花里)。20世纪初,淮河、黄河泛滥成灾,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回民逃荒来到上海,在沪西小沙渡一带搭棚定居,主要靠拾荒、设牛羊肉摊及饼面摊和出卖劳动力度日。1911年沪西回民在药水弄租地建筑清真寺,形成上海回民在沪西的一个聚居点。1909年,上海第一个穆斯林宗教团体——上海清真董事会成立了。
1911年辛亥革命后,原驻守南京、扬州、镇江等地的满族、蒙古族官兵及其家属陆续来到上海定居,而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文化的兼收并蓄又吸引了许多少数民族商人、文艺家及劳工纷纷来上海。上海少数民族再度有了较大的增长。清末民初,由回族青年组成的上海清真商团参加了光复上海的起义;革命党人尹神武(回族)参与刺杀上海都督郑汝成。之后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革命活动中,上海的许多少数民族人士都积极参与。1931年,上海市总工会秘书长龙大道(侗族)英勇牺牲。1949年在迎接上海解放的斗争中,交通大学学生穆汉祥(回族)壮烈牺牲。
而民国期间,除回族传统的珠宝古玩业和清真食品业有了发展。此外,上海少数民族还在外贸、医药、皮革、五金、鞋帽、出版等行业中开展业务,进一步参与经济建设。金少山(满族)、马连良(回族)、言菊朋(蒙古族)、程砚秋(满族)等一批少数民族京剧演员纷纷来上海登台献艺,并成名于上海。马骀(回族)游遍全国名山大川后定居上海。技熔古今中西个法于一炉,被称为“世界画笔”。被誉为“电影皇帝”的电影演员金焰(朝鲜族)、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满族)、“神力千斤王”王子平(回族)、六合拳传人佟忠义(满族)先后定居上海授徒传艺。
少数民族人口量的发展
1、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国家实行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过去被迫隐瞒、放弃或改变原有民族成份的人们纷纷还本归原,恢复为少数民族;上海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从各地大量引进各类人才,其中包括了许多少数民族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来上海经商、务工、求学以及婚嫁来沪的少数民族人数日益增多,从而使得上海地区的少数民族上人口有了较大增长。
1951年上海市民政局对全市少数民族情况做了首次调查,结果表明:全市有11个族别,人口总数为18467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0.35%。其中回族17380人,蒙古族1000人,维吾尔族55人,乌孜别克族11人,高山族10人,苗族6人,塔塔尔族1人,哈萨克族1人,藏族1人,瑶族1人,鞑靼族1人。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市为21个族别,人口数为31473人(不包括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及其他未识别民族的人口,下同),占全市人口总数的0.51%,其中回族29644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下同)的94.19%;满族895人,占2.84%;蒙古族682人,占2.17%。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市少数民族为31个,人口数为43591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0.40%,其中回族39510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下同)的90.63%;满族1856人,占4.26%;蒙古族1184人,占2.72%。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少数民族为39个,人口数为49748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0.42%,其中回族44329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下同)的89.11%;满族2171人,占4.36%;蒙古族1277人,占2.57%。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市少数民族为44个,人口数为62171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0.47%,其中回族50392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下同)的81.05%;满族4236人,占6.81%;蒙古族1939人,占3.12%。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市少数民族为53个,人口数为103639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0.63%,其中回族57514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下同)的55.49%;满族9087人,占8.771%;蒙古族6468人,占6.24%。
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见表一)呈现出如下显著特点:少数民族族别和人口数逐年增加,人口的增长速度高出全市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
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最大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随着旧城的改造和新的市政工程、新的居民区域的扩大,上海市各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居民一样,都在向新的居住环境扩展,加上大量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约10万)居住在城郊结合部,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各区县都有少数民族的新的分布格局。
2000年,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市的19个区、县,分布情况如下:浦东新区12921人,普陀区11544人,闵行区10373人,杨浦区9814人,徐汇区8568人,宝山区7914人,闸北区6553人,虹口区6482人,长宁区6012人,黄浦区5657人,卢湾区3424人,静安区3255人,嘉定区3213人,南汇区1998人,青浦区1652人,金山区1489人,松江区1436人,奉贤区782人,崇明县552人。闵行区龙柏街道、长宁区程家桥街道朝鲜族相对集中,虹口区新港街道维吾尔族相对集中。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比,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发生很大变化,黄浦区、卢湾区、静安区等中心城区少数民族人数在不断减少,而郊区特别是与郊区相邻的区少数民族人数大量增加。
少数民族人口的构成
性别构成
1990年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62171人,其中男性31369人,占50.46%;女性30802人,占49.54%。2000年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03639人,其中男性50808人,占49.02%;女性52831人,占50.98%。
年龄构成
1990年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中0-14岁人口数为14141人;15-59岁人口数为40591人;60岁以上人口数为7439人。2000年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中0-14人口为15778人;15-59岁人口数为76882人;60岁以上人口数为10979人。2000年比1990年15-59岁人口数增加36292人,主要是包括在上海居住半年以上务工、求学、经商的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60岁以上人口数增加3540人,说明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总体的老龄化趋势已十分明显。
文化程度
2000年,上海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中,6岁及以上人口数为9812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4.68%,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20527人(其中大专8581人,大学10698人,研究生1248人),占6岁以上人口数的20.92%。而上海汉族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占6岁以上人口数的11.23%。上海少数民族比汉族高出9.69%。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27545人,占28.07%;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32692人,占33.32%;其中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14284人,占14.56%;文盲,半文盲人口数为3078人,占3.13%。
职业构成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对全市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和行业构成进行10%的抽样调查,其中少数民族人员有4945人(见表二)。
少数民族人才荟萃
上海少数民族中,拥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活跃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不少专家创造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
抗菌素专家童村(满族),1949年在上海创建我国第一个青霉素实验所、第一家抗菌素工厂,1951年3月试制出第一批国产青霉素结晶。中国工程院院士、手外科专家顾玉东教授从事的手外科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其臂丛手术被国际医学界称“不可思议”、“创造性的手术”、“周围神经中最杰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专家蒋锡夔(回族),进行以氟化物为对象的自由基化学研究,对我国物理有机化学的创建和发展有开创性的贡献,其有机分子簇集和绕曲及各种取代基的自旋离域能力国际领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萨本茂(蒙古族),从事舰船维修以及爆破技术科研工作,共完成大小项目67项,填补国内空白多项。研究员李相荣(朝鲜族)从事火箭研制工作,承担过“风暴一号”、“实践二号”、701Ⅱ期工程总体设计工作,担任长征四号副总设计师,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上海市少数民族中有为数众多的艺术家,造诣高深,才华横溢,为繁荣祖国的文化艺术,作出杰出贡献。言慧珠(蒙古族)、李玉如(满族)、王正屏(蒙古族)、孙花满(回族)等在京剧舞台上争奇斗艳;黄裳(回族)、沙叶新(回族)、陈村(回族)等在文坛上新作迭出。金焰(朝鲜族)、岑范(壮族)、王树忱(回族)、达式常(回族)、富润生(满族)、童自荣(回族)在电影界久负盛名;富敏(满族)、李莉(满族)双双闯入中国电影十大女导演之列。著名作曲家陈刚(回族)和何占豪合作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享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灯王”的特级艺术大师何克明(回族),是我国立体动物灯彩的创始人。上海还涌现出不少著名的少数民族画家,如富华(满族)、哈琼文(回族)、哈定(回族)等。
以上列举的,仅仅只是上海优秀少数民族人士的一部分。这样的杰出代表还有不少,《中国民族》杂志就曾在2003年第期做过专题介绍,集中展示了一批上海少数民族英才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