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

2004-04-26 12:00刘增林
中国民族 2004年4期
关键词:歌剧文化产业民族

刘增林

金曼朝鲜族全国政协委员有二十多年艺术生涯,被称为“第三代江姐”。近年又组建了北京星光地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推广艺术产业化。

金曼演过江姐,几乎无人不晓。当选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后她说,当政协委员能使自己更加强化责任意识,能够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从而站在更高的层次和独特的角度发现问题,反映问题。金曼所关注的问题与她的职业关系密切,这就是如何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培育,你是如何看待继承和发扬这种关系的?

金曼:民族文化向来存在如何继承和发扬的问题。举个例子,我经常去各地考察、学习,其中也包括民族地区,就发现一些地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还仅仅停留在表层上,只是片面地追求一时的市场效应,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精髓、本质东西的挖掘,从表演到表演,给人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看完也就过去了。其实,文化市场是有其可比性的,人们往往就是想看一个民族独特的、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加了许多现代因素的东西。你刚才讲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其实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经营,培育或经营就要下功夫,动脑子,你这个地方、这个民族最有价值的文化是什么、最大的“看点”是什么,都要搞清楚,不能扔了宝贝,捡了石头。精致的、独有的、民族的、地方性的文化,也不是光靠现代形式的包装就能出彩的,它更有它本身的独特魅力和艺术特色,像侗族无伴奏多声部的合唱,你不用怎么特别地去“包装”它,就照样感动人,照样拿大奖,拿国际大奖。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世所罕见的多民族社会形态,可以说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蕴藏丰富,举世无双。使用好这笔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将使我们的文化产业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相当高的文化起点上,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内容与精神的资源。所以我说,文化产业的从业者,既要看远方,更要看脚下,离开了我们脚下的文化沃土,我们顶多只能做文化复制商,而不可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潮流的引领者。

记者: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你认为具体的还要从哪些地方入手?

金曼: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要从教育入手,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或者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要靠人来完成的,要有懂文化,善管理的人才。如今中国的文化市场还处在一个转型期、调整期,既有发展,也有问题,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这次政协会,我带来了《高等院校要建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和《中小学音乐教育要纳入重点教育学科的内容》的提案,就是呼吁国家要重视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既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又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鉴赏力,高等院校应该设立培养这种人才的学科或专业。浙江省曾有2000多人去竞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位,其中包括一个大剧院经理,但就是这个经理却无人去应聘,没有人会干,足以说明这种人才的匮乏。

再有就是民族文化教育还要从小抓起。现在有些中学生一唱就是国外的、港台的歌曲,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的很少,懂的很少,保护和继承从何说起?这与社会文化的导向性有关。要强化中国式、民族式的音乐文化教育,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大学生,要知道民歌、民族乐曲,知道《十面埋伏》,因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是国产艺术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的反映,对未来的展望,是反映中国社会、国情的一面镜子。所以要通过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从小培养起他们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起中华民族的精神。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我认为静态的保护和院校内的传承是必须的,但还是不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都具有欣赏价值和市场传播的潜力。所以经营民族文化,在市场中传播民族文化,不仅能使民族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接通,使民族文化在被欣赏、被接受的过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她的市场效应又能够吸引较大规模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对民族文化的整理、发掘、培育、传播和发展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文化产业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现代的、也是很有效的一个途径。

记者:“星光地带文化产业”(公司)可以说是你将上述许多想法付诸实践并小有成就的骄傲,目前正做着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金曼:星光地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刚成立3年,我是交了许多“学费”的。现在主要参与电视节目、进口大片、舞台艺术片(如歌剧)等的制作,也承担一些演员的培训任务,比如改编推出了大型交响清唱歌剧《江姐》,正在创编的产业项目还有大型歌剧《武则天》等等。我觉得歌剧反映了一个国家艺术的水准,面向于高消费的文化人群,虽然它现在可能还没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对歌剧艺术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只要我们遵循科学的文化发展观,精益求精,创作精品,用作品说话,让观众认为他的消费值得,既欣赏了艺术又愉悦了心情,那么我们的歌剧就没有白演,我们这个文化产业的工作就没有白做。更何况艺术产品同样也有市场的定位,现实表明,只要是好产品,就会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我们的业务一年比一年拓宽,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会沿着这条路子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歌剧文化产业民族
MINORITY REPORT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民族万花筒
歌剧
童话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