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川
幽静的天津市塘沽一中绽放出一朵奇葩,理科实验班的袁长锐同学以666分的成绩摘取了2003年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的桂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袁长锐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骄人成绩,这和他平时的刻苦努力、善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
学贵在思
许多老师都说袁长锐会学习,很少见他埋头做题。他自己也承认,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想比做更重要。数学老师说,袁长锐并不是最聪明的,但是他好学而且会学,善于用脑子想问题。
用思考来指导学习正是袁长锐学习的一个特点。他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思考使我对不同学科产生了不同的兴趣,从而更好地驾驭各科的学习。
理科班的学生大都不太重视语文,但袁长锐一直是文理并重。有一次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写几篇作文提纲,因为时间太紧,袁长锐只写了一篇。一段时间后,他还是主动赶写了几篇作文交给老师。他的这种认真劲让语文老师十分感动。
袁长锐说,文科内容是理科学生比较容易忽视思考的一类学科。其实文科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思想。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欣赏文学作品,还是阅读理解,你都要学会做一个好的“听众”,要让作者的思想指引你的思路,让作者的观点、认识充满你的脑海。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思考才是高效率的,因为你把握住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在语文的学习中,还要关注其人文性,注意用人性化的思想去思考,带着情感去学习。这样,纸上一段段枯燥乏味的文字就会变成一曲曲情感动人的乐章。这是提高学习语文兴趣的最重要的方法。
袁长锐的英语非常棒,高中三年蝉联“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一等奖。采访他时,他正在家看《新概念英语》。他说,在英语的学习中,我的思想是把英语融入生活。这样,学习英语就不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它。因此,英语学习不能只局限在课堂45分钟,而要渗透进生活中的时时刻刻。一份产品说明书、一段新闻、一句广告语等都能为我的英语学习提供帮助,这就大大扩展了我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要学好英语,还要学会联系。在学习每一个生词时,无论从意思上还是从形式上,我都要把它跟已经学过的单词进行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思想对扩大词汇量很有帮助。
他说,理科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学理科必须夯实基础,准确、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在解题时,更是要步步思考。解题前,要运用发散思维,思考一下以前是否做过和此题解法类似的题目,从中找出它们的共性。善于运用发散和归纳思想帮助我将理科题分为若干类,从而降低了做题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注重积累
作为学生,往往最怕题海战术。袁长锐认为,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不能怕做题,但不能掉进题海里出不来。做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做一道题都要有所收获。与其不加思考地做上百道题,还不如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做一道题。做题时,审题十分重要,一定要把题目要求和题设条件看清楚;运算时决不能马虎,决不要因运算过程出现错误而在考试时造成无谓失分。错题也应该成为一种积累。这道题做错了,表明你在这个知识点上还没有完全掌握。不能放过每一次错误,而应对错误进行仔细分析,把自己欠缺的知识及时补上,从而掌握这一类题的解法。大家不妨建一个错题档案,随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日积月累,错误必然会大大降低。
他说,比如在数学考试中,选择题一般占去卷面分值的40%。选择题主要是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积累,它的难度系数远低于这个标准。因此,又快又准地做好选择题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做选择题时,我主要是以“反例否定”和“逻辑排除”两大思路求得结果。“反例否定”要求解题者以批判的态度通过某些具体数值、图形排除错误选项;“逻辑排除”可根据题目条件的具体变化不会导致答案的变更这一现象,运用“由一般到特殊”的思路来求出答案。
袁长锐深有感触地说:学习一定要有认真的态度,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在学习时,注重的是多做精题,同时还要精做题。所谓“做精题”,是指自己选择有价值的题去做,要能分清哪些是无用的重复题,或者偏题、怪题,不能让它们占去大量的宝贵时间。“精做题”不仅指做的题要好要精,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学习解题的精妙步骤,从中学习解题的思路和技巧。这样做精题,精做题,经过长期的积累,你的思路自然就打开了,解题就会有灵感。尤其是把错题改正后再反复去做几次,直到烂熟于心,这样考试时碰到同类型的题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他说,学习千万不能忽视复习这一环节。在复习一个知识点时,决不可单纯地看这一点,而要将这个知识点的前因、经过、结果进行全面复习,还要将它与别的知识点进行类比,反复思考,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质朴做人
塘沽一中的阎国梁校长谈起袁长锐时,最常用到的一个词就是正直。袁长锐的任课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乐于助人、憨厚大度、德才兼备。还有的老师说他不浮躁,能够踏踏实实做学问。
袁长锐刚上高一时,成绩并不突出,中考成绩在全校排名三十多位。但入学几个月之后,他的成绩便跃升为全校第一。
袁长锐觉得自己的心态特稳,不管发生多急的事情,他都能让自己的脑子平静下来,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认为这种良好的心态对他的学习和做人都大有裨益。
袁长锐的家庭非常普通,母亲早已下岗,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袁长锐懂得生活的艰辛,一直过得非常节俭,走进高考考场时,身上穿的仍是他爸爸的一件旧T恤。他认为俭能养德,一个人在物质方面不应有太多的追求。他父母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用仅有的积蓄买来电子琴让他学琴。袁长锐学琴非常刻苦,通过了电子琴六级考试。他说,背乐谱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
高考结束后,袁长锐给教生物的常老师打电话,询问一道题的答题思路是否正确。常老师说,当时大家都在问能不能得分,只有袁长锐一个人关心解题的思路。从这一点上看,他具备做学问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