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韬
尚福林上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后,沪深两市走势人气渐盛。股市有复苏迹象,但监管问题仍需系统看待。
沈阳籍股民陈杰的心情明显有了变化。
“这样就有盼头了。”1月17日收市后,陈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11个交易日涨了12%,是个好兆。”
就在11天前,今年的首个交易日1月2日收市后,陈杰还极度沮丧:“收盘的一刹那,真想把一年来的交割单缠在身上,找个高的地方跟股市一样跳下去。”
2002年6月23日国有股减持政策公布后,他“杀”入股市,没想到随后半年时间里,股市持续走低,230多万资金缩水一半。
陈杰的遭遇近两年并不少见,亏损也并不是中国小投资者的“专利”,甚至连专家操作的“国”字号资金——大基金,也全体亏损:2002年11月21日,基金指数跌破了基点1000点,所有封闭式基金跌破面值,当日14支开放式基金,净资产值在1元面值之上的仅3支。
股市长期走低还导致证券全行业亏损近400亿元、印花税收入下降、融资难度加大、各种金融创新暂时搁浅……股市走势和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大局格格不入。
刚进入2003年,转机似乎悄悄来临。
“福”来机转
去年12月27日,尚福林接替周小川成为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股市连跌三天,特别是今年的首个交易日1月2日,竟以暴跌37点收盘,盘中创下1999年6月8日以来的新低1311点,给新上任的主席尚福林一个下马威。
但局面迅速发生变化。指数在低位盘桓3天后,1月8日上证指数大涨40点,1月14日再度大涨80点,近两年来除“6·24”行情外,连涨12%这是惟一的一次。
政策面上没有任何动静,不符合大涨必然有政策佐助的规律。但在这个时间段里,中国证监会的人员却变化不小。
继尚福林接替周小川后,1月2日,高西庆被免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职务,与此同时,还传出另一位副主席史美伦将于今年3月后不再担任此职务,但史的去留目前还只是没有根据的猜想。近期还有消息说,因多数由“海归派”人员构成而被戏称为“海归委”的中国证监会规划委员会,也将于近期解散。
市场由此传闻:“海归派”倒了。这甚至成为很多市场人士私下认为股市大涨的原因之一。
新上任的尚福林到沪深交易所调研,也给了股市信心。在深沪两所召开的会员座谈会上,尚福林认真听取了来自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层代表对当前市场情况的分析以及对下一步市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1月7日在深圳召开了座谈会后,股市很快有反应:1月8日下午2点开始,上证指数在一个小时里大涨近40点,收复了尚福林上任初连跌三日的失地。
基层调研,是尚福林未来决策的基础。他在农行任职两年即令农行扭亏,被朱钅容基总理赞为“飞来的尚福林”,实干的作风和富有成效的政绩让人充满期待。
尚福林没有任何海归背景。
尚福林上任、部分海归人士离任证监会、股市大涨,时间上的巧合不由得让人们产生联想。
“迁怒”海归
自周小川任主席、史美伦任副主席后,高峰时期证监会中的“海归人士”数量近50人,占证监会总人数的近20%,且多数成为各部门的正、副职。此种局面令市场认为近两年中国证监会所有的政策,都有“海归派”的烙印。
2001年初有过一次关于“海归”和“土鳖”的大论战,经济学家萧灼基曾经针对“海归上岸,土鳖滚蛋”的论点直言:“我是土鳖饲养员。”萧解释说,海归的长处是学的知识比较原汁原味,但不一定能完全融入中国的现状。
2001年初,摩根斯坦利警示沪深两市存在大量泡沫,认为只有跌到1000点才比较干净;随后另一家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则在报告中认为沪深两市仅12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
此类观点被国内的“海归派”认可,化成“千点论”及“推倒重来”论在股市流传。加之在此时段出现的“赌市论”,突然形成了一种非常惊人的新形势:国内外一起坚决唱“空”股市。
此时距离被认为是“恢复性行情”的“5·19”行情仅一年半,股民的确很难接受突然出现的180度大转弯,同时也把“海归”与这些观点牢牢地结合在一起。
2001年6月开始的国有股减持,成为导致股市狂跌的直接诱因,从当时的2200多点跌至今年年初的1300多点,巨大的亏损令市场对“海归派”产生了抵抗心理。
今年首个交易日暴跌之后,1月3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帆和山东神光的首席分析师孙成钢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如果还不出现转机,股市将走向崩盘。
从“恢复性行情”到“崩盘”边缘,这一期间几乎全是“海归派”在执掌中国证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于今年1月1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证券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上表示,引发股市近两年暴跌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 清查银行违规进入股市的资金,导致股市中的资金链条断裂。而这个政策,也是史美伦就任证监会副主席后加强监管的雷霆手段之一。
史美伦在香港股市就因监管严厉而以“铁娘子”著称,在其就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前9个月内,连续出台40多个法规条例和处罚决定,而亿安科技、中科创业、博时基金、银广夏、三九集团、蓝田等大案也是在其上任后查处的。
尚福林在基层调研过程中,有基金管理公司的代表提到,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业内人士并非没有看到,但关键是怎么解决,任何监管都应该是弹性的,这两年有些做法过于刚性——非黑即白,这种思路有所不妥,对市场的伤害是比较大的。
近两年来的政策,利于股市的长远发展,但屡有学者批评不符合沪深股市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帆博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不看现状、不计成本地和国际接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山东神光的首席分析师孙成钢认为,市场化、国际化是这两年监管的主要方向,但沪深两市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并不是撒手不管就能做到市场化、国际化。“沪深两市一出生就是畸形儿,如果突然要他独立生存,结果必然是悲惨的。”孙成钢说。
中国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日前也在天津召开的南开渤海证券研究所成立大会上指出,投机、泡沫、赌场、推倒重来等不同时期的认识分歧,这些理论上的混乱均严重地影响了决策,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监管与稳定兼顾
“近两年的监管还是有成绩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应该系统地看待监管的问题,从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后,监管的逐渐落实并强化是必然的,任何人在这个趋势下都会这么做。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进程,是一个基本方向。近期证监会表示要保持‘政策连续性,也是对以前工作的肯定。”
“同时还要认识到,监管的方向也不会发生变化,监管的重心是信息披露、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这些都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国内外均是如此。如有变化,也会是以稳定为主,但并不会为了股市短期走势的稳定就会牺牲监管,而是协调发展。”
面对市场对海归派的意见,吴晓求表示:“海外的优秀人才归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有一部分人离开中国的时间太长了,对中国近几年的认识不深刻。这种情况不只是出现在资本市场,任何领域都有。”
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向中国《新闻周刊》道出实情:“我和很多公司的董秘交流过,这两年监管加强,我们的工作比以前繁重多了。譬如仅一个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就增加极大的工作量,但改变了以前只靠公司内部人士一锤定音的局面,这使公司透明度大大增强,于市场而言,是巨大的成绩。”
而吴晓求的观点也印证了这位董秘的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格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上市公司更加透明,违规的空间变小,成本变大,长远看必然将对股市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1月11日,前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在“第七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现存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处理,如果不讲发展,而先停下来解决这些问题,不现实也不可行。同时周还表示,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理论认识上的障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和成思危的观点更加明确。何鲁丽在1月初的“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证券市场研讨会”上强调,要想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经的途径之一就是进一步加快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步伐。成思危则表示,相信经过两三年的艰苦努力,沪深两市一定会恢复本色。
中国政府高层人士的表态,也给股市逐步恢复元气提供了环境。而杨帆则直言:“股市应该在‘牛市中进行规范和整顿。转配股曾被认为是很难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但在牛市中顺利地提前解决了,这就是明证。”
在长时间争论之后,学者们对股市的作用也基本达成共识。“资本市场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创造财富的地方,这才是它的主要功能,而绝非一个制造泡沫的地方。”吴晓求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下跌中近7000亿市值消失,这个数字是中国投资者财富损失的总数,是教训,现在已经到了重新认识中国资本市场特殊性的时候了。用这么大的代价认识如此简单的道理,成本太高了,对此管理层应该惊醒。”孙成钢说。
国有股减持仍是关键
国有股减持引发的大讨论已经让市场各方认识到,2/3的股票不能流通的问题,永远是这个市场最沉重的负担。
“解决非流通股问题很重要,否则,投资者难以有正常的市场预期。”吴晓求说,“在‘第七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有关全流通的讨论,专家就一致认为,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是价格问题,制定前提就是不能损害市场任何一方,而且还要把如何流通、解决的期限都说清楚。我认为,惟一能被各方接受的价格就是按照净资产减持,尊重广大流通股东的权益。”
股市走好,还需要资金配合。经过近两年的严厉监管及行情萎靡,资金纷纷离开股市。如央行副行长吴晓灵1月18日在北大会议上所言,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引导银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股票质押贷款也应该向普通投资者开放,不能因为曾经出现过中科创业等恶性事件就停下来,这是如何细化监管的问题,而不是质押贷款本身有问题。”吴晓求认为。“这都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但要以新态度去面对,并寻求解决之道。”
实质性动作也正在施行:1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在“中澳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研讨会”上表示,中央政府筹集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开始尝试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运营,预计社会保障基金的40%左右将进入股市。
股市2003:一路福?
孙成钢在去年底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表示,神光每年一度的年度预测是这样认为的:在政策面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前提下,今年股市运行的区间是1310点到1680点,这种走势出现的概率为70%,而且今年的机会将明显大于去年。
这一预测与年初出现的低点1311点完全吻合。
“神光对今年中国GDP年增长率的预测为8.7%,主要是认为今年民间投资的增长会很大,宏观经济整体乐观,股市当然应该是乐观的——今年股市应该收阳。”孙成钢认为今年股市总体看涨,“虽然1月21日走出了技术性调整,跌幅达1.87%,但并不影响对今年股市整体走势的预期。”
“目前看,神光认为1311点就是今年的低点。当然不排除会跌出新低,神光预测的更低点是1125点,但这主要看基本面变化,如果不出现打击市场的消息,此点位很难出现。如果出现,既不符合宏观的经济形势,也会对金融系统的安全产生影响,同时与从十六大之后政策面对股市的态度完全不相符。”孙成钢表示。
“我是个乐天派,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我非常看好股市,因为我相信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也必然会建立一些完善的利于市场发展的政策。市值占GDP的比例会不断提高,这与中国的发展是相符的。”吴晓求表示。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测算,以上证180指数为例,此指数中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为25倍,一年的投资收益率为4%,而以市值配售的新股发行方式,一年也能带来2.5~3%的收益率,这样年收益率有望突破6%,”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方星海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投资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收益,目前股市已经到了有投资价值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