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你自己的国家
印度在我们的脑海里,只是几个抽象的片段。其实我们也并不了解中国,我们所看到的,要么是纯粹的喜悦,要么就是歇斯底里的控诉,没有人用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的眼光,来打量这些现象
在如何评价一本书的优劣的问题上,我们从未真正寻找到答案。但我内心一直深深地相信,真正杰出的作品,不是令你心感畏惧,而是鼓舞起你热情的作品。《印度:受伤的文明》无疑属于这个行列。
尽管至今,我对奈保尔所知甚少,在诺贝尔文学奖使之名满天下之后,我依稀地看过几篇对他的访谈,他对自己私生活的坦白,对伊斯兰文化的尖锐批评,引人瞩目。
《印度:受伤的文明》是一本200页的薄薄的游记,它是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之二。身为印度移民之后,奈保尔分别于1962年、1975年与1988年三次周游印度——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既通向他在特里尼达岛童年的记忆,也通向历史幽暗的源头。
我读完这本书,是因为此书封底文字引用了当时《泰晤士报》的一句评论:“本书颇为激越,但也证明了像奈保尔这样的小说家,可以更快速也更有效地指出问题所在,比之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小组和各式专家,有过之而不及。”
没错,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社会学与新闻学的价值。似乎在20世纪的某一刻,文学突然与我们广阔的社会生活失去了联系。我们在19世纪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那里读到了社会变革的图景,但100年后,文学大部分变成了内心独白的代名词,小说家们忙于内心的探险——遗憾的是,除去一小部分杰出者,大多数作家的内心如此地狭窄。
奈保尔的文字,令人想起了一种古老的传统,在那个年代,我们没有小说家、新闻记者、社会学家、说书人之分,只有观察者与记录者。
像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印度这个词在我的脑海里,不是一个具体的国家,而是由几个抽象的片段构成——它们是“流浪者之歌”这样的电影、在每节车厢都站满人的火车、肮脏的恒河水、1962年的战争制造者、甘地和泰戈尔——宗教式的沉思默想、10亿人口、喀什米尔的冲突……在最近几年,它又是亚洲高科技的象征,是中国值得关注的经济发展伙伴……
“印度是个难以表述的国家。”奈保尔在前言里写道,他接着用他在印度生活的一年的经验,来解释现代力量、外来力量如何与印度的传统相互斗争与融合。这个国家引人之处在于,它轻易地将几百年的历史叠缩在一起,种种彼此矛盾的现象扑面而来,你可以很轻易地发现几个不同的印度,它既是甘地主义的印度,也是拥有浓重的殖民意味的印度;它是一个对自己的文明充满傲慢的印度,也是一个自卑到极点的印度……
常常被指责为殖民主义者的奈保尔,相信印度正处于一种根本的危机之中,这种危机不是政治危机,也不是经济危机,而是一个受伤的古老文明,最终承认了它的缺陷,却又没有前进的智识途径。
我不断地在奈保尔的缓慢而又悲凉的描述中,读到中国的味道——至少有几个不同的中国同时存在——既有仍受中国儒家思维支配的农村社会,也有共产主义的中国;你可以看到大城市的少年,如何被消费主义所主宰,你还可以看到一个高科技中国,一个冒险家的中国。
对于一个成长在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的年轻人,我只了解中国的一副面孔,它是由中关村的计算机制造者、太平洋百货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与上海的金融中心构成的。遗憾的是,从来没有人能够用一种接近奈保尔式的语态,描绘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矛盾与变化。我们所看到的,要么是纯粹的喜悦,要么就是歇斯底里的控诉,没有人用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的眼光,来打量这些现象。
但一个古老文明变化的过程,是多么令人着迷。奈保尔燃烧起我内心探索中国的热情,我想去那些我只在一些照片上看到过的地方,除去千篇一律的贫穷与绝望,我还希望能够看到些别的,我希望能将那些零星的片段,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景。
你看,对于这个我们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土地,我竟然仍一无所知——它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