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的骗局总会被戳穿的,张宏堡也罢,李洪志也罢。但是,为什么当年各种‘功会在我们周围盛行?沸沸扬扬的水变油以及众多的人体特异功能,如果不是某些科学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吗?在这场造神运动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
广东李明
政府智囊应相对独立
日前,上海市委做出决定,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以集中全市各类专家的智慧,保证市委在重大问题上,体现出更高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决咨委”的成立,可以说是“专家谋市”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目前的政府机关中,有一个类似于“决咨委”的机构——政策研究室。但政策研究室是一个从属于政府的行政机关,他们在领导的手下工作,往往是先行政,后咨询,真正的咨询建议往往受到行政色彩的牵制。这是“政研室”的弊端,也是“决咨委”所要面对和避免的。
“决咨委”应当和各地的政府研究室有区别,尽量减少成员的行政隶属。在西方国家,一些官员的智囊,一般是某一方面的权威专家,但他们和行政长官的关系,不是下属和上司,而是平等的关系。
因此,“决咨委”与行政领导的关系,事关“决咨委”作用的发挥。决策层需要对咨询工作提出要求和任务,但却不能以自己已有的意图和看法去影响智囊团。更不能把建立智囊机构当作是决策科学化的姿态和形式。如果领导说什么,专家都随声附和,那就糟了。
浙江流沙
立法保障舆论监督
5月26日,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福建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草案)》,该《条例(草案)》规定:新闻媒体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因为体制关系,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长期缺乏必要的透明度,职务犯罪隐蔽性极高、监督困难,给国家廉政建设增加了许多难度。基于这种状况,扩大舆论监督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因各种因素影响,各地对舆论监督的引进普遍持保守态度,甚至排斥压制。如某些地方在重大事故报道时对新闻舆论的封锁,就体现了某些官僚主义者对新闻监督的恐惧心理。加上法律法规对舆论监督保障不力,舆论监督行为受到诸多牵制,致使舆论监督这一反腐倡廉的有力武器,力量大打折扣,无法真正起到一种制衡作用。
事实表明:只有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舆论监督权力,才能给舆论监督带来活力,其触角才能深层次地触及政府机构内部,使原本隐藏很深的职务犯罪,有更多的暴露机会;只有舆论监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民主制度建设才有希望。
福建王卫华
“有奖举报”功效被拔高
《法制日报》报道,广西某市一区级法院“遏制法官违法违纪的新举措”,就是实行举报有奖制度。为证明该制度功效非凡,报道说自实行该制度一年来,该院“至今未发生一起案件”云云。
作为一项“达标”的举报制度,起码它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对举报人举报内容严格保密;二是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转给被举报单位和被举报人;三是宣传报道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除本人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和有关情况;四是必须确保对那些打击报复举报人者予以依法严惩,以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广西这家法院的有奖举报,却是从举报到受理,从查处到催办,包括保护、奖励和答复各个环节悉数由该院领导和该院监察室负责承担,举报的保密性和公正性又如何保证?
其实,改善举报环境,完善举报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不是一个“有奖”就能解决的。
河南周士君
中学历史教材亟需改进
2003年5月19日中国《新闻周刊》推出的关于电视剧《走向共和》的专题报道,提出了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历史学家雷颐以李鸿章的“翻案”文章为例,感叹学术成果的转化实属不易。在我国,在中学历史教材里学到的历史事件与历史观点,成为普通观众评价历史剧的重要甚至主要标准。我特意找了—份《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来看,关于晚清部分有这样的论述:“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政局发生变化,慈禧太后通过政变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此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这种结论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
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应尽快反映到中学历史教材中,即便是如今依然在争鸣的问题。亦可将争论各方的观点都摆在学生面前,由学生来判断。这于素质教育有百利而无一害。
历史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学科,历史观与人生观、世界观的联系极其密切,绝不可忽视。北京贾葭
城管猛如虎
据《西安晚报》报道:陕西省府谷县一商贩赵某,在市场门口摆摊卖水果,市场管理人员因其摊位堵住市场进出口,影响人员出入,让赵搬到别处去卖,赵不同意。双方发生激烈争吵,管理人员便打110报警。赵某见状非常害怕,撒腿跑到不远处的黄河岸边,跳进黄河向山西保德方向游去。不料中途遇险,后经民警搭救,方才保住性命。
按常理揣测,赵某值得跳河吗?赵某并非脑子有问题,要知道,他当时“非常害怕”。
请注意“非常害怕”这四个字吧I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永远都是天生的矛盾体,被管理者对前者心怀敬畏之心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前者毕竟是行使公共权力的。赵某的际遇应给我们一个思考的契机。
巧合的是,《三秦都市报》也报道了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安康市汉滨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队长王开强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对一名中年妇女大打出手。起因只是大队收了罚款而没有及时把餐车退还给当事人,当事人多次来找王大队长要,“恼火的王大队长破口大骂,继而脱掉衣服对XXX大打出手”。这样的态度,能不让被管理者对管理者“非常害怕”吗?
山东马廷刚
兴趣小组岂能搞摊派
宁波一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一位学生家长向报社投诉:他上小学一年级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明明不喜欢文学和书法,可学校老师一定要让她们参加这两个小组,女儿想参加她们感兴趣的其他兴趣小组,却被告知名额已满,没有“指标”。
小学生感兴趣的事不能做,不感兴趣的课却一定要上,为什么?一名在小学工作的老师道出了原委:说这叫“平衡协调”。上面经常来检查,为避免有的兴趣小组人太多不好管理,而有的兴趣小组门庭冷落,只有两三个人甚至无人报名,学校只好出此下策。
学校搞兴趣小组本是件好事。但有了兴趣小组却感兴趣的事做不了,不感兴趣的事却一定得做,这能叫兴趣小组吗?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合理的教育体制中,天性的强化始终是教育者最为关注的,因为只有符合孩子的天性,教育才会产生最佳的效果,学生的天性才不会被扼杀,人,才不会被异化。浙江王阳
武当山再遭人为破坏
世界文化遗产湖北省武当山特区,破坏性开发愈演愈烈了。据悉,在武当山太子坡下的剑河峡谷,横空筑起一座灰色的水泥坝。修坝是为了抬高剑河的水位,搞漂流、游泳等水上乐园,预计太子坡生态园项目总投资8950万元,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个休闲、娱乐的高档场所。
武当山作为著名的道教圣地,今年1月19日,一场大火,把武当山重要庙观之一的遇真宫烧毁殆尽,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火灾原因缘于当地文管部门,违规将遇真宫出租给一家私立“陈逵影视武术学校”,武校员工用电不当起火。此事不仅激起了国人愤怒,而且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关注。
这种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的短视行为,何时能停止?
江苏李忠卿
更正
本刊第19期,《中功教主张宏堡的前世今生》一文中,“看起来相貌堂堂、文质彬彬的张宏堡,在男女关系方面‘一直比较乱,所以对张宏堡出这样的事,‘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这一段话并非出自中国科学院徐丽雯,而是出自另一位采访对象。本刊特此更正。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