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 李增强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灵活运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分配方式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抽象地、孤立地讨论分配方式,而必须把分配方式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特别是所有制关系中去研究,以便揭示出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分配方式。由于我国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据此,我国的分配制度必然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而不是所谓的纯而又纯、只反映公有制经济要求的按劳分配。
应该说明的是,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背叛,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指出:“各种商品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唯一源泉。”这里,马克思不仅承认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同时电肯定了资本、技术等其它要素对物质财富生产做出的贡献。商品价值只能由人类社会的抽象劳动所创造,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只转移价值。但劳动必须和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创造商品的价值,物质资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如果没有它们劳动者也无法进行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因此,体现在收入分配上,就必须承认不同的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益。因而也就必须存在与这些生产要素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是说明要素所有者取得的收入,并不是说生产要素本身创造价值。目前,我国城乡具有相当规模的储蓄存款,如何把这些储蓄存款吸纳到各种生产和投资中去,大有文章可做。而广大城乡居民一旦参与投资,势必要求参与收入分配。由此可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不仅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灵活运用和发展。
二、按劳分配与按主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分配方式上看,实行的就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是因为,一方面,承包户在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每年将劳动成果除上缴国家税金和集体提留外,其余部分都归劳动者所得。对此,农民形象地称它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一分配原则明确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责权利关系,使承包者重视生产,重视质量,讲求节约,讲求实效,提高了效益,从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另一方面,承包产在经营土地过程中,由于投入了资金,改良了土壤,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经营管理方法,使效益提高,收入增加。这部分收入实际上就是承包户投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从而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此外,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深入,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更加紧密了:一方面,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取得工资;另一方面,劳动者根据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按照投资比例、持股多少分得股息、红利。这在收入分配上显然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内参与了分配,从而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按劳分配在空间上得到了有效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有利于各要素的合理组合,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我们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并体现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市场经济首先要求生产要素的投入和配置遵循“效率”原则。这就要求将生产要素交由市场,通过供求关系、竞争机制,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各个生产要素一旦进入市场,就要有一个相应的价格,从而为各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带来相应的收益。这就是所谓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这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但另一方面,鉴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分配原则在体现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而按劳分配与其它分配方式相比,是一种较为公平的分配方式。因此,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既能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拉开收入差距,激励人们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又可以为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打破平均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可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四、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推动的,而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明显乏力,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国有经济刘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作用呢,关键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改革。而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则是要L刀实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国企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在汁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对按生产要素分配重视得很不够。而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资本、技术、管理、信启、等要素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来分配收益,强调谁贡献大谁就多得。这有利于激发管理者利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延安市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