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三谈

2003-04-29 00:44:03潘叔明
领导文萃 2003年1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人权民主

潘叔明

现有政治学的词典中,只有政治文化的词条,没有政治文明的词条。政治文化,指一个民族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对政治问题的基本态度、信念和感情的总和。

现在我们所说的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新呈现的进步状态。目前讨论的话题,较多地集中政治文明的构成因素上,如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政治生活进步状态的载体,即为上述政治文明构成诸因素的有益成果。

就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论述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范围包括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法制、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决策机制、行政管理、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权力制约和监督、社会稳定诸项。诸项建设对以往政治文明成果的阶级性、历史性当有所分析和区别,对以往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一般社会性、继承性也会有所借鉴和吸纳。此处要谈的是政治文明的本然、应然和实然问题。

将政治文明作本然、应然和实然的区分,目的在当下应以本然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以应然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以实然为政治文明建设的落点。

政治文明的本然

政治文明的本然在民主,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民主政治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长期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

在古希腊城邦中,民主是一种政体的名称。民主政治很早就与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并存于古代社会。但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排斥,波利比奥斯、柏拉图、伯克的著作中常把民主政治看成是挑衅性的和不稳定的,甚至可能导致对少数人(尤其是有产阶级)的压迫和独裁。一般的自由主义者,经常怀疑民主政治的有效性,(至今仍认为政治进步的价值在于自由,而不在于民主)这种情况延续到中世纪。

在近代社会初期,民主作为民众权利得以肯定。文献追述至英国激进思想家、1641年罗德岛宪法和美国宪法制定者的阐述中。民主风行于法国大革命,主要是传承古代共和主义而演变为近代的共和制。雅典是古代共和制国家,罗马也实行过共和制,欧州封建时期的许多城市国家(威尼斯、马赛等等)也采取过共和制政体,这对于专制的君主制是一种政治进步,但并未改变封建等级制的社会基础。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后,英国的立宪君主曾被认为是正统共和制。君主通常只是国家的一种象征,不掌握实际政权,因此君主国同时又可以是实行民主制度国家,立宪君主制仍在许多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得到广泛肯定。共和制思想在19世纪同扩大公民权利相融合,由此产生的结合体通常被称为民主。共和制和民主政治属于同一政治范畴。大多数现代国家都采用共和制,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和制分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形式。社会主义国家也采用共和制政体,即实行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国际社会普遍肯定的政治文明积极成果。所以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本然所在。

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在于它的内容,而不在于形式。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在于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这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这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众的敌人用来压迫他们的假托的社会力量。因此,马克思把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又称之谓“社会共和国”。其内容是人民获得社会解放,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然所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它实现形式可以借鉴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一般形式,很难照搬。但应该说存在着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制度的本然、价值的应然和人权的实然的内在规律。

民主政治的本然在于合适的制度选择和制度建设,以权利立法原则,于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制度建设的保证。这当然是首要任务,但任何制度本然的确立,都有相当的稳定性,因而又必然对政治文明的价值应然作了相当的限制。虽然政治文明的价值应然转变为制度的本然,要有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过程,而价值应然又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所以有必要探讨价值应然的问题。

政治文明的应然

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政治文明的应然应反映为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中。这个进程大体为: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劳动解放、审美解放。

政治解放,在欧洲由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也参加。其标志是公民的确立,法治的形成,其动力是民主革命,其价值是人权。公民的确立,要求摆脱封建等级的政治不平等,成为政治上平等、人格独立的社会成员,以法律形式确定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和政府的关系。其前导是人权价值观,虽然只是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要人权,但也发展出一般人权价值观,表现为政治文明的一种进步。在中国的政治解放,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如果没有政治文明的人权价值的应然,也就没有这种政治解放。但正如一些政治家和专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民主法制传统较少,封建专制的传统较多,加上长期实行权力过分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在党和政府机构内部形成的家长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积习较深,所以政治解放任务虽已基本完成,但仍须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最高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宗旨,进一步加以制度化、具体化、规范化。公民意识形成,在相当一部分人口中,仍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仍需政治解放的价值应然的正确引导。

社会解放,比起政治解放,不同的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向资产阶级要人权,所以有自己的人权观,不会停留于政治解放,不满足于公民的社会成员身份,要求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制度为此提供了基础条件。其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要求,其社会权(生存权)优生的要求,已超出了资产阶级政治眼界,拓宽和改造了它的人权观,同时又内含了其公民平等政治权利和个人权利的价值应然的追求。具体地落实社会权要求,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要求,公民政治权利和个人权利的要求,也仍然需要社会解放的价值应然的正确引导。

劳动解放和审美解放,指劳动从其奴隶般地服从社会传统分工中摆脱出来;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审美境界。这样的价值应然,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主张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者也科学地阐析了其所臻至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目前还不能进入政策的应然。但其价值匡正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存在是合理的。其迈向政策应然的徐行是理性的。

总之,政治文明的应然是政治文明发展方向。它将无限地转入政治文明的本然,获得法的本体的存在。

政治文明的实然

人权状况是政治文明的实然的比较集中的体现。联合国所有关于人权的文件,都是政治文明的本然。各有关国家对有关文件的签署,是对有关人权本然的确认。这种确认,在各有关国家中,实际上仍是一种应然,还需要有本国法律的本然衔接。即使有了这种衔接,还需要有司法的保证,即使获得了这种司法的保证,仍有各国的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上的差异,人权状况实际上受制于此。所以要重视政治文明的实然问题。政治文明的进步状态取决于政治文明的本然和实然的距离,距离愈近,状态愈佳。人权观的争议,实际上是价值应然和法的本然之间的距离问题。所以我们主张进行“和而不同”的对话和讨论。

中国人权保障的制高点,就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中国人权状况的继续发展的完善,取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化。十六大报告对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和体制的九项主张,这需要通过完备的立法制度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

共产党的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国人权事业的最大优势,这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发挥这个优势,要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治国已经排除了任何个人和组织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赋予司法审判、司法监督与司法行政事务分开的独立地位。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监察权。为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的本然保证。十六大报告在法的本然保证上,已从司法、行政、审计、监督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主张。

只有上述主张依法得以落实,才能最大限度地拉近法的本然和人权实然之间的距离,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然不断地推动政治文明的本然向政治文明的应然的迈进。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人权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学习月刊(2016年19期)2016-07-11 01:59:42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
论社会组织的人权价值
论人权的三个化身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
也谈微博新闻传播与政治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