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树清
"空巢家庭"这个概念是1982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提出来的。所谓"空巢家庭",是社会学者对于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家庭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同小鸟长大后会一个又一个地飞离老巢一样,子女成年后也会因种种原因离开年迈的父母。于是,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现象出现了,就像老鸟最终将会独守空巢一样。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终将导致传统家庭模式的解体。然而,对于历来习惯于以四世同堂为荣、以儿孙绕膝为乐的中国人来说,"空巢家庭"的出现却同传统的养老模式形成巨大的反差,其所引起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老年家庭问题,无疑应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空巢家庭"呈上升趋势
1999年,北京一位独居的退休演员猝死家中,直到6天后异味充塞楼道才被人发现;而时隔仅仅半年,又有一位八旬老人在家中过世,数月后才被人发现。广州市一个"空巢家庭",男主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女主人腰间盘突出,两个孩子都在市郊。有一次,老俩口同时犯病,家中又没有电话,老太婆在地板上爬到门口,大声向邻居呼救才化险为夷。
这类事实见诸报端后,人们在为之震惊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对"空巢家庭"的关注程度。据统计,我国目前的"空巢家庭"无以数计。在北京中关村地区,老年知识分子"空巢家庭"已达到70%。据中国零点调查公司一项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已占整个老人家庭的40%,而且,随着城市住房改革和社会变迁的加快,特别是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带来的1-2-4家庭结构的凸显,"空巢家庭"在城市中的比例还会持续上升。"空巢家庭"中的老人不仅得不到基本的生活照料,而且也享受不到亲情的温暖,精神上不能得到慰藉。这其中潜伏着很大的危险,对此我们怎能漠视?
"空巢"空的是什么?表面上看是老年人形影相吊,身边无人相伴,实际上,老人是心灵备感孤寂,"空巢"空的是老人的心。"出门一把铁锁,进门一盏孤灯",是"空巢家庭"的真实写照。面对着冷冷清清的家,老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寂寞、孤独的心情。而退休后无事可做、行动不便,加之丧偶、生病等不良生活事件的影响,则十分容易引起焦躁、孤僻、抑郁、失落等一系列情绪问题。
形成"空巢家庭"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家庭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规模在缩小,3口之家、单亲家庭甚至无子女家庭增多,老两口相依为命或者是鳏夫寡妇一人独守空房的情况并不鲜见。
我国社会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这种老龄化现象有一个特点是"少子老龄化",即父辈多子辈少。子女在外地工作或长年生活在国外,使老人独自生活成为无奈的选择。
因为代际关系不合而分居。中年人往往无暇顾及老年人,加上不同年代的人在思想、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可能产生各种矛盾,沟通很困难,"别跟他多罗嗦"成为其中一些人对老年人退避三舍的典型心态。在这种相互侧目的环境中,精神赡养的效果自然难如人意。
岁月无情,中年这一代人命运多舛,精力有限,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业、交往、配偶、子女尚能倾注心血;而对增加自己经济负担和需花费精力的老人,就越来越感觉"奉陪不起"了。一部分中年人面对赡养老人的重任,不得已采取请保姆代为照顾其生活起居的方式,而对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精神赡养就更无暇顾及了。
如何使"空巢"变"爱巢"
(1)提倡老年人精神"自助"。
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在许多家庭中,孩子是家庭基本三角关系的惟一支点。这种家庭关系容易使父母对子女产生特殊的依恋心理,为日后产生"家庭空巢综合征"埋下了隐患。所以,应及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亲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移,父母应降低对子女的回报期望水平,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
寻找子女"离巢"后的替代角色,构筑新的"个人支撑点"。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扮演着一系列的角色,在众多的角色活动中,有一种或几种角色活动对他本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构成了维持其基本心理平衡的"个人支撑点"。如果父母把养育子女当作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甚至是惟一的内容,一旦子女长大离家,原先所扮演的父亲或母亲的角色部分就会丧失掉。要克服和缓解"家庭空巢综合征",就必须及时更新内容,在生活中融入新的、值得关注的内容。
自娱自乐,提倡老年人精神自助。老年人是得天独厚的"悠闲族",有人称退休是"第二人生"的开端。没有子女相随,卸了抚育重担,可以自寻乐趣。鱼虫花鸟、走亲访友、优哉游哉(旅游),身心怡然。就是有点个人癖好也无妨,幽默闲适大师林语堂称:"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有趣字是有益身心的。"老年人有了自己消闲自娱的方式,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就会感觉到越活越有滋味。
不远离社会和人群,主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老年人不要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家庭里,要主动走出去,融合到社会之中,那样自然会找到精神寄托,减少寂寞和孤独。就老年人自身而言,提倡"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积极发挥余热,为社会再做奉献。
支持丧偶老人再婚。老人丧偶后,其心理创伤是严重的,苦闷和孤独感时隐时现,可能会影响到其日后的生活。原来从配偶那里得到的支持、安慰、体贴和照料突然消失,独身老人需要重新获得感情上的支持。不能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家庭天地里,要主动走出去,融入到社会中去,自然会找到精神寄托,减少寂寞和孤独感。另外,儿女孝顺是一种精神慰藉,但孝顺和照顾不能满足老人全部的精神需要。老人心思有谁知?如果老人有意再婚,子女应体谅和支持,让他们晚年有一个伴,感情上有一份依靠。
(2)家庭和社会养老。
常回家看看。就子女而言,对长辈的关爱更不容忽视。无论身处何方,尽量多抽时间关心父母生活,与父母多交流,争取常回家看看。作为晚辈,要尽最大可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对无法达到或是暂时不能实现的要求,要仔细耐心地进行解释和说服,以消除老人因此产生的心理上的不愉快,努力帮助父母培养一些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
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是适应城市家庭小型化、解决老年人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加强社区建设,提倡邻里互助,还应大力发展老年公寓,积极探索新型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养老机制以及一些公益敬老模式等,从不同方面解决"空巢家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消除"空巢"老人最担心的安全隐患,使"空巢"老人尤其是生活上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不再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便而烦恼和恐慌。
时间银行。目前需要生活照顾的主要是高龄老人,相对而言,低龄老人一般可以自理,且退休后空余的时间较多。可把他们组织起来,为高龄老人服务。推行助老"时间银行"。社区组织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记载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时间,将其记录在案,存入"时间银行",当低龄老人变成高龄老人后,可获得数倍时间的帮助。
社会保障制度。老年养老最根本的解决方式还依赖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包括老年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和老年社会救济三项内容,而老年社会保险是核心。
呼唤社区服务。有人说,可以把这些老人,特别是身体有病、不能自理的老人送进养老院嘛。但发达国家和我们身边的实际却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养老院只是一种必要的补充,而绝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灵丹妙药。即使是在瑞典、瑞士等西方国家,愿意入住福利院的老人也只有5%,我国则更少。因此,真正能够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是一种家庭式的社区关怀机制,这正是我们正在努力推进的新兴产业。
近些年来,各地在探索社区养老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社区网络呼叫系统"、"老年互助服务"及"时间银行"等,但大多是些零散的、自发的和区域性的行为。而要建立一个真正完善的社区服务机制,尚待时日,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某报社退休职工欧女士和老伴文先生每隔一阵就会到风景雅致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同行的还有不少晨练时认识的朋友。这种日渐风行的"候鸟式"旅游休闲养老方式,使我们看到了老年人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趁身体条件允许,一定要四处看看。出去玩儿过的老人,不仅身体棒了,精神也换了个样子。对于老年人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大多数子女相当支持,有的还出资或承担旅游费用。
何老先生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就像年轻时那样热心,他说:老年人退休不下岗(不下一个公民的岗),离开单位不离开人群(不离开社会群体)。身体较好的老人,可以参加社区服务和建设,充实了心理,也解决了空虚问题;有一定专长的,则返聘参加专业技术工作和充当顾问。确立新的生活目标是老人消除寂寞孤独心理的最佳方式,而广交朋友则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途径。就像一位老年工作者说的那样,"巢"空了也好,可以让老人们舍得离开它,置身广阔的天地间,开辟出更加精彩快乐的生活。
闵女士是一位热心的老人,儿子长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料理,时间充裕的她就主动帮助左邻右舍。上街为年老的邻居捎上一把菜,在年轻的妈妈们忙不过来时,帮着照看一会儿孩子。还有楼内一些小得不起眼的事情,只要闵女士看到就悄悄地给解决了,就像处理自家的事情一样自然。她的举动让周围的人感觉到心中温融融的,大家爱护家园的行动更自觉了。在闵女士看来,家的概念已不仅局限于自家一门一户,而是包括周边邻居这样一个大家庭。当有人表示谢意时,她总是谦和说:"顺手帮个忙,不要谢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