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认识“西部大开发”战略,首先要正确判断西部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现阶段的发展特征。从前期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迄今的情况看,对西部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可有如下的新认识。
一、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转变时期
“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含义在于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西部经济的一切投资价值都和“工业化”这个纲密切相连。
按照发展经济学中的划分标准,工业化阶段可以分为人均国民收入280~560美元、560~1120美元、1120~2100美元三个阶段。静态地看,按照一般汇率换算,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尚未摆脱贫困的第一阶段。但从西部的实际情况看,这一总量方面的估计并不能充分反映西部的经济增长实绩,明显低估了西部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因为西部地区是一个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广大区域。
除总量水平外,判断西部所处发展阶段还应当更多地从结构性指标观察。以生产领域的结构变动特点,特别是支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划分发展阶段,这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对经济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划分方法。按照一般规律,国民经济在工业化早期经过或长或短的轻工业振兴阶段后,将进入主要依靠重工业支持增长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标应当是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这一阶段又可以区分为主要依靠钢铁、化工等原材料产业支持增长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和随产业结构不断重心后移、产品附加价值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制造业支持增长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支持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但其产品结构会发生由生产资料为主向消费资料为主的转变,其中汽车是其代表性产品。在经济发展脱出工业化过程之后,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力量。
就总体情况看,可以判断,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部分城市经济处于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变的发展阶段。西部经济发展的最大特征并非是“滞后”,而是不平衡。
造成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禀赋条件不平衡。新疆一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足够满足全疆人口两年的消费需求。但全国2400万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中大部分分布于西部。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最大的优势就是水利资源极其丰富,而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以及新疆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水资源严重匮乏。二是历史基础不平衡。内蒙古的钢铁、炼铝、军工,陕西的棉纺、甘肃石炼化等都是“一五”及“二五”时期发展起来的。四川、贵州、陕西等省区曾是“三线建设”时我国工业固定资产的主要配置地,迄今这些省区的电子、航空、汽车制造、家电等产业生产能力大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由“军转民”而来。但云南、广西、宁夏、青海等地,在原有计划体制下几乎从未获得过这种战略性投入的机会。三是体制资源配置不平衡。其最主要表现就是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经济、工业发展相脱离。目前西部地区的城乡之间差距比东部地区更大。发展不平衡并非只是区域经济的缺陷。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不平衡恰好提供了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机会。
二、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工业固定资产大规模投入时期
西部大开发并非是西部工业化的始点。从历史上看,西部是中国近代大机器工业最早的诞生地之一。兰州织呢局的历史和江南造船厂、开滦矿务局一样长。甘肃的玉门油田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建国后西部地区也曾有过两次工业化的高潮。一次是建国后不久的“一五”时期,另一次是从“三五”到“五五”计划的“三线建设”时期。从现实需要和工业固定资产更新的周期性看,西部正面临新一轮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和形成时期。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青藏铁路、西电东送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后,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西部地区完成投资3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比东部、中部地区分别高出6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实际上大致判断,西部地区钢铁、有色等冶金工业的固定资产形成高潮是40余年前,石油、石化工业的固定资产形成高潮是30余年前,机械、汽车、基础化工、航空工业固定资产的形成高潮是25年前,电子、通信、家电工业固定资产的主体部分形成高潮是10到15年前。尽管在过去一些年来,西部的上述工业生产能力已经经过了多次的扩张、改造,但其根本工艺、技术基础并未脱离国际上从战后到80年代初期工业化时代的基本框架。按照一般规律,这些产业的固定资产的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已经完结,因而已经到了大规模更新的周期。过去5年中,西部地区的纺织工业已经经历了或淘汰或升级的大规模重组。下一轮的对象应当是重、化工业,机械制造业和家电等消费品制造业。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一段中期范围内,在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中,投入固定资产更新部分的资金增长速度将会不断超过投入到新增生产能力的资金增长速度。由此带来的,将不仅是投资需求的扩大,而且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化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三、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边际收益递增”阶段前的基础设施完善时期
应当注意到,西部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从西部大开发前的“九五”时期,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1998年起,为应对普遍性供大于求为特征的通货紧缩趋势,中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下的政府投入,从一开始就是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这些投入主要受益区域就是西部。利用国债项目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新铁路线建设、新机场建设和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主要分布于西部广大地区。
2000年初西部大开发的正式启动是和国民经济“十五”规划的制定同步进行的。按照有关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战略设想,“十五”计划初期,西部的投入重点之一仍是完善基础设施。实际上从目前看,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农村以农村电网和农业水利设施为核心,城市以交通枢纽工程、周边高等级公路建设以及通信设施为核心,西部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有了清晰可见的变化。
经过过去若干年的积累,经济发展的“外部性成本”已经初步支付,受益于此,经营性资产的“收益递增”阶段可能于“十五”末期,即2005年左右开始显现,在下一个中期发展过程中出现第一个高潮。
四、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政策效应不断显现的时期
在未来一段发展过程中,支持西部经济增长的一个独特资源是强大的政策资源。区别于东部发展过程,政府发展西部的政策体系将不仅限于以财税优惠为核心的“招商引资”,而将是一个长期、完整的政策体系。
西部的政策投入将呈现为互有重叠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环保投入、促进人才培养、支持重要资源开发等,一方面支付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外部资金集中投入为区域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周期的延续时间大约是从2000年到2008年。第二阶段是以城市化、产业结构重组、沿周边对外开放为主的阶段。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放松管制、降低产业进入壁垒、降低土地及矿产资源的利用成本等措施,在区域经济的内外分工、资源集聚、结构优化上形成良性态势。这个周期的延续时间大约将是从2002年到2010年。第三阶段是以制度建设、资源流动和产权的市场化为主的阶段。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国有资产配置领域的战略性调整、市场化投资主体的培育、产权市场的发育等措施,逐步形成市场化的制度环境,让市场机制承担起资源配置的主要职能。这个周期大约是从2004年到2012年。
从目前看,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资源大规模开发、机场建设和一系列环保项目的上马为代表,第一阶段的政策已经进入大规模投入的高潮。其政策效用已经开始显现。而且西部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还将在未来3到5年内呈现出加速显现的态势。以国务院西部办《“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的发布和西部各省区城市改造纷纷上马为代表,第二阶段进程也已经初步展开。当前西部有两个明显动向。一是西部城市正在大大加速与国际市场的连接过程,积极打造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城市窗口;二是西部资源分布的信息和开发性政策扶持的信息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与此同时,目前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制度环境改造优先”的舆论声音已经逐步大了起来,关于西部国有资本退出、培育市场化投资主体、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等方面的讨论已经成为当前“西部大开发”研究中的主要热点之一。
五、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资源市场化的前期和资产价格的市场发现过程
在发展意义上,投资是一个货币资产转换为实物资产的过程。完成这个转换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在市场经济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借助于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是资产价格。
在过去很长时期内,与华南、华东地区相比,西部的资源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一方面,由于大量资源滞留在市场之外,资产价格无法通过普遍性的交易趋近于真实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整体的发展基础薄弱,西部较低的投资回报水平也明显拉低了西部大量资产、资源的市场价格表现。从2002年的情况看,这种状态有可能在未来2~5年的周期内发生较大变化。
当前,西部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普遍市场化过程。在这个市场化过程中,影响投资回报水平的外部制约因素正在改善,例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非良性的要素组合状态正在得到调整,例如体制性的“冗员负担”正在被逐步推出。随着资源、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被投资回报水平掩盖的资产价格将在市场上获得一个重新发现的机会。
六、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城市化高潮前期和“集聚效应”趋于显现时期
“十五”以来的发展实践现实。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明显加速。在这个进程中,西部地区普遍出现了以新城区建设和城市重心外移为特征的城市规模扩张趋势。不仅如此,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西部城市化具有明显的资源集聚特点。不仅基础设施投入呈现出向城市集中的态势、新兴产业向城市集中的态势,而且一段时期来,政策性的生态移民、水利移民也由过去从农村到农村的移民演变为部分地向城市移民。这是一个符合规律的重要动向。城市化、资源集聚与集中必然带来集约化的好处,带来边际收益的递增趋势。如果这个趋势能够持续,根据我国自己的发展经验,“珠三角”地区、“苏锡常”地区、浙江沿海地区等要素集聚带来的增长加速有可能在西部一些地区重视。其中最有潜力的是省会城市周边的近郊区域和一些新产业集中的新兴城市。
七、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转换与优势产业成长期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部各省区的产业结构正在进入一个明显的大转换过程。内蒙古的羊绒业、奶制品业,云南的旅游业、花卉业,陕西的林果业、飞机制造业,四川的家电业、饲料及家畜养殖业,新疆的农产品深加工业,重庆的汽车制造业的发展都显现出强烈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意义。
结构变动,而且是各省区具有不同特点的结构变动,意味着西部的经济正在处于一个重新分工和资源重新再组合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这个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充分显现。但按照规律和国内外经验,未来5到10年将是西部地区受益于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
从实际发展态势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重点产业发展已经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产业迅速崛起。西部很多省区拥有独占性的资源。在这些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很少,且市场需求具有持续性,因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其中最典型的,有青海的钾肥、内蒙古的羊绒和稀土、新疆的番茄、云南的锡、广西的铝矾土等。有些为若干省区共同拥有的资源虽然不具有高度独占性,但其规模和后备资源前景则为区外竞争者无法相比。其中最典型的,是宁夏、陕西、内蒙古的天然气和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西部一些省区的资源独占性还表现在其特殊的区域特色上,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广西、西藏等地以少数民族风情、特殊自然地理风貌为特点的旅游业。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西部各省区都加大了对这类产业的扶持力度,并且有进一步深入开掘、延伸加工层次或者档次升级的趋势,例如很多省区近年来的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已经向“主题公园”、自然生态保护区等方向发展,内蒙古的乳品加工业已经大规模占领区外市场,新疆的番茄酱深加工已经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出口产业。
二是具有区域性垄断市场资源的产业进一步成长壮大。西部地域辽阔的特点为其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一些产业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新疆、重庆、四川、甘肃、贵州、内蒙古等地的钢铁、水泥等产业就明显具有这种区域性市场垄断优势。过长的运距使外部竞争者很难参与到区内竞争中来。区域内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大规模需求为这种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具有明确市场指向性特征的产业提供了长期的发展基础。在西部很多省区,还有一些产业因民族、地缘等关系占有着区域性的国际市场。其中很多省区的轻工、纺织、服装、建材、烟酒、大小家电、机械、汽车以及少数民族特需品等在周边国家的区域性市场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并拥有垄断性的市场份额。目前,沿周边边境线的各省区已经形成了以边境口岸加工区、纵深边境城市和区内中心城市加工区三道针对这种境外区域性市场的产业加工梯次。可以预见的是,这种依托区域性市场的产业也将成为西部省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
八、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不断增强的阶段
“十五”计划指出,在未来一段战略发展过程中,我国仍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为诸多现实的尖锐矛盾必须在较快的增长环境中才有机会逐步解决。实际上,确保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政策指向。西部经济发展将是新时期支持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力量。
在国民经济的增速研究中,人们通常较多关注那些增长最快的省区对国民经济整体增速的拉动作用。其实,前期距离平均线较远、增长速度较慢的省区的速度变化对国民经济整体增速影响更大。从增长速度的区域分布看,“十五”期间沿海省区的增长速度本身仍可能高于西部省区。但一个明显的态势是,东部省区的增长速度将是逐步放缓甚至停滞的。即使在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增长最快的省市区,继续在原有基数上提高速度也已经变得很困难。实际上,这些省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从继续提高增速转向为改善增长质量。但在西部省区,“十五”期间很可能是一个增长速度明显提高的阶段。简单说就是,东部增长速度虽然高,但向上变化的可能性已经明显变小;西部的增速虽然相对低,但不断提高的基础已经初步具备。
九、西部经济发展正处于对外开放的加速期
“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据之一就在于,我国的西部省区正面临沿周边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机会。我国的陆路边境线绝大部分分布于西部省区。在我国周边这些地缘相接的国家中,很多国家资源丰富、出口通道畅通,与我国西部省区具有明显经济互补性。我国陆路边境长达2.2万公里。和我国接壤的15个邻国中,除朝鲜外的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14个国家全部和西部省区接壤。在我国周边这些地缘相接的国家中,很多国家资源丰富、出口通道畅通,与我国西部省区具有明显经济互补性。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西部沿周边对外开放的条件已经逐步趋于成熟。一方面,我国和周边邻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不断出现改善,边境贸易不断发展扩大;另一方面,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通过陆路及河道与外部经济体发展经贸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此外在过去10余年中,以地缘关系、民族关系为纽带的各种跨界经济往来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前,西部沿周边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边境贸易口岸地区,包括二连浩特、霍尔果斯、吐尔尕斯、红其拉甫、阿拉山口、巴克图、塔期肯、樟木、亚动、畹町、瑞丽、河口、凭祥等地,这些地区不仅有发展边贸流通业的地缘优势条件,而且有发展保税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的机会。二是边境口岸的纵深腹地区域,如蒙古的二连浩特—集宁地区,新疆的伊犁、塔什库尔干,云南的德宏地区,广西的龙州凭祥地区、宁夏的银川地区,甘肃的河州地区等纵深腹地都有发展大规模出口加工园区的良好条件。三是边境省区的大型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可以通过资源互补从外部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沿周边对外开放为西部一些地区带来了发挥后发优势和直接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机会。这些地区十分可能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内发展成为我国向北、向西和向南开放的前沿和西部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西北很多省区已经在区域协作的基础上把“东联西出”作为了自己区域发展的重要环节。西南一些省区也在打通“澜沧江出海通道”上达成了高度共识。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已经就电力向东南亚国家的输出进行了长期论证。各省区的边贸发展也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发挥西部省区的地缘优势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