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复古派的文学本体论

2003-04-29 00:44:03孙之梅
求是学刊 2003年4期
关键词:比兴本体

摘要:明代复古派之所以能够发动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文学复古运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该派始终坚持文学本体的立场。通过辨诗文之别、诗与非诗之别,以及诗歌的时代之别,突现了诗歌的本体特征;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摆脱了议论、铺陈、性理对诗性的裹挟缠绕;诗歌六义中特别拈出比、兴二义,确立了诗歌的创作原则。辨体、抒情、比兴构成了复古派的文学本体论,也是复古派最有价值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本体;辨体;抒情功能;比兴

作者简介:孙之梅(1956—),女,山西太原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和近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3)04—0087—05收稿日期:2002—09—03

猜你喜欢
比兴本体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哲学分析(2023年4期)2023-12-21 05:30:27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中国音乐学(2020年4期)2020-12-25 02:58:06
探究《离骚》的比兴艺术和比兴体系
唐山文学(2017年11期)2017-11-25 04:22:15
比兴、咏物辨说
赋比兴之当代运用
中华诗词(2016年11期)2016-07-21 14:56:16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5
王禹偁“白体诗”的艺术表现
青春岁月(2015年13期)2016-01-14 12:45:33
风赋、比兴、雅颂新论——兼比较章必功、王昆吾先生的“六诗”观
学术论坛(2015年6期)2015-12-24 15:55:20
专题
图书与情报(2013年1期)2013-11-16 2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