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君
一位久感乏力和情绪低落的老年妇女去看病,被诊断为抑郁症。于是,医生给她开了百忧解,并解释说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药。然而,一个月后,她从床上起身时因发生晕厥而摔倒在地,折断了数根肋骨。这是什么原因?原来这位妇女为了治失眠,服百忧解的同时还在服用少量的阿米替林。虽然她在就诊时告诉了医生,但这位医生不清楚百忧解与阿米替林同用可使血药浓度翻2~3番,进而使血压下降,发生晕厥。所幸的是,病人并没伤到要害之处。另一位老年男性可没那么幸运了。他因感冒就诊,医生给了抗菌药物氧氟沙星和平喘药氨茶碱。但输液不到半小时患者即大汗淋漓、哮喘加重,最后抢救无效死亡。用药似乎没错,问题是氧氟沙星可以抑制氨茶碱的代谢,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稍不留神就会超过氨茶碱用药的安全范围。这就是病人遭遇不幸的原因。
在药物手册里,除了介绍“作用”和“副作用”以外,还常常会见到“相互作用”这一项。上述病例就是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所带来的危害。当然,并非药物联用都会有损人体,以降压药物为例,不同类别的药物联用比单一用药降血压效果更好,其降压幅度大约是单一用药的2倍,而且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统计资料表明,70%的老年患者处于联合用药状态。联合用药已被认为是绝大多数病人成功达到目标血压的关键因素。
那么,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究竟该由谁负责任?当然首推懂医和懂药的医务人员。为了减少他们的错误,美国已为医院配备了一种药物相互作用软件。医生和药师只要将病人正在服用的药物输入电脑,再将新开的药物名键入,电脑就会对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有所提示。但即使这样的高科技也难保用药的绝对安全。其一是因为高科技是要靠人去使用的。遇到疏于职守的医务人员,即使电脑就在身边,组合不良的药方仍会,出现。其二是现代科技还不能预测所有的药物不良反应。新药在上市前所做的临床试验规模是有限的,有些毒性反应只有在投放市场被广大人群使用后才会表现出来,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其三是病人未如实向医生报告用药情况。例如有些病人自服中成药或各种营养补剂,认为这些药是天然药品,与什么药都不会起反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位正在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为了治疗自己的抑郁症,自行口服一种植物浸膏。尽管她完全按时服用避孕药,但她还是怀孕了。原来这一浸膏与避孕药同用时,能加快雌激素排出,使血液雌激素浓度下降,从而影响避孕效果。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烟草也会对药物“燃起一把火”,产生我们无法预见的后果。一位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期间服用氯氮平疗效良好,疾病得到控制后出院。但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又复发了。他完全按医嘱用药,也没用过其他任何药物,何缘疾病会复发?后来医生发现,他出院后每日抽两包烟。原来是烟草加快了氯氮平的代谢,使病人体内氯氮平的血药浓度下降,导致疾病复发。
然而,最称奇的莫过于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了:一位医生在飞行旅途中服用了安眠药海洛神(三唑安定),同事发现他进入了非同一般的沉睡。最重要的是他醒后竟将他曾写过讲稿这件事也忘得一干二净。后来“案件”大白,原来他在服药同时饮用了几杯葡萄汁。葡萄内含的槲皮素可与许多药物相互作用而抑制其的代谢。原本吃下的是1粒药,而产生的效应却如同2粒、3粒。无独有偶,另一位女性因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出现剧烈头痛及腹泻,原因也是因她长期以来有饮用葡萄汁的习惯。
据美国报道,2000年因医疗事故致死的10万人中,有7000例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这个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实,绝大部分这类反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除了医务人员以外,病人也应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就诊时应向医生报告自己服用的一切药物(包括保健品)和特殊饮食习惯。还应报告过去曾发生过的任何药物反应,以便引起医生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发生不良反应时,要帮助医生一起寻找原因,以尽量避免联用药物所带来的危险。
(编辑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