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先
一个世界级“巨无霸”企业,业务遍及135个国家,实施一个本以为无懈可击的计划,最终却以惨痛的失败收场。
原因是什么?
集团企业经理人团队又该如何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人们往往沉溺于幻想之中,认为公司情况好于现状,习惯于否定潜在危机,“没什么大问题”,“能应付”,人人这样安慰自己。
对皇家英荷壳牌集团来说,1995年4月29日绝非是一个好日子,一批自称为绿色和平小组的人闯进Brent Spar——位于北海的一个储油平台,而按照壳牌英国分公司的计划,它将被沉入海底。该项计划前后历经了30项科学考核,已取得专家认可,同时获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绿色和平小组却说“放射性残渣会污染这里的环境”,坚决反对沉没计划。
壳牌石油指责绿色和平小组非法入侵他人领地,从而将对方告上法庭。壳牌石油的计划本来无懈可击,但此后由于媒体的介入,形势急转直下。激进分子以保护环境为名,号召欧洲各国民众进行抵制,德国便率先出现了抵制壳牌石油的联合组织。迫于媒体和民众的压力,政府亦不得不出面干预,迫使壳牌石油放弃了这项沉没计划。
这是一次意外打击,在应付和处理这次意外事件的过程中,壳牌石油的内在危机得以暴露:他们几乎没有能力解决突发事件。时至今日,8年过去了,壳牌公司仍然不能有效地摆脱阴影。2003年3月27日,壳牌石油宣布关闭非洲油厂。2003年4月4日媒体报道,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将大批裁减欧洲员工。
壳牌石油是世界级“巨无霸”企业,业务遍及135个国家,公司的“沉没计划”本是无懈可击,但为什么会失败,而且输得那么惨?几年来,学者对此不断地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加以总结,希望这个案例能唤醒其他大公司的注意。
“公众情绪”的杀伤力
随着公司业务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在选拔经理人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加重视专业水准而对其他能力重视不够,尤其忽视了经理人与政府和民间组织打交道的能力。
政府,一般包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中国与政府相关的部门,还应该包括党报和国家电视台,他们被称为“主流媒体”。而民间组织则名目繁多,包括各种协会,慈善机构,宗教团体,非主流媒体(小报)等。
一般说来,当公司还不够“重要”的时候,政府和主流媒体不会给予关注;但只要公司有特点,小报记者反而会“追捧”。当公司发展到足够大时,一旦引起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关注,那么就一定会引起小报记者的“追杀”,他们惯于用“猎奇”和“偏激”与主流媒体争夺读者群。同时,各种民间组织纷至沓来,都想从公司利益中分一杯羹。由此可见,就企业来说,小有小的艰辛,大有大的难处。
壳牌公司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管理层忽视民间组织的影响力,同时疏于对政府支持的利用。
壳牌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多为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决策时往往着眼于技术和经济因素,不大会考虑舆论的作用。事实上公司早就知晓有人反对这项计划,为了万无一失,企业有计划的安排了30个单项研究,取得专家的一致认可。管理者认为自己的计划是理性的,并由此而推断,每个理智的人都会赞同这个决定。他们不懂得社会上还有另外一类人,这个族群一向反对“原理”和“法则”,并会借此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活动分子善于煽情,长于利用公众的无知来激发某些人的不满情绪。而“公众情绪”能轻松地击败一切理性的分析,有时真理在公众情绪的包围之中也可能选择低头。
绿色和平小组成功地利用公众情绪和非主流媒体的无形之手,打败了壳牌,亦提升了他们自己的名声。
在中国,眼下有许多经营活动都会被蒙上非经济的色彩,若让一些媒体找到“政治的或民生的”借口,他们一参与,公司的计划基本上就失败了。
先射击后瞄准
那么,在自己的公司壮大以后,如何争取得到政府和主流媒体的正面支持,又如何减少非主流媒体和民间组织可能带来的伤害呢?
把握举枪、射击、瞄准的原则。管理层须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在内部形成决策的过程中,要严格保密,一旦作出决定,马上举枪射击,在射出第一枪以后再瞄准,这样可以保证公司向大致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进,然后随时调整,不给他人“参与决定”的机会。任何决定都不能万无一失,详尽研究后再干,形势已经改变。壳牌石油公司过于追求完美,保密工作又没做好,行动不够迅速,所以才导致失败。
主动地为媒体提供新闻稿,正面宣传公司。管理层平时要与政府和主流媒体保持联系,主动提供宣传内容,主动传递新闻稿,开张、庆典及重要活动要请他们参加,把动态性新闻及时宣传出去。壳牌石油当初忽略了这一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迅速完成“沉没计划”,然后马上通过媒体宣讲自己所做的30项科学考核,把“绝对无害”的信息传达给欧洲人民。这类稿件不是记者能写出来的,而是公司自己撰写的,公司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善于写作。
利用节日聚会,同小报记者和民间组织搞好关系。平时的新闻都交给大报了,那么节日聚会时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邀请有关的小报记者和民间组织来公司做客。小报记者中也不乏“大手笔”,可以把大报很少做的“综述性报道”、“资料性分析”适当地交给他们,给他们提供正面素材。管理层要根据本公司业务性质有选择地与民间组织交朋友,像壳牌石油这类公司,当然应该与“环境保护”之类的民间组织保持良好关系。
公司管理层要低调,尽力避免激化矛盾。壳牌石油不应将绿色和平小组告上法庭,应该设法淡化冲突,不能激化矛盾。这点可说是知易行难,在中国可能更难。政府官员中总会有个别人假公济私,用政府的权力要求企业回报,有时则是为了政绩而提出无理要求,甚至会让人忍无可忍。对此管理层态度要足够好,然后客气地寻求一些借口。
处事要灵活,善于借助外力。壳牌石油为利税大户,其“沉没计划”早已得到政府的批准,本处于优势地位。事态发生后应把“占领者”留下来,拖延时间,谋求政府出面,效果可能会好得多。当有人故意设置障碍时,管理层一定要灵活,善于争取大的背景支持。香港许多小公司聘请经济专家、学者名人担当董事,其中一个功能就是“拉大旗做虎皮”。
强化一损俱损意识
分公司之间很少一荣俱荣,但“一损俱损”是肯定的。
集团公司庞大复杂的组织结构往往难以应付意外袭击。公司被分成若干个小单位,平时独立运营,彼此很少交流。某个分公司了解到坏的消息,只要与己无关,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地把信息送到相关公司。垂直的行政管理不仅分散信息,而且分散责任感。在许多情况下,每个人都会认为:别人会对此事负责,结果导致无人采取行动。集团领导得到的信息也是破碎的,片面的。理论上讲,应该有人把各部门的零散信息收集到一起,而后做出全景分析,但实际上,经过分析的信息可能更加片面,因为里面加进了分析员自己的观点。
有些工作有很强的地域性,大家都认为无须沟通。壳牌石油就是一个例子:当涉及到国际间的危机时,分散在各国的分公司因为没有沟通而不能有效配合。Brent Spar地处英国北海,那么,如何处理Spar就是英国壳牌的事,由他们出面与英国政府和英国绿色和平人士联络。然而,这次出面阻挠的不是英国人,而是德国人。由于德国壳牌公司事先不了解英国壳牌的工作,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成了被攻击的目标。德国壳牌主席皮特•邓肯说:“壳牌分散的机构使公司不能对危机做出迅速的反映,不能及时调整计划,总公司也不能及时地向全体员工通报情况。”
从实际教训来看,各分公司之间一定要加强沟通。“加强内部沟通”与“严格对外保密”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这是对大家的挑战。具体方法要由集团领导与各分公司领导共同讨论才能决定,这样才能保证实施。比如,公司内部互联网也许应该开辟“总经理专线”。分公司老总要有“一损俱损”的整体观念,这样才能主动地互相配合。
击破“认识偏见”三式
研究显示,人类采集加工信息的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专家称此为“认知偏见”,这种偏见会导致人们无视或低估即将降临的灾难。常见的表现如下:
人们往往沉溺于幻想之中,认为公司情况好于现状,习惯于否定潜在危机,“没什么大问题”,“能应付”,人人这样安慰自己。
人们常常能为自己的偏见找到足够的证据,却忽视那些会导致灾难的线索。
人们很少留意别人在做什么,结果他人的行为连累了自己。
人是现实的人,关注的是“现在时”,常常是为了保住今天而牺牲未来。人们只解决眼前的小痛苦,而把潜在的大毛病留下来。
多数人的态度是:只要危险与己无关,就不必主动提醒当事人或上级主管。
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来看,尽管许多危机似乎是突然来临,但实际上,事先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查询,包括“9·11”事件。
那么,如何使公司及早预防潜在危机呢?简单的方法是:鼓励大家把担心和预感说出来。
经常问问身边的同事:“我们公司最近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外在危险?内部有什么潜在危机?”无缘无故问这样的问题好像有点不吉利,但实际上,人无近虑必有远忧。对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能做出回答。一则怕说错,怕被误认为“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二则怕说中,成了“乌鸦嘴”。既然“说错”“说中”都对自己不利,那么最好沉默。针对这种心理,老板要善于鼓励员工,请他们把自己的预感和所见所闻讲出来,要替他们保密。
管理层要聘请一些圈外的、最好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务虚”人士,非正式、不定期地在一起“交流”,在闲谈中发现问题,寻找灵感。当事人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旁观者清。1962年古巴核实验时,美国军界领导人主张反击,肯尼迪总统举棋不定,于是聘请了一批学者参加讨论,最后是这些人提出用“封锁”替代“攻击”的建议。事实证明,这是降低损失的最佳方案。
如今的世界更加变化莫测。壳牌石油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他们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进行30项科学考核的时候,他们忽视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自己正确不等于反对者错误。
(本文作者系华润集团信息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