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报”是谁?

2003-04-29 00:44
新闻爱好者 2003年7期
关键词:刘洁北京青年报白岩松

老 石

近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披露了所谓"中国第一月嫂"刘洁诈骗钱财的劣迹,原内蒙古乌海市医院护士刘洁利用人们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心理,被众多媒体包装了"中国早期教育创始人"、"中国最具实践经验的早教家"、"天才之母"等一大串盛誉,骗取了众多家长钱财,被众多顾客告到公安机关。在这场骗局中,除媒体吹捧外,起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有某中央级媒体记者周兴旺写的一本《赢在起点--中国第一本成功早教案例分析报告》,书中对刘极尽吹捧之能事,措词之肉麻,吹牛之大胆,令人唏嘘,周竟然编造了白岩松的儿子是刘培养的弥天大谎,盗用了白岩松图片及签名,胡编白岩松"隆重推荐"。周不单自己为骗子吹捧,还充当刘洁经纪人角色,向圈内同行求援,发起宣传攻势,原华夏时报记者盛学友就应周要求稀里糊涂给刘洁做了一整版宣传。当北京青年报记者问周从刘洁处得到什么好处时,周称"一分钱都没拿过"。

以胆大著称的中青报、北青报揭发了骗子固然可敬,体现了媒体秉持"社会之公器"的美德,遗憾的是中青报始终未公开这位中央级媒体记者是哪家媒体及具体姓名。2月12日北青报终于说出周叫"周兴旺",但未提哪家媒体。从新闻写作常识讲,五个"W"不全,交代不清楚。正因为周带着中央级媒体记者桂冠,才使此事更具新闻价值。如果要求再高些,媒体还应调查周与刘洁的关系,是否真如周所讲"一分钱都没拿过",白当骗子"托儿",周与刘洁合伙骗人的驱动力是什么?这些都是读者想知道的,如果在媒体监督发达的国度,这肯定是记者关注的重点,因为有新闻价值。目前不报媒体名不深究,相信不是记者写作常识缺乏,因不敢点媒体名字,颇有"无厘头"意思,感觉钝刀子割肉--不过瘾。无独有偶,近日北京各报还报道了首都某报记者孙振因涉嫌敲诈18万元被捕的消息,也是死活不肯说"某报"是谁。在沈阳慕马案中,中央大报一位记者为慕马喊冤叫屈被处理,但媒体仍称"某报"。看来不得公开媒体名,是传媒界潜"行规"。

媒体如何对待同行短处呢?我不把媒体想得多复杂--被人摆平了,如果真那样,媒体可能稿子都不发了。但因是同行,碍于面子,手下留情却千真万确,要不为什么不敢点媒体名字呢?也可能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谁敢保证属下众多记者不出"丑闻",以免到时被别人"报复"。新闻界腐败该不该揭,有没有勇气曝光同行"家丑",这是对每个媒体职业道德的挑战,也是考验媒体是否真的拥有"社会公器"的勇气。现在显然还谈不上勇敢。某些报纸对记者管理监督不严,致使一些人打着报社旗号出来骗人坑人拉赞助拉广告,已经败坏了媒体形象,公开后给媒体一定压力,促使媒体加强管理,加强对记者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件大好事,有什么不敢说不应该说的。如果官场上官官相护,媒体也"报报相护",这种"中国特色"就让百姓对以监督为己任的媒体太失望了。对别的行业监督,对圈内人放一马,这种"为同行讳"不是真的舆论监督,是半截子监督,是注水监督。真正的监督没有任何"特区",老虎屁股也敢摸,亲娘老子也要批,新闻界有腐败同样曝光,与其他行业同享"国民待遇",不能自恃有舆论监督大权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批别人时头头是道,揭自己时吞吞吐吐。我希望,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要带个好头,自己"有病"先治,那才叫人膺服。

说明:文中材料引自中国青年报2月8日《揭开"中国第一月嫂的面纱"》、2月10日《稀里糊涂给刘洁做了一次宣传》,北京青年报2月9日《白岩松:我从未推荐过"第一月嫂"》。

猜你喜欢
刘洁北京青年报白岩松
Periodic electron oscillation in coupled two-dimensional lattices
来自姥姥的爱
浅析新世纪以来我国记者职业理念的变与不变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北京青年报》
都市报头版设计创新探析
Communication error prevention model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Competences for a culture of prevention*
白岩松:传统媒体面对冲击不必焦虑丢内容被抛弃
北京青年报:杭州:先发布出租车改革方案 专车草案已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