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心洁
眼下,从中央到省市到市县,某某领导在某某活动和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的内容充斥各媒体,有些还上了大标题。
领导讲话能够上媒体、上标题,说明领导讲话的内容确实重要。国家有关的大政方针或者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导讲话,如国家领导人在十六大会议上的讲话,确实是重要讲话,媒体不在标题上加"重要讲话"这几个字,读者也会重视这种讲话。媒体加上"重要讲话",也就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是领导例行公事的活动和讲话,和老百姓的关系不大,即使加上了"重要讲话"这几个字,读者心里也会有被糊弄甚至被愚弄之感。
这让笔者想起了媒体的另一种表述和由此闹出的笑话,也和领导有关。前几年媒体爱用某某领导"亲自下基层"考察、调研、慰问灾民等。这让人不由联想到,这考察、调研、慰问灾民的事情,还有不下基层、在办公室就可以做到的?这下基层还有"亲自"和"不亲自"的?领导"亲自下基层"说的多了,就成了下属对领导说话时挂在嘴边的口头语,有时还闹出了笑话。说的是一下属在厕所碰到了领导,习惯性脱口而出:某某长,你亲自来了--他能不亲自来吗?他不亲自来,你能替他来吗?
领导发表的讲话,应该是重要的可以见诸媒体,不重要的不必见诸媒体。领导下基层也应该是"亲自"的,媒体不应该加上"重要"和"亲自"二字。
这样一来,也就如那则《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加的前缀词多了,读者也就麻木了,不清楚哪个是重要的,哪个是不重要的。或者认为是都不重要的--因为读者和观众不读你的报纸、不看你的电视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会议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同时,新闻单位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在此之前,新当选的河南省省长李成玉通过新闻媒体郑重承诺:有关他的活动可以只发标题新闻,即使发文字稿,但不同时配发照片。李成玉省长的承诺,自觉支持了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为改进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提供了典范。
这样,媒体上少了领导的"重要讲话"与"亲自下基层",对促进和带动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能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就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