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辉
寻找是人类求知欲的本能冲动。寻找既是对目标的探求,也是对以往行为的理性反思。细读王梓坤教授撰写的《莺啼梦晓——科研方法与成才之路》一书,就深深沉浸在“寻找”的感觉之中了。
打开《莺啼梦晓》,扑面而来的是辉煌的诗篇——屈原的《天问》。屈原在苦苦寻找,他一口氣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博物神话,高远神妙,发人奇思。后人将这些自然与人文的奥秘一一破译或正在破译。王梓坤教授毕竟是数学家,对自然科学有着通透的理解。因此,在他的笔下无论纵论历史还是横看风云,所引证的大都是自然科学史上的典型事例。但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又驱使王教授不得不对科学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令人警醒的思考,诸如:研究过引力问题的科学家很多,为什么恰恰是牛顿做出了惊人的贡献?19世纪下半叶,人们对不少化学元素的性质已很了解,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及整个自然界元素结构的破译,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俄国的门捷列夫?这一系列疑问,使王梓坤教授的思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寻找人才成长的道路与科学研究方法背后的规律。
《莺啼梦晓》由上、下两卷组成。上卷基本上是王梓坤教授在“科学的春天”中发表的《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教授广征博引,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到万有引力、相对论、量子论、生物进化论、元素周期表的卓越发现,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从宏观到微观,海阔天空,论古道今,纵横驰骋。从近百位中外名家成败得失中,揭示了成才的规律。
在本书的下卷——《履尘留迹》中,王梓坤教授并没有切换“寻找”的主题,作为一名大数学家、大教育家,一名声誉卓著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追寻的依然是人才成长与科研方法两大主题。他“寻找”的是对科研方法的追寻,因为这同成才是相辅相成的。人类寻找真理的脚步永远也不会停止,永远也没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