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辉
白喉杆菌所致的白喉病,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特征为在咽喉等处形成灰白色假膜。该菌产生的强烈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后,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现代,这种烈性传染病已很少见了,这不能不归功于白喉抗毒素。
这种免疫生物制品是德国细菌学家贝林(1854~1917)研制成功的。贝林曾就读于柏林威廉皇家学院医学专业,24岁毕业后任军医并进修过药理学。他从35岁起,担任德国著名细菌学家科赫博士的助手。
当时,由于白喉的肆虐,使许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贝林决心找到一种治疗白喉的药物。起初,他将有致病毒力的白喉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发生白喉疾病后,再给它们注射碘剂,结果大部分小白鼠被碘剂毒死,一部分死于白喉,只有很少数生存下来。后来,贝氏又给幸存的小白鼠注射有致病力的白喉杆菌,它们并未出现白喉疾病。几天后再给它们加倍注射白喉菌液,而这些小白鼠如常饮食跑动,这使贝林感到十分惊奇。于是,贝林就从这些抗白喉的小白鼠血管中抽出一些血液,将其血清混于有致病力的白喉菌液里,给未患过白喉的小白鼠注射。从而证明白喉病愈后,其血清中确实有抗御白喉毒素的物质。
1891年12月24日,贝林第一次把这种免疫血清——白喉抗毒素给一名白喉病危儿童注射,结果病孩获救。1895年,贝林到马德堡建立了白喉抗毒素研究所。他创制的白喉抗毒素问世以后,使人类获得了抗御白喉的有力武器。他也因此贡献于1901年荣获了第一届诺贝尔医学奖。
大众健康200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