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益堂
在大洋的底部,大陆板块之间,没有阳光,没有空气,却依然存在着神秘的生命。它们把寻求生命起源的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
1996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读博士后的丁抗研制成功了一种探头,中文翻译为“高温实地化学感应器”,它可在约400℃温度下进行化学测定。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化学难题,从丁抗读大学到成为博士后的20年时间里,世界上没有人能解决。
丁抗的论文被发表在美国最著名的两本自然科学杂志上。他想到海洋底部进行测定的请求同时也得到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批准。在科研组里,他是惟一的地球化学专家,也是惟一被批准下水的中国人。
军事上的核潜艇下潜深度一般以百米为单位。“ALVIN”是美国惟一的深水潜水器,可下潜6000米。这样的潜水器全世界有五艘,分别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少数国家。
“ALVIN”是用两个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20世纪60年代末,它也是全世界惟一的深水潜艇,当时可潜3000米。有一次它的艇盖没盖好,下海后出现故障,但“ALVIN”本身没有受到损伤。从那次以后“ALVIN”下水多了一道水中检查程序。“ALVIN”每年工作335天,其中175天在洋底,至今累计下水1000次左右。但是它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天,否则有可能被海水压扁。
“ALVIN”是一个钛金属的圆锥体,中间大两头小,能承受700吨压力。它用进水和吐水的原理来完成水下的沉浮。它大约有10米长,装备了各种仪器,人能活动的地方只有一个圆形空间,上下左右各有一个饭碗大小的窗户,玻璃是一种特殊的有机材料,半米厚。
它有一个应急的按钮和扳手,如果万一发生意外,比如海底地震,人可以按按钮和拉扳手。这时“ALVIN”除密封舱外,各种附属仪器会立即被炸掉,自然浮力将使密封舱以火箭升空般的速度瞬间冲上水面。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意外还没有发生过。
探测海底开始了。丁抗光着脚盘腿坐在那个直径只有几米的密封舱里,膝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式的仪器。附设在船上的升降机把“ALVIN”吊离主舰,放进了深不可测的太平洋。
随着主舰指挥官的一声命令,“ALVIN”消失在水中。下潜地点在太平洋的西北部,离美国西雅图约560千米。
浪很大,“ALVIN”像喝醉了一样猛烈摇晃着。丁抗像装在摇晃的啤酒瓶里的小石头,左摇右摆,一会儿撞到同伴身上,一会儿撞在舱壁上,头晕得难受。所有仪器都被很好地固定着,但是人却是活动的。丁抗紧紧抓住身边的把手,好让摇晃能减轻一点。
下潜速度大约是每分钟22米。身上挂了有三辆汽车重量的实心铁块,“ALVIN”旋转着向深海插去,不需要任何机器推动。
过了二三十米深的凶猛的海浪层,摇晃逐渐减轻了,光线也在减弱。这时仪表显示:200米。人从玻璃窗往外看,如在一个无云的夜晚坐在摇篮里看星星一样,很安静;不时有一些蓝色的荧光一闪而过,流星似的,那是会发光的鱼。
人有点像高山反应的感觉,因为氧气不够,密封舱的气压在设计时被故意降低了,为的是避免因静电而产生的火花。
除了丁抗,密封舱里还有一名驾驶员和一名科学家。驾驶员坐在前面,丁抗在左后面。在潜水器里,坐在这个位置的人具有最高权力,包括随时与地面联系,在极端情况下做出紧急决定等。
仪表显示已下潜到1000米。荧光没有了,波动和摇晃也没有了,“ALVIN”被死寂与黑暗笼罩着继续往下飘。只走了一半的路,为了节能不能开灯,“ALVIN”用的是电瓶。
驾驶员启动了发动机。“到了。”丁抗说。灯照到了洋壳粗糙而凹凸不平的底部,与陆上的荒漠很相似,几乎干净得一无所有,既没有千姿百态的鱼群,也没有婀娜多姿的海底植物。
下潜深度2181米。整个下潜耗时1小时45分钟。“ALVIN”着地后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丁抗打开了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的镜头、随身的小录音机和照相机。“ALVIN”本身有六台摄像机,用的是8毫米录像带,一盒可录120分钟。
“ALVIN”下水点与监测点从计算机上看是垂直的,但到了洋底,即使只差一二百米的距离,也可能要找上半天。因为水下没有参照物,可视范围太窄,地理状况不明朗,通常要靠与主舰的联络来调整航行方向。
无线电波不能在水中通过,与水面的联络只能靠声波。通话很清晰,丁抗不时对着麦克风向主舰汇报,主要是航向问题。“ALVIN”灵活地移动着,偶尔会看到一些以前留下来的人为标志。
窗外下起了“雪”,白色的“雪花”一片片撞击在玻璃窗上。两只脸盆大的蜘蛛优悠地在地上徘徊。岩石表面长满了雪白的管子,有的十几米长,一团团或鲜红或雪白的肉从管子的上头冒出来,缩进去,像飘动的花。它们的密度很大,完全把岩石覆盖了起来。
丁抗说,那不是蜘蛛,而是螃蟹,它的外壳能承受很大压力。管状虫、蜘蛛蟹属于大生物。“雪花”是初期细菌与硫的结合体,属于小生物,是蜘蛛蟹和管状虫的食物。蜘蛛蟹体内重金属含量极高,人不能食用。
忽然,“ALVIN”开进了一片“烟囱林立”的“工厂”,浓烟滚滚,有的“烟囱”足有三层楼高,宁静而干净的海底不复存在。潜水器很小心地在它们中穿插行,用激光计算着与“烟囱”的距离。“烟囱”很脆,如果不小心撞断了,会出现不可想像的危险。
机械手把丁抗的感应器放进“烟囱”最上面的口子上,密封舱里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出一堆数据。丁抗测量的是烟中最基本的化学成分:酸碱度和氧逸度。感应器每5秒收集一组数据。“烟囱”并不像人造的那样有一个很大的出口,它最大的出口不过比一个一元的硬币大一点,很多只是一些很小的缝隙。
丁抗一边记录,一边帮助驾驶员观测左右的情况。同时,他尽量把看到的东西对着小录音机录下来。另外,他还要照顾着摄像机镜头,不时地调整焦距,放大或缩小。
“烟囱”长在洋壳隆起来的裂缝上,那其实是高温与海水、岩石发生作用的结果。海水温度是2℃,“烟囱”是410℃。它的生长速度很快,今年推倒,明年又可以长出来。自然科学家们至今已在各大洋的底部找到了30个这样的“烟囱”区,它们全部长在大陆板块的结合处。
“烟囱”里其实是热液,含有多种金属。到目前为止,在“烟囱”周围发现的生命有三百多种,虽然它们仍不能被生物界下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不以阳光和氧气作为养分。它们靠氢气和硫化物生存着。
丁抗说,这些生物把寻求生命起源的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生命也许可以在没有光合作用下完成从无到有的完整过程。地球过一段时间,它的大量生物就会死一批,但总有一个地方保护着生命,使之不断产生。最安全的地方是否在海底?是否有海水岩浆的热作用就能产生生命?地球母体的“生命工厂”是否来源于地球内部通过高温化学反应而提供的化学能?是否就是这样的化学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新生命的能量?
“ALVIN”伸出了它的机械手,扯下一大块管状虫,放进标本箱,还抓了一只蜘蛛蟹。丁抗说,大的生物拿到水面上一遇到阳光和氧气就会死去,但小生命还可以活着,那些细菌马上进入冬眠状态,若是遇到硫化物又会活过来。
“ALVIN”走的时候,把带下来的实心铁块全部扔在海底。
丁抗下一步将把数据整理出来并发表论文。他还计划把感应器永远地留在海底的“烟囱”里,以便建立长期监测站,把信号通过卫星传到地面。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科学家们定将揭开生命起源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