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 扎实工作 全面落实《决定》精神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2002-04-28 08:38梁伟国
人民教育 2002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课程农村

梁伟国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体现了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新的发展观:在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和“普九”扫盲“重中之重”不动摇的同时,突出体现了“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思想。

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推动不同类型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坚决贯彻国务院《决定》关于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以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推进为龙头,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扶持县镇普通高中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举办高中。

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研究解决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2年,将以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2002年基础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是什么?新年前夕,带着基础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若干问题,记者专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请问2002年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负责人答(以下简称“答”):2002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基础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依据,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国务院制定的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治本之策”,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的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影响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引起社会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问:您刚才谈到2002年要以《决定》为依据,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的各项工作。我感觉,基础教育司在考虑2002年工作思路时,对《决定》有了许多新的思想认识。如何深刻领会《决定》的精神实质?

答: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之上。《决定》是新世纪指导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新世纪初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深入,《决定》的重大意义将日益显现。学习《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的理解和体会是,《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度,坚持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坚持政府对教育事业的统筹,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公正,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决定》确立了新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体现了进入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新的发展观。一是突出体现了“均衡发展”的思想: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对全国不同类型地区做了新的划分,并且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进度、措施和工作指导意见,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基础薄弱的地区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推动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基础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二是突出体现了“协调发展”的思想:在考虑教育工作时,坚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基础教育内部,坚持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坚持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共同发展,坚持普及与提高、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统一,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是突出体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坚持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信息化这一平台上,使基础教育在进入新世纪后,能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最终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问:2001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同类型地区做了新的划分,并且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教育部将如何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分类指导”?

答:2002年,我们将根据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决定》的有关精神,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继续加强对不同类型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力争在“十五”期间使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在占全国人口15%左右、未实現“两基”的贫困地区,要打好“两基”攻坚战,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适度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在占全国人口50%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要重点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有较大发展。在占全国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的需求,到2010年,基础教育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教育部将对加强基础教育“分类指导”工作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事业发展、教育质量、体制改革、教师队伍、教育投入、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规划目标和指标要求。

问: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各地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进展如何,2002年还有哪些具体工作要做?

答:当前各地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形势十分喜人。我们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遇,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落实国务院《决定》的有关精神,把好事做好,把好事做实,绝不能半途而废。

各地要尽快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目前,不少省份已经全部或大部分实行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此项工作尚未完全落实。各地要把认识统一到国务院《决定》精神上来,加快调整管理体制的工作进度,力争在今年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工作。

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细化和落实,要加大中央、省、市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积极推动省、地(市)一级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对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布局调整、建设和管理的职责,落实对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职责,建立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杜绝新的教师工资拖欠行为。乡镇人民政府要履行按照国家规定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等职责,还要担负起农村的扫盲教育、学前教育的责任来。各地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新体制的顺利运行。

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范围将进一步拓宽,要认真研究农村税费改革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而尽快落实新体制是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治本之策”。同时,各地要增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合理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

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学校对口支援的“两个工程”,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完善并进一步落实中小学助学金制度和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的试点工作;积极开展旨在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的助学活动。

问:全社会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非常关心,2002年教育部在加快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步伐、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有何考虑?

答:经过努力,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制定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01年,教育部已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义务教育阶段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等文件:2002年将继续扩大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每个地(市)确定一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实验,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15%。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已于2001年启动,2002年将基本完成研制工作。

今年是新课程实验推广的关键阶段,当前各地要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地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国家课程改革有关文件的精神、改革的内容等,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新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导。各地可借鉴教育部进行的“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的做法,组织本地区的更新教育观念的报告会,提倡广大教师总结、编写更新教育观念的案例。今年还将组织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的报告团,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紧迫任务。教育部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对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问: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十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各地要在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对高中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要充分挖掘现有学校潜力,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和结构,优化普通高中的資源配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完全中学的初、高中分离,努力扩大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2002年,要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让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各级政府要重点扶持县镇普通高中的发展,扩大县镇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增加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机会。

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举办高中,促进民办高中的发展,使民办高中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有生力量。

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那就是“复读生”问题。过去是落榜之后复读,现在是录取之后不报到而复读。新的复读,实际上是考生和家长在高新技术发展背景下,面对社会用人制度改革、就业竞争的加剧、高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等新情况下作出的一种选择。这是可以理解的,它不是洪水猛兽。但是,公办学校中“复读生”的大量出现,一是挤占了本来就比较紧缺的高中教育资源,二是高分复读生和应届生竞争,也进一步加大了高考的竞争力度。为保障更多初中毕业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权利,从2002年秋季开始,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往届生进校复读。有复读要求的学生,可以到民办教育机构复读。

问: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2002年,教育部将如何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

答:最近一个时期,有的地方将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作价出售、转让、拍卖或租赁;有的地方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转制”的形式高额收取学费;有的地方允许一些“转制”学校以选拔考试的方法招收小学毕业生,使当地小学“应试教育”死灰复燃。这些不规范的办学行为,违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稳定,引起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对于上述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对党和人民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堅决制止各种违背党的教育方针、违背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错误行为,确保基础教育战线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确保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问:2002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还有哪些重点工作?

答:2002年,我国将进入初中学龄人口高峰期,特别是农村地区初中入学压力更大。因此,各地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小学升初中工作: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确保农村初中学龄人口高峰的平稳渡过,努力保证适龄儿童少年不因人口高峰、学校布局调整而辍学;要采取措施做好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工作;要积极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增加学生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原则,深入调研,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解决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02年,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当前,特别要结合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要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总结“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经验,切实加强对中小学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制定《十五期间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巩固扩大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还要特别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要在师生中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完善保障制度,确保师生生命健康的安全。

问:您对全国的基础教育工作者还有什么希望?答:基础教育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为关切的领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基础教育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多年来,基础教育工作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在新的一年里,基础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奋发有为,扎实工作,服务大局,确保稳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新课程农村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