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立军
注重社会效应,为各民族群众服务,是党的文化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我们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多年来,我们在开展民族文化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不断丰富民族文化的内容,切实提高民族文化工作的质量。
一是强化品牌和责任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越来越要求文化工作必须讲求质量,提高品位。近年来,我们围绕如何进一步活跃民族文化工作,丰富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话,扩大民族文化工作的社会效应,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结合民族文化工作的特点,确定了实施品牌战略的指导思想。从1999年开始,我们连续几年组织开展了吉林省“民族情”艺术团送文化下乡巡回演出活动,演出团由省、市和民族自治地方文艺团体的各民族演员组成。几年来,我们主要深入到比较偏远的民族乡村进行巡回演出,总行程达三千多公里,演出十余场,观看演出的各族群众近十万人。“民族情”艺术团以具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党的民族政策,反映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密切了同各族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组织开展这项活动中,我们深切感到,民族文化工作必须强化品牌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形式,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加活跃和深入,其社会效应才能更加明显和突出。
二是注重民族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民族文化馆(站)建设的需要,去年我们组织召开了省内部分地区民族文化馆(站)工作交流座谈会,各文化馆(站)都派出代表,到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结合各地工作实际,进行了学习和交流。通过这种活动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不同馆(站)、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艺术得到交流,各文化馆(站)的建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是坚持抓活动与抓研究相结合,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注重加强工作研究。我省是朝鲜族主要聚居省份,朝鲜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同时朝鲜族又是跨界民族,与相邻国家的同一民族在文化方面既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又有不同的社会特色。基于这一基本情况,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我们确定了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研究的课题,并从1997年开始组织开展了这项研究活动,先后召开了有省内外这方面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的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研讨会、论证会,对各个历史阶段我国朝鲜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去年,我们会同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证评审,此项研究已被评为吉林省软科学科研成果,并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专集。通过开展这一课题研究,使我省的民族文化研究工作更深入了一步。我们深切感到,有计划地开展民族文化方面的课题研究,一方面拓宽了民族文化工作的范畴,同时,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丰富和繁荣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社会效果是长久和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