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四大重点

2002-04-26 12:00张景梅
中国民族 2002年5期
关键词:民族风情旅游区苗族

张景梅

根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目前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是抓“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文化旅游区、四个主导产品”。

一个中心:即把贵阳建成贵州文化旅游的中心。与贵阳市境内的红枫湖、百花湖、花溪公园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的建设配套,开发息峰集中营、青岩古镇文化和民族风情资源,利用苗族“四月八”节庆举办大型旅游促销活动,在贵阳建设像昆明“民族村”、深圳“锦绣中华”式的贵州民族文化村,集全省民族文化精华于一村,增添贵州游的特色,形成新的品牌。同时,以民族文化宫的建设为重点,建设集民族产品、民族风味小吃、民族歌舞为一体的民族文化街,使贵阳市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相融相彰的中心旅游区。

两条主线:一是建设以领略苗侗风情、民族建筑和苗岭风光为主的黔东民族风情旅游线。重点发掘提炼苗族、侗族、土家族的民族服饰、民族风情、民族建筑等特色,形成黔东旅游热线;二是建设以领略荔波小七孔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和布依族、水族、瑶族风情为主的黔南旅游线。

三个文化旅游区:除在黄果树、龙宫、马岭河峡谷、赤水等风景名胜区,配套抓好民族风情开发、丰富品牌风景区文化内容,提高文化品位外,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角度需重点抓好“三个文化旅游区”建设。即以开发侗族、苗族、水族、瑶.族民族文化资源为重点,把黎平、从江、溶江、三都等县联成一线,建设都柳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以开发毕节奢香墓、大屯彝族土司园等文物古迹资源为主,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乌蒙山文化旅游区。以梵净山佛教文化开发为重点,建设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梵净山生态旅游区。

四个主导产品:一是酒文化,利用遵义历史名城和茅台酒的品牌,开发酒文化旅游产品。二是屯堡文,以位于遵义市近郊的军事古堡“海龙屯”和位于安顺市近郊的“云山屯”为代表,推出展现古代军垦制遗风的“屯堡文化旅游产品”。三是少数民族风情游,举办“贵州民族文化节”,集中展现民族的文化艺术。四是长征文化,利用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等地的革命遗迹,发掘长征路上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贵州旅游的一个品牌。

猜你喜欢
民族风情旅游区苗族
朱俊
补妆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兔”与“免”
少数民族电影剧本创作特色研究
现代感民族风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利用英美文学选读促进英语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