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芹
前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一直采用客观题型,一般要求考生选出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鉴赏正确或有误的一项,这样的命题,就考生来说,选对答案并不是很困难。因为内容的理解是由命题者来表达的,含在诗歌中的情感意蕴也是由命题者来揭示的,考生只要大致读懂原诗看懂选项基本上就可以正确做答。而2002年高考却采用了主观题,对含在诗歌中的情感意蕴,对诗歌塑造的形象的感受以及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完全由考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考查方式不仅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而且能够更加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诗歌鉴赏能力,但也增加了答題的难度。
请看2002年高考题17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本题重点是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试层级为E级,考生要在读懂这首诗的基础上,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若能了解古代诗歌中“杨柳”这一意象特有的文化内涵,对这首诗歌进行准确的鉴赏就轻而易举了。
杨柳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依依,正好可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而我国古人还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后来折柳几乎成了离别惜别的同义语、代名词。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描绘的是春风骀荡的夜晚,万籁俱寂之时,传来一阵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遍了整个洛城。诗人此时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在这样一个夜晚,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尤为重要。有个别考生不了解折柳的寓意,没有这方面的认知储备,想当然地把“折柳”理解为“风大吹断柳条”“已消亡的王朝”“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等等。
由此可见,了解诸如“折柳”这样的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赋予了特定内涵的意象,对鉴赏古典诗歌是大有裨益的。如杜鹃,几千年来古今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的意象。“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子规鸟即杜鹃,杜鹃的叫声不禁引起诗人的思乡之情。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谪居浔阳,情景凄苦万状。秦少游《踏莎行》中也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羁旅客馆,杜鹃阵阵悲鸣,夕阳徐徐西下,益发引起词人无穷的愁绪。
冉如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王安石《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通过描写“凌寒独自开”的梅花,表达了对倔强傲岸风骨的钦慕之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助于地处僻寒历尽风雨寂寞孤独却坚强孤傲的梅花来象征自己,表达了诗人虽一腔志向无人理解,并屡遭打击却不改初衷的忠贞不渝的气度。其它像这样的诗歌意象也是很多,“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鸿雁”代表信使,表达思乡之情等等。平时学习中注意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做一个有心人,多积累多归纳,进行必要的认知储备,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积淀,做起题来就会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