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耀:业绩不错窝囊不小

2001-12-05 17:41
英才 2001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区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希格玛大厦,微软中国区的总部就在这里。几步之遥,就是汉王公司——一家与微软正演绎着“恩怨情仇”的中国IT企业;5分钟车程就是中关村,被寄寓为“中国硅谷”的地方,在这里微软的某些产品花10块钱就可以买到盗版。

高群耀在这种环境中,扛着“企业公敌”的招牌执掌着微软中国区的事务。

职位越高地界越小

1999年11月5日,美国司法部宣布要分拆微软,此消息一出,一向自视甚高的比尔·盖茨和微软慌了手脚,先是首席财务官(CFO)离职,接着大权总揽的比尔·盖茨也将CEO一职拱手交给了鲍尔默。

但一位年轻的中国人似乎不为其所动,在此消息发布2个月后,签约加盟微软,坐上了微软中国区空缺半年的总裁宝座上,他就是高群耀。

16年前怀揣着500美元的中国博士高群耀飞赴美国,本想一心一意读书,将来做个著作等身的教授,却由于机缘趟进了商海,从此开始了职业经理人的生涯。

有趣的是高群耀去的公司越来越出名,职位越来越高,管的地界却越来越小:在洛杉矶的MSC/PDA公司是亚太市场部经理,在业界著名的Autodesk公司管的是大中国区,而到微软,管的只是中国大陆。但这却是高群耀精心锁定的目标。

从微软的一名普通投资人,到微软的管理者,高群耀“预谋”已久。尤其微软在股市上的稳定表现让他看好,当号称互联网四骑士的Oracle、Cisco、EMC和Sun走势疲软,资产大幅缩水时,微软依旧能稳步增长,赚得盆满钵满。另外在业界多年的他十分欣赏微软专注主业,不断创新的风格,他虽未完全明白其中的深义,但觉得“其中一定有什么做对了”。他希望能够加入进去,“悟出一些事情”。

在美期间,高群耀发现了中美之间在理念上的差异性。中国的好多事都建立在人情的基础之上,老外认为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的缩写PRC就是Patience耐心,Relation关系,Capital资金,他们认为这是在中国办企业的三要素。高群耀更认可西方的管理模式,在程序化管理的前提下张扬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从未改变的是高群耀的价值观。直到今天,高群耀还喜欢跟手下人做这样一个游戏,每个人把影响自身的价值都写出来,比如家庭、诚实、热情等等,然后按照重要性由小到大逐次筛除,高群耀期待的是每次自己剩下的最后一个是热情,就是每天早晨起来总有东西在驱动自己,面对新的一天可以有干劲。“就好像赌徒每天醒来又会有精神去摸麻将牌一样。”

高群耀的热情能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高群耀在华尔街的一个朋友送走马上任微软中国的他三个“S”,Stupid,Silly,Stubborn(愚笨,愚蠢,固执)。高群耀没有理会。

强势的微软麻烦不断

强势的微软来到中国,其命运仿佛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大兵们,转战世界,所向披靡,此刻却深陷泥沼,一不小心就会触响地雷,引发轩然大波。

也因此高群耀的首次新闻发布会,就被国内传媒记者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不善于面对镜头的高群耀有些“怯”,媒体给他最初的印象分也不高。在绵里藏针的杜家滨和“逆飞风扬”的吴士宏之后,这个烫手的山芋难道交给这个有点害羞的年轻人?

高群耀依旧不以为然,他觉得自己初来乍到,对微软也还在了解和反思当中,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所以选择了缄默,“说不出就不说”。

但在微软的第一次员工大会上,高群耀还是讲了许多,来振作低迷的士气。

“我告诉他们在MSC公司我做亚洲,在Autodesk我看中国,来微软我是做中国,我认为我们有很大的机会把这件事干好。机会绝不能从我们这些人手中溜走。”

怎么做好?高群耀讲了个故事,有个老人号称什么问题都能给出答案,有个年轻人不信,抓了只鸟捏在手中问老人鸟是死是活。年轻人想如果老人答是活的就捏死它;老人回答是死的就放飞它。老人沉吟片刻说,其实答案就在你手中。

这种重振士气的手段在微软并不罕见,CEO鲍尔默就曾把1974年阿里和福尔曼拳王争霸赛的比赛录像进行处理,原来是“阿里,干掉他!阿里,干掉他”的助威声,经过编辑成了“微软,干掉它!”,在员工大会上大家同声高呼“微软,干掉它”,群情激昂。

但在中国这块外国人眼中依旧神秘、正在更加开放的土地上,要拯救微软这个“美国大兵”,高群耀算是深知其中真味了。“民族情结”被煽起,“企业公敌”的斥骂以及盗版的流毒让生于斯长于斯的高群耀也有些水土不服。

在吴士宏离职前后,微软中国公司的几位副总级人物纷纷出走,媒体一度把微软中国公司称做“四面透风的茅草屋,捂住了这里,漏出了那里”。微软的“维纳斯”送神计划被方兴东等IT民族主义者一通愤怒声讨,“微软霸权”深入中国人心;接着是吴士宏历数微软的种种不是;接踵而至的又是微软告亚都,结果“告错对象”,贻笑大方。微软与中国的关系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高群耀面对前任留下的一团乱麻索性挥刀快斩,为微软中国定了四个方向,一是业务拓展,做生意要挣钱,为股东带来收益;二是人,以人为本,包括对员工的品评,为用户的服务和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三是要搞好与政府的关系,得到政府的支持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四是微软高层制定的第三代互联网·NET发展战略。一切事都停下来以服务于这四个突破口。在微软的员工大会上,每人都领得一件T恤,上面标着四个小箭头来提醒员工。

在敏感的人事方面,高群耀把提拔内部人当作一种最经济、最实在、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战略,公司内部40多名具有潜力的员工得到重用。

作为微软的中国区总裁,高群耀在“企业公敌”的标签下,他能做的就是凭一己之力加入自己的风格,改变既成局面。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两帧大照片,一帧是与比尔·盖茨的合影,另一帧便是朱基总理接见他时的握手瞬间。他告诉我们,朱总理说话十分直截了当,讲了三点:一是微软已经做了些什么;二是微软在中国做错了些什么,该与谁协调,进行什么补救;三是希望微软在中国做些什么。

仿佛受了激励,高群耀像开足了的马达一样转了起来,一年多穿梭于全国各地,会晤各省市官员,演讲、合作、建议、签约。这一点也感染了微软高层,鲍尔默就表示将每年到中国一两次,会见不同区域的领导人。

重拳打在棉花上

说到和业界的关系,也许是个一言难尽的话题,几步之遥的汉王公司老总刘迎建见到记者时说“微软比外星人还可怕”。但高群耀其实在业界还是有不错的人缘的。他告诉我们,他刚送杨元庆(联想集团)、李东生(TCL集团)、王之(长城计算机集团)三位老总去微软总部参观就遇上了美国“9·11”事件,急得他忙不迭地联系,得知飞机已安全降落在加拿大后,心里才踏实。

但是这些也许还远远不够。高群耀自己明白,业绩对于他这个职业经理人来说才是最最重要的一道坎。在7月30日的微软中国公司2001财年公司业绩发布会上,大中国区总裁黄存义针对外界关于高群耀“信任危机”的传言,表示出对中国公司和高群耀的信任,高群耀也自信地交上了答卷,2001财年的销售额是他上任之前的2.5倍,但是由于基数太小,2.5倍后的具体销售数额似乎仍旧羞于见人。

以微软的强悍作风,对于业界的一些嘘声完全可以不理会。但盗版则是件十分窝囊的事,仿佛重拳打在棉花上。高群耀告诉我们按照国际一般规律,软件和硬件销售额之比为1比1,有些地区达到6比4,但中国却是1比10,都是盗版惹的祸。

一切都是理由,但一切似乎不能成为理由。高群耀深知美式商业思维的特色,“老板问你搞定了没有,如果没有,就请出去,搞定了再来。”而投资人的要求更简单,更苛刻,那就是“growth,growth,growth”(增长,增长,增长)。

高群耀说:“当微软的总裁对知识面的要求非常广阔,每件事要了解,从产品、商业模式、合作伙伴、面临的挑战,用户的需求等等。”

高群耀有时也会有点心力交瘁,他指着《英才》上刊登的杨元庆有些羡慕地说:“看我现在老得多快。”但高群耀现在还得硬着头皮把这锅夹生饭给做下去。

“现在怎么样?就那样。我一般缓解压力的做法是运动,我每天早上跑步5—7公里,不管晚上开会到一点还是两点,每个周末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去爬山。北京较高的山我都去了。”

谁有资格闹

微软中国公司里总会不经意地透出两种文化的交融。不时穿梭进出的中国籍员工当中也会夹杂几个外籍员工;前台正忙着分发月饼——过中国人传统的中秋节;高群耀的办公桌前竖着中美两国国旗,墙上挂着中国传统工艺制成的小挂毯,上面写着“招财进宝”,喝的是中国茶。

高群耀把自己这群人称作“微软中国人”。他告诉我说不久前还跟员工交流过:“你们今天做的工作对中国的发展起一个什么样的贡献?在外企里面他提供一个平台,让你发展自我的平台,既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又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价值。”

高群耀把这些人比做“桥”,把微软比做“学校”,他正色问我:“中国经济要腾飞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如果再出现500个海尔,到哪里去找500个张瑞敏?”

随后意味深长地说:“这些人该出在哪里?有很大可能就是这些‘洋买办们,这些人的特点就是袖子一挽就能做事,只要用目标管理就行了。”

他告诉我说微软不断创新的源动力就在于给员工无限的空间。比如X-box游戏机这个大项目就是几个员工灵感偶发,跳出去合干的。

对于“洋买办”这个称号,他手下的一个员工反应就要激烈得多了。她说:“我是个中国人,如果有人说中国的坏话或是做对不起中国的事,我就会跟他没完。但同时我还要做个国际人。”

“微软中国人”对所谓的“恩怨情仇”有自己的见识,“它们还没有上台阶就想一下跳到三四层,可能吗?我们不能学印度,印度是给人做鞋,我们更多的是可以自己做鞋自己穿。应该有个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软件企业有多少家?真正有几家在跟我们闹?只有三家,红旗Linux、金山、汉王。又有多少家在因为和我们的合作获利?金蝶、用友的东西不也是在我们的平台上吗?”

开放的全球市场,统一的游戏规则,不会因为一厢情愿“狼来了”的呼声暂停与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就算是狼入羊群,活下几头更有希望的“快羊”,这其实是早有定论的一个寓言了。

答案还是在我们手中。

猜你喜欢
中国区
AMC—AIME中国区年度报告(2021春季)
深耕中国,共建绿色未来——专访科莱恩催化剂业务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陈志鹏
引领成长 塑造未来——访菲索玛特中国区CEO梅麒先生
向更前奔跑 向更广寻找——访Materialise公司中国区总经理Kim Francois女士
Juniper合作伙伴大会
Law Offices of Scott Warmuth
福维克中国潜力无穷——访福维克中国区总裁冉永夫
专一与复杂的完美结合,安全与环保的全面创新
——专访凯毅德亚太区总裁/中国区总经理Karl LAMBERTZ先生
iPhone中国销量首超美国
创新,创造未来——2014年VIPA中国区合作商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