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焦虑你知多少

2001-11-29 19:20戴双翔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19期
关键词:性焦虑恐惧情绪

●刘 霞 戴双翔

刚入园的宝宝,不少都会出现焦虑,刚入小学的孩子也会因难以适应校园生活而焦虑。

从心理学角度讲,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心理上产生一种惶惶不安、心神不宁、手足无措的反应,焦虑情绪往往伴随着恐惧情绪同时出现。但严格地讲,焦虑与恐惧是有所不同的,恐惧是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一种体验,焦虑则是由即将发生而实际上尚未发生的事情产生紧张、恐惧等表现。

焦虑是幼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幼儿的焦虑常常表现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过分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常因一些微小事情而担心害怕;孩子烦躁不安甚至哭闹;常伴有躯体症状,如食欲下降、夜惊、多梦、尿床、呼吸快、心悸、腹痛等等。

焦虑是一种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常常会对幼儿的行为、智力、人格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引起幼儿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幼儿焦虑的类型也因此可分为不同类型。消除幼儿焦虑,应根据焦虑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

素质性焦虑这类幼儿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对外界的一些细微变化较为敏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这些幼儿的父母,往往也有程度不同的焦虑倾向,父母的这种易焦虑素质,遗传给了下一代(这是遗传因素);同时,幼儿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焦虑,也就形成了焦虑习惯(这是环境因素),遇事容易出现焦虑,这种类型的焦虑,症状发生在孩子身上,病根却在家长身上。所以,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要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以免使孩子受到感染。

分离性焦虑分离焦虑指的是孩子与某个人(主要是母亲)产生了依恋之后,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因而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孩子即会表现出分离焦虑。在刚入托(园)的孩子身上,也普遍存在分离焦虑反应。这种类型的焦虑源于依恋障碍,主要是由于孩子所依恋的对象的消失引起的,焦虑的强弱程度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幼儿本身的气质特点等因素有关。为降低孩子分离焦虑的强度,一般来说,父母从小既要关心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也要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鼓励孩子与同伴、他人积极交往,形成安全型的依恋。

环境性焦虑环境性焦虑多发生在陌生环境中。例如,母亲带着孩子到亲戚或朋友家里(幼儿感到陌生的环境)游玩或小住几天,到了晚上,幼儿便会焦虑不安,吵着要回自己家去睡觉。幼儿若能离开这个环境,或者对环境适应了,焦虑也就消失了。

境遇性焦虑对“遭遇”突发事件,有的孩子心理承受不了,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例如,有个孩子第一次随母亲来到农村,第二天清晨听到鸡叫,他感到十分新奇,便好奇地接近公鸡,不料突然被鸡啄了一口,吓得哭了起来。从此以后,每逢晚上上床时便焦虑不安,怕次日再被鸡啄。一般来说,如果家长加以适当的抚慰,这类焦虑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消失。

期待性焦虑这种焦虑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但在幼儿期孩子身上也可能出现。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孩子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要求,担心受到父母的责备,因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要缓解孩子的这种焦虑,家长自己必须作出调整,应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和适当的期望。

总之,家长要学会及时自我调适外,也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发现幼儿有焦虑情绪,应积极加以引导,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性焦虑恐惧情绪
怎样克服 期待性焦虑
怎样克服期待性焦虑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