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文:细解公关危机关键是选错了人

2001-09-06 19:14
英才 2001年8期
关键词:潘石屹商城开发商

对于第一商城我们并不是很了解,

掌握的情况也是从媒体上、朋友中得到的。最近第一商城交楼时遇到的业主反应,其实早在项目开发之初就埋下了祸根。

实际上苏老板遇到的是一个公关危机。任何一个在北京做地产的开发商都可能会遇到不能按时交楼的情况,这也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为什么第一商城就显得如此血惺惺,弄得如此乌烟瘴气呢?首先,作为一个在北京开发的商人来说,开发商没有弄清北京市场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没有弄清怎么回事,水深还是水浅的时候,就贸然地一脚踏了进来,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如果不了解北京,不了解北京人,不了解北京文化就贸然踏进来是非常危险的。无论苏信曾还是邓智仁一直将潘石屹作为对立面,但他们无法与潘石屹相比,因为潘石屹是土生土长的,正因为他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于房地产又是亲自操作,所以他做得游刃有余。苏和邓恰恰缺乏这种对北京文化的认同,实际上他们的文化背景都是外来的。

其次,从中国第一商城这个名称来说,也让北京人接受起来有点勉强,这种美国式的狂妄与自大是北京文化所排斥的。名字口气大不要紧,如果把产品做的很实在也未必不能接受,但实际上产品做的也不尽如人意。

但这一切并不是致命的错误,谁能保证卖得好的楼盘都完美无缺呢?关键是开发商选错了人,当时邓智仁做第一商城的销售顾问时就有一种说法,第一商城会比玫瑰园还惨。因为邓智仁并不了解北京,直到今天他仍然不了解北京,开发商当初之所以请邓智仁做营销总监,也许是想出奇招。包括从SOHO现代城挖人事件和与之广告针锋相对的广告语,都是想以奇制胜。所以说从头分析开发商用错了人,尤其缺乏管理环节中操作层面的人。

第一商城事件的爆发预示了两点,可以说是具有很典型的普通意义,一是,轻视了消费者的反抗心理,无论开发商在漫长的开发过程中做了什么样的工作,所有的矛盾、误差都会累积到交楼时刻。北京买房人的心态不是很成熟,期望值都比较高,如果实际反差太大,就会造成消费者心理上的逆反,这个时候产品问题就转变成了心理问题。刚开始对个别业主的不满处理还容易,也谈不上公关危机。二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会发展成为公关危机,消费者逐渐结成联盟,团结起来发动社会力量和媒体,或采取一些过激行为,此时也并不是不可挽救,如果这时正式引入公关危机的概念,还可能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然而从公司领导层都采取躲避的态度,没有人能站出来周旋这件事,使得矛头一下指向苏老板本人,让其面对所有客户而没有退路,至此在公关危机中他失去了最后一个机会而一败涂地。

(仲文现为北京电视台《京城广厦》制片人。)

猜你喜欢
潘石屹商城开发商
开发商瞄上了长租公寓
商城
潘石屹,五十岁后,他决定跑步
开发商的户型图您真的看懂了吗?
51,商城
那些年,行贿的开发商们
还拆吗
我和潘石屹闯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