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

2001-08-02 13:44
中国西藏 2001年4期
关键词:邮政藏族西藏

论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基础

拉巴平措在《中国藏学》2001年第二期上发表文章纪念《十七条协议》签订50周年。文章认为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人民从此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地方的历史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和西藏和平解放绝非偶然的历史事件。文章从5个方面论述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必然性。第一,藏族与中华民族的内在关系。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国是包括藏族在内的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西藏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通过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遗传学、民间文学、宗教学等学科众多科学研究证实,西藏自古就与祖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汉族和现代藏族出于共同的远祖。公元7世纪初,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唐王朝建立,此时的吐蕃作为民族共同体业已形成。各民族许多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古代藏族的自身发展。唐蕃之间"商议社穰如一"的藏汉文合璧的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此后,历经五代十国时期、宋辽夏金时期,藏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愈发活跃,与各兄弟民族的关系更加紧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命运,将藏族和各兄弟民族紧紧地联结到了一起。13世纪中叶,如同水到渠成,西藏正式纳入元朝中央政府管辖。自那时以后,历各朝各代,在政治隶属关系的有力保障之下,在经济和文化上互为余补的利益机制驱动下,西藏民族与祖国内地各族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亲如兄弟的情谊愈益深厚,领域之广,形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大大超过以往。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共生互补的经济文化联系和终于趋同的政治利益为纽带,通过悠久的频繁交往,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亲密的文化、血统关系和深厚情谊,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中国各个民族都已具有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已经结合成为相互依存和同一家而不能分割的整体。第二,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历史关系。藏族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过程,因藏族与中国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关系的逐渐密切,呈现为一种渐进推移过程,经历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动态进程。纵观西藏地方与元、明、清、民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有两个贯穿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非常明显:其一是藏族人士正式进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集团,作为各个朝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与兄弟民族共同国家事务;其二是藏族地区的政教首领〈包括藏传佛教高僧)自觉倾心内向,积极主动地参加国家的军政、宗教事务管理。第三,藏族人民的反帝爱国的优良传统。为维护祖国的统一,西藏爱国僧俗人民同帝国主义侵略者,同外国侵略势力豢养的少数亲帝卖国分子之间,展开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帝国主义肢解中国,攫取西藏的阴谋终究没有得逞,西藏爱国反帝进步力量功不可没。第四,西藏人民呼唤社会制度的变革。第五,西藏和平解放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结果,西藏社会发展进步,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清末西藏邮政开办始末

刘武坤发表在《西藏研究》2000年最后一期上的文章介绍了大清邮政在西藏的开办。文章说中国海关在西藏开办邮政,是在英国第二次侵略西藏之后。清政府为了维护在西藏的主权,拒绝承认非法的"拉萨条约",派全权代表唐绍仪、张荫棠等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同英印政府进行谈判,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和中英《修订藏印通商章程》。张荫棠于签约翌日(即1908年4月21日)致电外务部:"藏约既定,所有邮政照约俟中国自设,英局允撤去,请预筹饬办。"经过商讨和近半年的筹备,1910年6月16日驻藏办事大臣联豫出示晓谕,宣称西藏邮政开办,"大清邮政总局"黑底白字木牌在拉萨挂出,拉萨邮界(西藏)正式成立通邮。亚东关成为西藏经印度邮路的邮件集散点,亚东邮局挂牌对外营业,并于每日下午四点钟 封包向拉萨发送邮袋。随后江孜邮局、后藏的西格孜(日喀则)邮局、帕里邮局开通。至此,拉萨邮界的邮政网络初步形成。

西藏地广人稀,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总局与各分局相距遥远,邮递相当困难,如专设邮政驿站,雇用邮差,按路分班寄递邮件,需要巨额资金。清政府在西藏建有系统的塘汛(驿站),以传递奏折、公文。此时,清政府正在拟议撤去由陆军部管辖的驿站并扩充邮政、由邮传部专司交通行政事宜及驿站递送等事,因此驻藏办事大臣联豫决定,拉萨邮界的邮袋暂由藏内的塘站代为接力传递,邮政无需另设驿站和雇用邮差。邮件系用马差带寄,此项马差邮班与塘兵(即驿差)相辅而行。西藏通邮后,驻藏汉官的公文传递均免费在拉萨邮界递送,而且规定此种公文邮局以挂号邮件处理。从西藏发往京城及沿海各城镇邮件,先送到亚东邮局,再转春丕(下司马)的英国邮局另费续寄,经印度加尔各答循海路达香港和上海转递。

至辛亥革命之前,西藏邮界共建邮局7处,邮件均能按时寄递;另设汇兑乙局一个,开始办理汇兑业务。1910年全区收、发、转邮件共有23640件,1911年(不足一年)则达36590件,包裹900件,其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说明邮政在西藏是深受欢迎的,清政府在西藏开办邮政是积极而有效的。

拉萨邮界先期贴用的邮票,就是内地发行的印有"大清国邮政"的伦敦版无水印蟠龙普通邮票,后来贴用的是蟠龙加盖邮票。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西藏发生动乱。拉萨邮政总局及藏内各邮局、站恐慌异常,邮务人员中汉人纷纷脱离险地自保其生,西藏邮界即停止了邮递。"大清邮政"在西藏通邮不到两年。

西藏说唱艺术品种及其艺术特色

索朗次仁发表在《西藏研究》2000年第二期上的文章,研究了西藏的说唱艺术。文章说,藏族人民在还没有自己文字的远古时代,就开始以口头说唱的形式,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抒发思想感情,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表现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藏族地区主要有以下一些民族说唱艺术品种:1、岭仲,即格萨尔说唱。通过古代岭和霍尔等国的战争,真实地反映了吐蕃王朝崩溃后三四百年间西藏的割据混战局面和当时老百姓水深水热的生活境地。语言上堪称一座藏语语汇的宝库。通篇尽是夹叙夹唱,大量的唱段用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鲁"体民歌形式,并集中了大量的藏族谚语和生动的比喻。2、仲和仲鲁,包括主要以口头流传为主的民间故事,直接来自佛经的书面故事,格言注释收录的故事,有关西藏政教历史的故事,人物传记以及涉及西藏风物的历史掌故等等。3、古尔鲁,道歌说唱,敦煌文献中就有布德贡杰时期的古尔鲁,证明当时在藏族社会中流行有"古尔鲁"这种说唱艺术。后来佛教传入西藏后,佛教徒们利用"古尔鲁"来宣传佛教教义,致使民间的这一说唱艺术染上了宗教色彩,特别是自从噶举派的喇嘛玛尔巴、米拉日巴等以来,在噶举派的师徒中古尔鲁广为流传。4、堆巴和谐巴,即"赞词祝颂",我们在《巴协》一书中就能看到藏王赤德松赞(815~857年)在桑耶寺建成后开光大典上所作的一段热情洋溢的赞歌。"谐巴"在民间也十分流行。谐巴说唱分单口和群口,除了有一些固定的唱段之外,说唱者一般都能即兴创作。而堆巴也是那个时期形成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祝颂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其所涉及生活面也是极广泛的。堆巴通常是以朗诵说唱形式,用优美流畅的韵文祝其未来兴旺发达、前景美好。5、"百",是古代藏族士兵征战和壮威歌。6、喇嘛玛尼,是在宗教仪式的酬鬼娱神等各类不同的民间艺术土壤中形成的,有自己说唱书目和独特的表演程式。喇嘛玛尼产生于藏戏出现以前,其发展与宗教关系密切,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反映出来的宗教色彩也十分浓厚。7、折嘎,是指在每逢新年佳节和喜庆盛会之际上门祝福唱赞颂词的民间艺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一般都手持五色棍,肩背假面具,怀揣大木碗到全藏各地进行乞讨性的表演。8、扎年弹唱,扎年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弹拨乐器。扎年有八弦琴、十六弦琴、二十弦琴、六弦琴等种类,其中以六弦琴最为普遍,最为著称,地区之间演唱内容基本相同,但在弹奏风格上各有区别。9、夏,从藏语字面可理解为"对唱歌谣",是在新年、婚礼、搬新房庆典和望果节时,至少有两人相向对吟对诵或对唱对歌的一种说唱艺术。10、藏语相声,与西藏历史悠久的说笑话和喜剧丑角表演的传统相融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兴曲艺品种。此外文章对这些民间说唱的艺术形式和特点进行了研究。

西部开发与西藏开放

王代远《西藏研究》2000年第四期上的文章论述了在国家提出并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西藏必须在资源配置市场化条件下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层次、范围和力度。

一、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必要性。区域经济学认为,一定区域承载的经济元素量是有限的,仅仅依赖本区域的市场、资金、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虽然可能取得一定的增长,但其增长势头难以持久,一定区域的发展是建立在诸多经济元素量的组合上的。无论从理论证明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经验的角度,都表明不管有没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西藏都必须推行开放才能使西藏经济获得较好的发展。事实上,西藏在促进对内对外开放问题上所做的工作还只是初步的,远未形成以开放促开发的发展局面,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收效并不明显。这表明西藏在促进开放工作中还有较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好:1、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在西藏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2、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很强烈。3、盲目排外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现象也还明显地存在着。4、关于制定和实施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的工作还不完善和细致。5、有些地方和管理部门出于小团体的利益,违反规定强行摊派和抬高税费的情况还比较严重。

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途径与措施。文章认为可以从两个途径来着手进行:一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即针对多年来扩大开放工作中存在的诸多较大问题,在系统化的工作进程中进行调整和纠正;二是适应西部大开发形势要求进行创新的途径,即根据西部大开发"市场经济运作机制配置资源"的基本特征,全方位扩大西藏对内对外扩大开放的层次 、范围和力度。西藏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层次、范围和力度的具体形式,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1、突破局部开放,在开放规模上要从部分生产要素开放,扩大到各种生产要素开放,提高 市场的开放度。2、以转换体制和改善服务为重点推进开放。3、在产业布局上,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向更大的范围拓展。4、在资源配置逐步市场化条件下,要把西藏的各种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必须实施开放的沿边推进战略。5、扩大西藏开放,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积极推进企业,尤其是区内骨干国有企业的对内对外开放,把行业骨干企业作为技术、设备、资金的引进主体,并逐步建立和完善资金技术引进、消化、创新与产品输出机制。

三、政府应发挥积极适当的行为作用。首先,以实现要素优化配置为目标实施一系列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强化要素的输入和约束要素的输出。其次,重视政府自身经济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变革。

猜你喜欢
邮政藏族西藏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USPS美国邮政
USPS 美国邮政署
天上的西藏
《演变》《藏族少女》
神奇瑰丽的西藏
邮政进化史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一位藏族老阿妈和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