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在一位老朋友的引见下我认识并采访了自治区林业局阿布局长,与他一席谈真是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明白了林业局不光管植树保树伐树,他们管的挺宽,事情蛮多,任务还挺重呢。
那时正是要求退耕还林之时,我问局长,西藏打算还多少林?从哪儿着手?
阿布拉笑着说,西藏退耕还林任务不重,更重要的任务是造林护林。去年我们做了个十年计划,其中之一就是长江上游芒康、贡觉、江达三县的"天保工程",中心内容就是要下大气力保护天然林资源,计划投资5亿多。其中有森林管护、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及保障体系建设等工程;
另外初步概算13个亿是用于拉萨及周边地区的造林工程。对此国家很重视,自治区人民政府拨出专款15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第三个就是将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界更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不仅仅是地名之差,而是使保护区范围扩大了多少倍;羌塘自然保护区原是自治区级保护区,现已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如今这两个项目都已经批下来了,下一步就要按照规划及申报的建设项目动起来了,估计一期工程需要3-5年时间才能完成。这使自治区以上自然保护区数量达13个,保护区面积达38.5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1%。
提起天然林资源保护,阿布局长说,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省,有林县30个,森林面积717万公顷(实际控制线内439.8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为9.86%。规划中我们划出天然林资源的80%为天然生态公益林区,今后10年间,全区天然林区除长江上游的"天保"三县外,还要对200多万公顷原始林和500万公顷灌木林按公益林保护,并且有计划地调减商品材采伐指标,1998年是22万立方,2001年要减到14万立方,做到今后只采伐区内自用材,锯材和原木严禁外销,做好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说到林下资源,其实非常丰富,这么多年我们对此认识不够,其实林中的养殖(家禽、家畜)、采摘(草药、菌类)、种植(树、药、经济林木)业,非常有潜力,大自然赋予人类以资源,就看我们如何利用了。
我们森工职工经体制改革后,部分人继续采伐区内商品材,部分人转为森林保护工作并进行多种经营,其中就包括林下资源这块。
今后一段时间对125万公顷天然林封山育林,对100万公顷天然林进行人工管护;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80万公顷,通过林业工人间伐、松土等林中作业,使之成为自生(种子发芽)林;抚育中幼林37万公顷,人工迹地(火烧、采伐)更新(种树)8万公顷;对区内32个宜林县的500万公顷天然灌木林的1/5进行抚育间伐(枝叶),可解决群众柴薪问题,其余4000万公顷进行"封山育林禁伐"等管护措施。
说到植树造林,阿布拉滔滔不绝,好像那些数字都刻在他脑子里似的。据调查全自治区宜林"三荒"地有1300万公顷,植树造林大有用武之地。这几十年来,以工程造林为重点,"春、雨、秋"三季种树,近年造林面积平均约300公顷,成活率达到80%以上,保存率提高到70%以上。"九五"期间,全自治区共完成人工成片造林750公顷左右,封山育林2249公顷,人工迹地更新450余公顷,四旁及义务植树3千万株,种植经济林木约160万株;现有苗圃约670公顷,准备将部分发展为引种和试验场所,后在重点森林区建立了森林苗圃,计划年出圃株数520万以上。今后还要扩建苗圃,并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山南、林芝、昌都、日喀则等地,提高出苗率,实现良种化。
植树造林山南一直领先,几十年来,他们组织机关干部在雅鲁藏布江边上义务劳动,植树几千公顷,使江边形成一道绿色屏障,景象非常壮观的;日喀则的平措书记做法也很特别,把县级干部召集来,请到大卡车上,边走边安排任务,分地界抓落实,近两年绿地覆盖率提高较快。
对了,今年雨季我们还打算进行飞播造林试验,本着因地制宜,多林种、多树种,灌木、草本、乔木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在一江两河流域和昌都地区的宜林河谷地带及风沙侵蚀区,面积约为1400公顷,最高海拔为3800米左右,无论成功率大小,都会为今后大面积飞播作业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
当谈到土地沙化,防沙治沙问题时,局长先生非常认真地说: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使西藏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完成了全区沙漠化普查、监测及其防治规划等大量的基础工作,同时采用工程和生物等措施,通过植树种草、封沙育林育草,共治理沙化土地两万多公顷,以"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为重点,选择日喀则的江当、曲水的茶巴朗、札囊的朗赛岭和阿里狮泉河为4个治沙示范点,共投资9千多万元,成片造林5万多公顷。采用草方格、植树种草、封沙育林育草,如营造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直播和栽种沙生植物以及开发水资源等措施,进行抗旱造林,获得了很大成功,并摸索出一套高原防沙治沙经验。到2010年计划累计治理约27万公顷,投资5.1亿元。另一个专项就是对雅鲁藏布江中游仍然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建设河谷防风固沙林体系,加快治沙,控制沙化扩展势头,最终达到初步治理。这部分建设任务为35.2万公顷,包括植被保护、人工造林、封沙育林育草等,计划投资5.77亿元。你瞧,说着种树又落到治沙上来了。
我们这块工作还包括野生动物保护呢。
野生动物保护任重道远 西藏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密集的省区之一,其中藏羚羊、野牦牛、藏雪鸡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滇金丝猴被认为与大熊猫同样珍贵,扭角羚是国际上公认的稀有动物之一,黑颈鹤被列为国际上急需拯救的濒危物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目前全区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就有125种之多,占全国重点动物保护各类的36%,还不包括珍稀植物呢。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我们的保护工程之一,就是每年要拿出300万元用于保护藏羚羊。该项目始于1998年,当时我们一次性投入200多万元启动,涉及羌塘7个县保护区内的三个核心区。这核心区是绝对无人区,如果有就必须迁出,其外围是缓冲区,再是建设区。
我们给保护区的有关人员配备了现代的设备和交通工具,如无线电对讲机、单编带等;通讯联络网为:区林业局-地区(那曲、阿里)-县(7个)-核心区(3个),上下直通,有情况就容易联系多了。
过去曾有过武装偷猎者,据报道1999年,捉到了10个外地来的偷猎者,他们7天杀了400多藏羚,为首的两人分别被判17年、19年,这在群众中震动相当大,从此保护野生动物越来越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安多县吉日乡干部群众自觉扭送一偷猎者,他捕杀了50只藏羚羊,这人得判8年徒刑。由于我们加大了森林公安执法力度:加强管理,加强巡逻,加强了打击力度,去年被捕杀的藏羚羊明显减少,而且多为当地群众所为,为国家减少了经济损失。
我们最近有个新做法,我给你说说。羌塘保护区内有14个乡,我们出装备并且与乡政府签合同,请他们组织群众参与保护野生动物行动,采取层层承包制,这样依靠散布在草原各处的当地群众,使牧民积极主动配合政府行动。对牧民来说,让他们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并成为其自觉的行动,远比政府行政命令强多了。
牧民动员起来就好办了,阿里改则县嘎木乡老支书普思,配合林业公安为保护藏羚羊,收缴牧民手中的捕获野生动物套具绳子、铁器等猎具200多件;在吉日乡、嘎措乡、嘎尔乡、荣玛乡试行保护承包,目前效果好,有利于开发;双湖特别区实行区-乡-村-户层层签订野生动物保护责任合同书,并写进了乡规民约,效果也不错……
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人类破坏是世界性的,在中印边界墨脱段,由于境外森林破坏严重,近年在墨脱县"定居"的孟加拉虎已有五六只了,巡山的两三只。今年已拨专款采取保护措施以留住老虎。
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内容之一就是人,我们计划把生活在保护区核心区内的群众全部迁出,另外把生活在生存条件极差的所谓不养人之地的人群移到生存环境较好的地区,计划500户2500余人。
世界性环保有两大块--陆地和海洋,西藏属于陆地保护区,包括植被性保护和湿地保护,我们准备建立部分有代表性的小规模、小面积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工作。
此外,近年来我们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加快依法治林的步伐,使西藏生态保护和森林工业有法可依,逐步走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