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华
由于医生总是与身体不舒服、用压舌板检查口腔、打针、输液等不愉快的事儿联系在一起,所以有过几次生病经验的孩子会怕到医院、怕见白大褂的人。父母头疼的是每次到医院,总是要花不少力气安抚躁动不安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对医生和医院减少些恐惧呢?
平时不要用医生吓唬孩子。有些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常说:“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到医生那里去,让他给你打一针。”这其实是在培养孩子对医生的恐惧,让孩子把医生和某种惩罚联系在一起。
提前做解释和说明。在带两三岁以上的孩子去医院之前,可以先给孩子说明要去医院看病,可能会有些什么检查,并特别说明他(她)的配合对治好病很重要。孩子有了心理准备,配合度一般较高。如果孩子怕打预防针,每次打预防针、免疫接种前向孩子解释是打什么针、目的是什么;可以把发明疫苗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这种了解能帮助孩子克服对打针的恐惧。有时孩子心爱的玩具对孩子的情绪能起到调节作用,可以在准备到医院去时让孩子自己挑选一两种心爱玩具陪伴他。在医院时不时让孩子照顾一下玩具娃娃,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放松其情绪。
“我来当医生”。孩子最能接受的理解形式就是玩。通过扮演医生的游戏,能较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对医生的恐惧心理。游戏准备的道具包括:白帽子(可用大的白手绢叠出来,或把白色太阳帽剪去长帽沿)、白大褂(大人的一件白色旧衣服)、听诊器(在医药商店有卖,买回后既可以给孩子做玩具,也可以做为家庭医疗器械,或购买玩具性质的卡通听筒)、一次性注射器(如孩子较小,为安全起见要拔掉针头)、几只干净的小瓶子、大瓶子、皮尺、健康体重秤等。
游戏的内容包括孩子们轮流扮演医生和病人角色,看病内容包括称体重、量身长、听心跳、打针、吃药,也可以让孩子给他(她)的玩具病人看病,看完病后让孩子评价小病人的表现。如孩子邀请父母参与游戏,父母可以扮演一个不合作的病人,又哭又闹,看“小医生”如何处置。经过这样的游戏,孩子都对看病的接受程度会高一些,并对医生采取较为合作的态度。
对孩子在治疗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表示同感。孩子在打针、输液或其它治疗时,常会叫:“好痛呀!好痛呀!”很多父母会慌忙安慰:“不痛不痛!”孩子觉得父母一点儿都不理解他,会哭得更厉害了。父母不妨对孩子的感受表示同感,用沉着冷静的语调告诉孩子:“对,这是有点痛,医生每次给我打针,我也会觉得痛。你觉得很痛吗?”孩子可能会说:“很痛”。父母可以让孩子比较:“你觉得比上一次输液扎针还痛吗?”在对话过程中,孩子会渐渐平静下来,而且孩子会觉得父母理解他正在经历的痛苦,这会让他心里感到好受多了。一味要求孩子勇敢并不现实,甚至可以跟孩子说:“如果你觉得哭一下就没有那么痛了,你就哭吧!”这么一说孩子反而会有节制的。
有些孩子不光是对治疗过程中的痛非常敏感、害怕,在日常生活中,对小伤小痛也会叫痛、在意,如果不是娇气,就要注意观察是否还有其他方面和同龄孩子不一样,必要的时候可进行心理或医学筛查,看是否有可能是由感觉统合失调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