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石 破
在中国所有省份中,我怀有最深感情的是河南。河南,是我的家乡。无论关于河南人有多少"段子"--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董存瑞炸碉堡"和"造假导弹",我的乡情依然不改。
促使我们去做一组关于河南文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书在知识界的流行,使我们感到,河南这个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具有透视传统文化和中国底层社会的标本意义;其二,近一年来河南发生的许多新闻,引起了全国性的震撼。从焦作到洛阳大火,从"郑百文"风波到"毒大米"事件,河南的新闻,成为中国的新闻。因此,聚焦中原,从某个角度说,也是在透视中国,透视传统和文化。许多现象发生在河南,但并非河南所独有。
河南,是古老中原文明的象征,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包袱很重,在相当一段时间又深受计划经济和"极左"思想的影响。河南要走上现代文明之路,比起不少沿海地区要花更大的力气。我们谨此祝愿:河南能够在市场经济之路上走得更稳,更好,更快。(秦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