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郁伟
接到《棋艺》的约稿,这期准备做的人物是广东新星陈丽淳,正合我意,不仅因为她是去年全国个人赛产生的惟一一名女子国家大师,而且还因为她是全国最年轻的象棋大师,时年14岁。刚巧前不久我写过一个关于她的人物简介,有点基础,便爽快地接受了任务。
对小丽淳的注意记得是从蚌埠大战第六轮开始的,她连续顶和了王琳娜和郭莉萍两位特级大师,又接着战胜了实力强劲的火车头大师刚秋英,引起众人的关注。最后一战对她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这是一场对决战,谁赢谁进前三名,老教练蔡福如不时地转来转去,远远地观看着这盘棋的进程。
陈丽淳这之前是三胜七和,此役对她来说非同寻常,但她偏偏遇上了张国凤,为何老教练如此看重这盘棋?对广东队这个“金牌大户”来说,这盘棋即使赢了,进了前三,也无足轻重。但细心的人们早就发现吕少帅每轮下完,也一定要到“小不点”阵前多看几眼,原来是他们都心照不宣,都在陈丽淳身上寄托着未来的希望。
广东迈特兴华队,人称“梦之队”,在本世纪的弈林争霸中笑傲群雄,战绩彪炳,他们不但将全国团体赛和体育大会两块沉甸甸、金灿灿的奖牌当仁不让地据为己有,同时“岭南双妖”吕钦、许银川剑气黯江湖,把今年所有的杯赛头衔瓜分净尽,更重要的是他们之后又有庄玉庭、宗永生,再之后陈富杰、李鸿嘉、黄海林,还有朱琮思……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惟独这“一个屋檐下”的女队的战绩,与男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早年有“羊城双凤”(黄子君、黄玉莹)双剑合璧,但遗憾的是他们相继出国定居,队里产生了难以愈合的“断层”,培养一个棋手谈何容易,没有十年八年怎能造成栋梁之材?
面对“红颜第一杀手”,小丽淳全无惧色,她执先布出中炮过河车阵势,张应以屏风马平炮兑车,从记录上看,红方第四回合即挥车过河(七兵未挺),这是被否定的着法,竟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使用,想必是意在布疑阵出奇兵,攻其不备,然而实战的结果,红方却并未实现“否定之否定”,中盘鏖兵被黑反夺先手,终因缺相少兵而陷入苦战,历经两小时四十九分52回合的缠斗,终于不敌,陈丽淳最终排位全国第十名。
失败是痛苦的,尤其是关键战的失败,然而失败对小丽淳这样年龄的棋手而言,实在是不可缺少的良药。
陈丽淳,1986年出生在广东汕头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在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所就读的汕头新乡小学将象棋列入了“第二课堂”,她由此开始认识车马炮,也有幸师从章汉强老师。这章老师可不简单,大名鼎鼎的许银川就曾在他门下学艺,许妙玲、郑楚芳、李鸿嘉、朱琮思等优秀棋手都是经他培养,输送到省队去的。章老师很注重实战,经常带他们到潮州、揭阳等地找高手对弈,这期间使她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12岁时她获得全国少年赛12岁组冠军,同年获取广东省少年冠军,遂被“金牌教练”蔡福如招进广东队。
小丽淳12岁离开父母,从汕头来到广州,父亲是下岗职工,家中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从这样清贫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都很懂事。记得是她在汕头刚学棋时,一次老师要带他们去文化宫下棋,她听后非常高兴,因为文化宫在公园里,她心想公园里有许多游乐园,一定很好玩,谁知进公园后这些场所都要门票,她便打消了玩的念头。来到广州后就很难回家了,只有妈妈出差来看看她,平时除了下棋,就是看书,凡有益的书籍她都看,小丽淳说,下棋和读书她都很喜欢,很投入,也喜欢打羽毛球。
幼苗破土适逢阳光雨露,人才济济的广东队为这棵幼苗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一方沃土。棋国元戎杨官退休后每周都要去棋队一两次,陪小棋手下棋,小丽淳曾屈指算过,进队两年来,杨老师跟她下过近20盘棋,真是受益匪浅,教练蔡福如也常陪小丽淳真刀真枪地下快棋,并复盘拆棋。而今吕帅执教,遇到疑难棋局随时都可以询问。
在这优越的环境中,小丽淳学艺十分刻苦,蔡老师曾称赞她学棋专一肯下工夫,因而进步很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89年她获得全国少年赛14岁组第二,次年跃居第一名。在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上,与文静并肩作战,从1997年迄今在整整相隔三年之后,让粤军女队重新回到全国六强之内。
当这篇小文就要搁笔之时,从广州传来消息,为备战今年的全国团体赛,女队由文静、郑楚芳、欧阳婵娟、陈丽淳四人选拔,取前两名代表广东出战,结果陈丽淳积分第一入选。“小荷才露尖尖角”,她披着彩霞,迎着朝阳,开始了梦幻般的理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