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兰
对于孩子的培养,有3Q是非常重要的:IQ、EQ和AQ,我们分别称为智商、情商和逆境商。IQ主要是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EQ则指一个人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而AQ则指一个人承受挫折和战胜逆境的能力。在IQ、EQ相差不多时,AQ便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AQ高的人,能迎难而上,充分发挥潜能,到达人生的顶峰;而AQ低的人,在困难中能力下降,不知所措,甚至心理崩溃。
许多家长对孩子IQ的培养非常关注,但对孩子AQ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他们出于对孩子盲目的爱,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让孩子受挫折。他们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非常舒适,从来不让孩子单独面对困难。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挫折承受能力。另外,那些乖巧、逗人喜爱的孩子,平时听多了表扬和赞赏,当面对挫折时,也往往表现得非常脆弱。这些低AQ的孩子,长大后也将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人。一位哲人说过:“一个周边高矮不齐的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AQ成为许多孩子最短的一块板,他们输在这块最短的板上。
因此,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或“逆境教育”,让孩子在认知上,正确理解挫折,懂得挫折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充分体验挫折,消除对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为上,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形成正确的反应方式。通过系统培养和训练,使幼儿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人。其中,让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是最终的目的。
那么,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实施挫折教育呢?
从途径上来说,可以利用孩子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进行教育。如孩子摔倒了,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告诉孩子没有关系,而不要马上去拉扶和安慰。孩子考试没有考好,要孩子自己寻找原因。另外,也可以主动创设一些挫折意境,如远足、劳动、严厉批评、提出难题让孩子解决等,让孩子在困难中经受磨练,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如日本有的幼儿园一年四季让幼儿进行赤身裸体锻炼,让孩子赤脚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劳其筋骨,炼其意志;日本有关方面还建立森林之家、自然教室,实行“山村留学制度”等,定期让孩子们到艰苦的地方生活;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从方法上来说,家长们可以采取下面一些做法:
故事法:选取或自编一些挫折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和幼儿进行讨论。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还可以翻开孩子小时候的相册,给孩子讲他小时候战胜困难的故事。例如看到孩子学走路的照片,就讲他学走路时怎样摔倒的,又怎样勇敢地爬了起来;看到小孩登上山顶的照片,就讲他如何筋疲力尽,但还是坚持登上了山顶。因为是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孩子会很感兴趣。每一个故事都能让孩子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因此,父母平时可以多拍摄一些反映孩子成功和失败的照片。
游戏法:家长多开展和设计一些与挫折有关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训练。例如,可以和孩子玩“如果”的游戏,家长提出问题,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想到解决的办法。“如果出去关门后,发现未拿钥匙怎么办?”“妈妈生病昏倒在家里,你该怎么办?”“你和妈妈在大街上走散了,怎么办?”“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通过这种问答游戏,让孩子学会面对困境。又如,对2岁左右的幼儿,可以让他们玩“钻洞”的游戏。在家里可把大纸箱侧放在地上,让孩子从里面爬过去。当孩子爬的时候,家长可以在外面制造一些声音,或轻轻摇晃箱子,让孩子感到害怕。然后,再鼓励孩子勇敢地爬出来。
困境法:为孩子制造一些困境,让孩子犯错误,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看一位妈妈的做法。儿子小明要到山里参加夏令营,妈妈让他自己整理行李,在走之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够衣服,因为山里会比较冷。另外,她发现儿子没有带手电筒,这是夏令营经常要用的东西,但她并没有指出来。小明高高兴兴地走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妈妈问他:“玩得开心吗?”小明说:“我的衣服带少了,而且忘了带手电筒,这让我很不方便。”妈妈便开始对儿子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她问:“为什么衣服带少了?”“你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气候,再做决定,是吗?”“是的。”“那手电筒呢?”“老师告诉我们要带手电筒,可我忙来忙去就忘了。”“怎么才能不忘呢?”“我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再对照单子来收拾行李。”这是一个聪明的妈妈,她狠下心,先让孩子处于一定困境,再让孩子学会今后避免困境的方法,孩子在错误中得到了成长。
竞赛法:多和孩子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先让孩子体验失败,再和孩子分析原因,改变方法,最后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当孩子成功后,家长给予积极暗示,如对孩子说“失败并不可怕”,“你真行”。必要时可以给予孩子奖励。
角色扮演法:家长先选定某个故事,和孩子一起根据情节进行表演,让孩子扮演失败或遭到挫折的角色,家长扮演帮助者的角色。然后,进行角色互换,家长扮演失败者,孩子扮演帮助者。这样,孩子既能体验到挫折感,又能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例如,可以用这样的故事来演练:有一天,小白兔和小乌龟赛跑,因为小白兔中途睡了一觉,所以输给了小乌龟,大家都笑话小白兔。小白兔非常难过,呜呜地哭了。小山羊听到了,跑过来安慰小白兔说:“别伤心,事情已经过去了,哭也没有用。只要你吸取教训,好好努力,下次一定可以跑赢小乌龟的!”这是故事的主要情节,家长可以和小孩一起,把故事完善、扩充,然后表演。先让孩子扮演小白兔,家长扮演小山羊,然后再互换。
劣性刺激法:所谓劣性刺激是指令孩子感到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如劳累、饥饿、寒冷、惩罚等,适当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能让孩子体验到许多事情并非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在给予劣性刺激时,家长要“狠狠心”。例如,孩子不吃饭,不要追着他哄着喂,就饿他一次,告诉他过了吃饭时间就不能再吃东西了;孩子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带孩子出去玩,只要孩子还可以走,就让他自己走完全程,鼓励孩子坚持就是胜利。
上述方法远非“挫折教育”的全部方法,家长还可以不断创造,关键是要有“挫折教育”的意识,谨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图/孟石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