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一所有百年悠久历史的普通小学。学校目前共有19个教学班,1300名學生,60名教职员工。我校曾经是哈尔滨市的一所薄弱学校,但近年来,在市、区教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学校通过规范化建设,改造了校舍,改善了办学条件,改变了薄弱面貌。特别是1999年,市教委把网络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提出后,学校如鱼得水,在已有的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市教委的要求,狠抓校园网络建设,极大地发挥了原有的计算机资源优势,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及综合服务体系。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老师们都说:网络是学校管理的金钥匙,是一座无比丰富的知识宝库,是教师们钻研探索的研究院,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乐园。
把网络建在教师和学生的身边
建网就是建学校,这是1999年市教委主任石永明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让全校师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引发了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大家认识到,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面对时代赋予的挑战和风险、机遇和困难,校长王艳萍经过认真的思考,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以人为根本,以科技促腾飞,实现抚顺小学在新世纪的崛起。
认识提高了,目标确定了,但面对资金不足、技术力量不足的现状,怎么建网?学校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建设一套硬件设备技术领先、软件功能丰富实用的校园网络和采取网络环境建设与教师网络使用技术培训双轨并行的建网策略;同时,作出了暂停学校一切建设项目,将学校现有的使用资金全部投入到网络建设中的决定。
在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基础上,校领导班子在王艳萍校长的带领下开始多方筹措资金。在市教委的支持和道里区政府及区教委的全力投入下,建网的首期资金近百万元得以迅速落实。与此同时,学校还选派校内优秀教师赴北京高校进行网络管理技能专业培训,为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提供了人才支持。
我们在学校校园网络布局和建设过程中,对所有教学班、教师办公室、功能教室进行了全面规划和综合网络布线,每一处都放置了计算机和大屏幕电视机:并重点建设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中心。中心按照功能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分为能提供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备课的教师电子备课室:向全校播放多路视频广播的多媒体数字演播室;能集中反映学校教育教学面貌,向学生、家长、教师提供能登陆访问、沟通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教育信息站:提供师生教学使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为方便学生使用,每一层楼都设立被称做校园网吧的学生网络阅览室,等等。
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关系就好像高速公路与汽车之间的关系,有了路还需要有车。在网络软件平台方面,我们花大力气建设了一整套实用、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校园网管理系统,实现了教育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网、视频广播网、教学多向评估系统的四网合一。这样既体现了网络建设的超前性,又大大地节省了资金,用建一个校园网的钱,实现了建设四个网的功能,达到了建设四个网的效果。
1999年初,我校校园网开通了,现代化四网合一的网络平台在我校开始运转。至此,学校为师生运用网络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网络:学校科学化管理的助推器
近三年来,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的信息化功能优势,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管理手段和自动化管理方式,实现了校长办公系统化、科学化、公开化,更好地体现了公平性原则,完善了教育评估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2001年5月21日,二年级一班班主任张秋瑞老师到校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班级的计算机上网考勤。轻轻点击鼠标,计算机记录了张老师的到校时间——7:23,这个数据传到管理数据库中,数据库显示出按时到校。张老师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接着,张老师打开学校主页,网页上首先跳出的是今日要闻,在这一栏中显示出:“5月21日,是二年级教学评估日”,提醒她今天第二节课学校领导将对本年级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接下来还有学校运动会报名的截止日期5月22日、今天中午12:00在学校会议室将举行2名同志的入党评议会、放学后学校科研组成员在学校科研室交流阶段性实验报告等消息,短短几分钟,张老师就了解了学校一天的工作安排,明确了自己一天的工作任务。
上午第二节课,学校领导按计划对二年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察指导。年级组长迅速组织本年级老师,熟练地将班级内的教学评估系统终端打开,再组织好学生上课。同年级的各位老师在不同的班级里,统一从网络课件库中调用课件。学校领导只需坐在校长室的电脑前,就能看到各个教室内课堂教学的场景。老师的一顰一笑,师生的一问一答,整个课堂活动情况都尽收眼底。
下课了,老师们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后,又重新坐在电脑前,通过视频双向广播,与主抓教学的校长直接进行教学评估交流。
此时相继完成了对二年级教师教学评估任务的几位学校领导,正在对二年级教师备课、教学方法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研究,并形成一致意见,以网页的形式传送到学校信息网络。半小时后,全校教师就能看到校领导对这次二年级教学活动的评价,此时老师可以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从对一个年级教学的考察指导,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学术探讨,到最后对教学活动评价总结和推广发布,在1小时内就完成了。这种打破时空限制,领导与教师之间集中高效地进行网络教学研究和评价的管理方式,在以往是想都想不到的。这就是网络的魅力:让学校管理变得如此方便和高效。
网络也使学校教育的视野更加宽阔,使学校的管理方法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1999年学校网络建成运行不久,王校长通过校长电子信箱得到了家长的这样一个反馈信息:“我的孩子生活在大城市里,对现代的东西很感兴趣,而对自然界的事物了解得太少了,我很担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会进入一个误区?”王校长想,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能只是拥有这样的高素质:懂得高科技而五谷不分。她在网上对国外的一些学校进行查询后,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建立一个少先队饲养园,让孩子通过亲自喂养动物,直接感受生命的美好,同时也让孩子们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一个月后,校园饲养园建成了。校园内沸腾了,孩子们高兴极了。在饲养小动物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在解决火鸡喜欢吃什么、八哥怎样睡觉等问题时,认真上网去查资料,去实践。
这种科学的网络管理方法解放了老师的双手,解放了老师的头脑,使他们摆脱了大量机械、重复性劳动,从而有充裕的时间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
网络:让教师成为教改弄潮儿
当有的学校还没有建网、用网时,我校已经捷足先登,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老师们每天在学校的8小时里,处处接触到网络,教育教学中无法离开网络,网络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得心应手的现代化工具。
去年何国柱老师参加黑龙江省四结合实验教学大赛活动时上了鸣的天堂》一课。在准备过程中,他想学生没有亲眼看到过大榕树的样子,这对体会榕树的大、美和体会鸣的天堂一词的含义是很困难的。而《鸟的天堂》一课的资料很少,各种参考书上也都只有抽象的文字介绍。网上会不会有这方面的内容呢?在网上搜索一番后,何老师在广东信息港找到了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看到了大量的展现大榕树树冠非常巨大、景色迷人、风景秀丽的图片。他立刻把图片下载下来,编辑成展现大榕树整体和不同角度的枝、根、叶的优美课件。利用这些课件,何老师让北方的孩子也直观地领略了难以用语言描绘的南方美景。
二年级李鸿芳老师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需要向学生介绍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物产以及晾晒葡萄干用的荫房的样子。她登上新疆的网站,找到了葡萄沟的主页和荫房的图片,随后筛选出一组生动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并把它们编成教学课件。课堂上,李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课件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到吐鲁番除了课本上讲的有桃、梨、杏子等常见水果以外,还有哈密瓜、石榴、无花果、桑葚等数不胜数的各种水果、物产,让学生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说新疆是个好地方。通过荫房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形象具体地明白了荫房的样子。网络,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教师不懂得他们的心理,不从根本上去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不以平等地位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管把话说得多么动听,也无济于事。
三年级三班xx同学是一个心理偏激、狂躁型的孩子。由于小时候缺少良好的家教,他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不允许任何人批评他,见人就踢,见人就打。班主任曹金红老师通过上网查阅大量国内外信息资料,找到了解决这类孩子转化的金钥匙。从此每当遇到xx狂躁时,曹老师从不急躁,总是把他单独叫到一边,不管xx对她多么无礼,她始终微笑相对,等他发泄够了,再耐心地抚摸着他的头,给他讲道理。每当放学,曹老师和他手牵着手,边走边讲故事,送他回家;在取得一定收效后,趁热打铁,进一步进行思想沟通,并让他为同学们做一点事。渐渐地他有了爱心,知道帮助别人了,也知道努力学习了。
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上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更新了教学观念,让教师们有更便捷的途径积极参与到教改探索中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站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网络:让学生成为求知乐园的主人
网络,使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网上,学生可以和教师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在同一时空自主提取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网上我们可以一样的高!”这是我校学生崔文博在一堂公开教学课上对班主任王焰永老师说的一句话,孩子的脸上露出的那份自信与自豪,给听课老师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句话的由来是这样的,在实践作文你喜欢的东北特有动物的介绍过程中,崔文博同学通过网络查找到大量的动物资料和图片,在课堂上与王老师展开动物知识竞赛,对紫貂习性发表了不同意见。最后崔文博激动地跑到计算机旁找到了关于紫貂的网站,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满怀成功喜悦的他对着老师脱口而出:网上我们可以一样的高!
为了给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信息,不断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网络阅览室,并为学生上网查询准备了丰富的资料。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的网上查询,课后复习阅览都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培养了自主学习习惯和上网阅览的兴趣。
吕宝恒,是四年级的一名学生。他特别喜欢天文知识,是班上的“小天文家”。他家里关于天文学的书都堆成了小山,平时他经常和大家一起讨论天文知识,就是不愿上网。有一次班长问他:你知道天上最亮的一颗星星——‘天狼星的外表是什么样子吗?他愣住了,心里想:书上只有它的文字介绍却没有图呀。一着急他就红着脸说:天狼星离我们太远了,现在我们还不可能知道它的样子。班长一边笑一边拉着他来到网络阅览室,在电脑里找到搜索网站,在上面打上了几个字:天文,天狼星,一按回车键,几秒钟后,一个集中介绍天狼星的网站,豁然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了。面对屏幕上显示的天狼星全貌的图像,吕宝恒同学的脸更红了。第二天,同学们发现,在学校的网络阅览室里又多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吕宝恒。
学校创设的网络环境也为学生自主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展现自我提供了机会。在网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品质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能力,学会了学习。
杨思涵,五年级四班的班长。在她的组织下,班级的工作开展得很好,尤其是班会活动开展得很有新意,很有特色。比如在哈尔滨之夏音乐节期间,她把班会开在了网上。她先组织同学上网找到大量的关于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的历史、发展、特色等一系列的资料,把它们做成网页放到互联网上。开班会时大家一起来展示和讨论,并且邀请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上网参加。大家通过网络寻呼机以聊天的形式对哈尔滨之夏音乐节进行研讨,上网参加研讨会的外地同学,虽然没有来到哈尔滨,没有亲历音乐会,但是也感受到了音乐会的盛况。
网络还打破了学校时空界限,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和需求。
五年级四班一些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上数学课时,如果觉得学习内容都弄懂了,老师允许他们可随时去校园网吧上网,进行超前学习,提高数学水平。
二年级二班的薛瑞同学在语文课上学习《小璧虎借尾巴》一课时,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她就想:人有沒有再生的功能呢?老师立刻允许她离开课堂,到网络阅览室自己从网上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查找,她了解到人的头发、指甲等也有再生的功能。随后她回到教室把答案告诉了同学。
四年级二班的武双同学,身体很弱,经常因为生病不能来学校上课。自从学校建了网,武双同学便随时可以跟老师联系,同时也可以在网上得到老师的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我们也对学生进行“网德教育”,让学生在这个高度共享的空间里自觉拒绝访问不良网站。学校还建立了完整的防火墙系统,保证网络发挥其正常功效。
几年来,通过校园网的建设和使用,我们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的60名教师,1300名学生,全都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上网查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所有的教师和40%的学生在互联网上拥有个人主页,所有的教师和60%的学生能够使用Authorware、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软件和演示文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等各项工作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于落实哈尔滨市教委教育发展工程,继续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为学校今后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