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和
据美国的天体物理学杂志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四位科学家,杰奥弗雷·马希,保尔·巴特勒,凯利·阿普斯和斯蒂芬·沃格特,已在我们的太阳系外发现了六颗行星,这就使人类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行星总数达到了28颗(还有一说为33颗)。
天文学家斯蒂文·沃格特认为,他们发现的这几颗新行星所环绕的恒星在大小、年龄和亮度上与我们的太阳相似。距离我们地球从65光年到192光年不等的这六颗新行星的质量略小于木星或在体积上小几倍。
而且这几颗行星的构成成分也与木星相似,基本是含有氢、氦两种气体的巨大气体星球。这一点与迄今发现的太阳系外其他行星相同,这几个行星也是借助多普勒光谱仪发现的。这种仪器检测到了由于行星产生的引力引起的恒星运动中出现的“振颤”。这六颗行星的运行轨迹很不规则,有点像椭圆状的抛物线。其中一颗行星绕着顺序名为HD222582的恒星的轨道最不规则。即使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所见到的这种行星运行轨道,也属凤毛麟角。
但是,其他五颗行星在位于其恒星的所谓“可有生命带”处,也就是说,这一地区是恒星距其行星的最佳距离,使行星的温度不太冷也不太热,适合液态水的存在,有水也就有生命。以前被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大都在其恒星的“可有生命带”之外。而此次发现的这几颗行星除一颗外都处于非常合适的距离,白天表面温度约108华氏度,只相当于40℃,完全可以有生命存在。
发现这些行星的天文学家还认为,这几颗木星大小的行星,与我们太阳系中体积大小相似的行星一样,都有自己的许多卫星(像月亮),这些卫星便给行星提供了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最终导致生命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