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月
崔老伯年近古稀,体形较胖,除有习惯性便秘外,身体硬朗,不生杂病。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总觉得左胸部疼痛不适。起初医生按冠心病给他治疗,可发作时服用硝酸甘油却不能缓解。经进一步询问得知,每次发作时胸骨后方呈烧灼样疼痛,且与体位姿势有关,如饭后弯腰、卧床时加重,散步时减轻。根据这些特点,医生认为他患的不是冠心病,嘱他去做钡餐透视。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崔老伯患的是食管裂孔疝。
那么,什么是食管裂孔疝?怎样与冠病鉴别?怎样进行防治?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食管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谈起。
人的食管是一个中空的肌性管道,全长25厘米左右,其上端接咽,下端连胃。在胸腔与腹控之间有一层膜,医学上叫“横膈”,酷似一层楼板,将人的腔体一分为二:胸腔在上,腹腔在下。横膈上有一个裂孔,是为食管从胸腔进入腹腔而“专门设置”的,这就是“食管裂孔”。正常人的食管裂孔直径约为2.5厘米,平时食管与裂孔紧密相连,周围不留空隙。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老年之后,人的组织器官逐渐发生了退行性改变,食管裂孔周围的支持组织逐渐萎缩,致使食管裂孔的直径增大,膈食管膜和食管周围韧带也变得松弛,逐渐失去了固定食管下段及贲门的作用。当腹腔内压力增高时,胃、腹膜、大网膜、结肠等腹腔脏器就会通过扩大了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形成所谓“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其中以后天性最为多见。前者一般见于先天发育不良,坐下来横膈膜上的食管裂孔就比正常宽大而松弛。后者除了年龄因素以外,腹腔内压力增加,胸膜腔内压力不均衡也可成为发病原因。例如,体质肥胖、剧烈咳嗽、慢性便秘、多次妊娠、频繁呃逆呕吐、腹内巨大肿瘤等,均可促使食管下端和胃底疝入胸腔。此外,某些原因导致食管向上牵引,也可引起食管裂孔疝,例如患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时胃酸过多,浸蚀食管,造成食管疤痕收缩,以及癌肿浸润所致的食管缩短、胸椎后凸等。
食管裂孔疝是中老年人易患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但是,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有一些人虽然患病了,但是临床症状轻微甚至根本无症状,于是就不前往就医。有的人虽有临床症状,但由于酷似心绞痛,又常被误认为冠心病。本文开头提到的崔老伯就是这样。
近年来,由于医学界的重视及诊疗技术的提高,食管裂孔疝的确诊率逐渐提高。非冠心病所致的胸痛病人,约有半数为食管疾患所致。由于食管裂孔疝产生的胸痛与心绞痛最为相似,故两者常易混淆。下列几点可供鉴别:①胸痛不发生在剧烈活动时,而心绞痛常因活动引起;②胸骨后或剑突下出现烧灼样疼痛,吞咽食物可使疼痛加重,而心绞痛与吞咽食物无关;③常有反酸、嗳气、食物反流现象,而心绞痛无此现象;④平卧或取弯腰俯拾姿势时疼痛加重,直立或半卧时减轻,而心绞痛与体位无关;⑤常因进食过冷、过热或辛辣刺激性食物诱发疼痛,心绞痛与进食无关;⑥服用胃复安、吗丁啉可减轻疼痛,服硝酸甘油等抗心绞痛药无效,而心绞痛服硝酸甘油有效。
食管裂孔疝以内科治疗为主。口服乌拉坦啶、胃复安、吗丁啉等,可促进食管收缩,加快食管内酸性物质排空,减轻烧灼感。口服雷米替丁、甲氰咪呱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加速食管炎愈合。此外,晚餐与睡眠的间隔时间要适当延长,以便卧床时胃已排空,减少反流。经内科正规治疗无效,且伴有食管溃疡、巨大裂孔疝等严重并发症时,可考虑手术,对已扩大和松弛的食管裂孔进行“修补”和“加固”。
预防食管裂孔疝,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引起咳嗽、呕吐、便秘的原发疾病;消除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②饮食宜清淡,不酗酒、忌咖啡。③每餐不要吃得过饱,饭后不要马上平卧。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肥胖者注意减肥。
(编辑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