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建国
人的一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嗜好,也完全可以对形形色色的事情着迷,从来不对任何事情“上瘾”的人倒是相当少见的。有时对某些事情“着迷”、“上瘾”,甚至是一个人成就一件大事的心理基础。试想如果爱迪生不终日沉迷于他的科学实验,他就不可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一些球迷、戏迷对看球、看戏有着特殊的偏好,有人特别嗜好某种食品,有人爱好集邮等。但只要利大于弊,或这些行为对自己不产生明显的危害,或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或促进其创造才能发挥,或有益于身心健康,就属于正常的行为,或正常的“成瘾”。而如果对某一行为或物质的欲望达到了渴求的程度,其行为影响到正常的心理、生理或社会功能,给当事人带来痛苦,造成不良的后果,如吸毒、酗酒、吸烟、赌博、网络瘾等就属于病态的成瘾。
通常所指的成瘾行为,是指害处大于好处的那些成瘾行为。显然,有益的成瘾行为不须干预。
任何成瘾现象都有致瘾源。致瘾源是一种能使易成瘾者产生强烈的欣快感和满足感的物质或行为。鸦片、酒精、尼古丁等是物质致瘾源;刺激性小说、武打电影、电子游戏、网络、赌博等是精神致瘾源。
无论是何种成瘾成为,其最初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愉快的特殊体验。
成瘾行为表现为一种习惯。其形成包括:初尝甜头,将成瘾行为作为处理困境的手段,用成瘾行为维持正常生活等几个阶段。成瘾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有关。
成瘾会给成瘾者造成各种不良后果。有的人轻,有的人重。成瘾初期的危害往往不太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危害会越来越突出。成瘾行为之所以反复发生,就是成瘾者追求成瘾行为或药物所带来的特殊快感,或解除心理或生理上的痛苦及心理渴求。心理渴求是所有成瘾者的共同特征。
广义的瘾,包括瘾、癖、迷。“瘾”是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外界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如药瘾、酒瘾、烟瘾、网络瘾等;“癖”是对某事物特别爱好而难以舍弃,如纵火癖、偷窃癖、恋物癖、洁癖等;“迷”是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如足球迷、武侠迷、影迷等。三者追求致瘾源愿望的程度:瘾最为严重;癖居中;迷较轻。这是学术上的划分。现实中对“瘾”、“癖”、“迷”概念,并无严格界定,如赌博既称赌博瘾,又称赌博癖,也有人称为赌搏迷。
人类的成瘾问题源远流长。它的发生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影响人类心身健康的全球性灾难。成瘾患者的高速增长,将成为21世纪的一种危机。成瘾性问题包括药物依赖、物质依赖、酒瘾、烟瘾、电子游戏瘾、网络瘾等。目前世界精神病学界普遍认为这类成瘾性表现与脑病有关。
需要医学防治的成瘾,是指个体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从事某种活动或滥用某种药物。虽然这样做将给或已经给当事人带来各种不良后果,但他(她)仍然无法控制。成瘾的特征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驱使成瘾者使用该致瘾源,并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还有加大剂量或频率的趋势;对该致瘾源的效应产生精神依赖而且一般伴随身体依赖;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危害。成瘾有时被解释为一种预期自杀或预期死亡。很多成瘾者为了逃避现实困境,想象死亡之后所有的痛苦和不幸都不存在了,而实施自杀行为。
治疗应针对形成成瘾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综合治疗。致瘾源是发病的原因,成瘾人格(变态人格、孤独人格和依赖性人格)是发病的基础,社会因素是发病的条件。
戒瘾的基本原则是控制致瘾源、切断成瘾的条件、保护易成瘾人群、坚持对成瘾进行监测、预防成瘾行为复发。通过监测确定成瘾人群变动趋势和分布,以便开展调查研究,对成瘾疾患进行预测预报,提出控制和预防成瘾的措施,并了解措施执行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从而达到控制或预防成瘾的目的。对成瘾行为的治疗与控制,需要实行科学的、整体的,动态的综合治疗方案,综合运用治疗、康复、预防复发等措施求得突破。
对于成瘾者个人来说,他(她)必须理智地分析成瘾给自己带来的是利还是害?只有认识到苦海无边,戒瘾是岸,有了悬崖勒马、彻底戒断成瘾行为的决心,才能自觉配合医生治疗,实现成功戒除成瘾行为的愿望。
有人建议列出一张清单,将告别成瘾行为的益处逐条列出,强化戒除成瘾行为的意识。一位戒瘾成功者展示了他写的戒瘾益处清单:(1)创造力增加,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增加;(2)体力和精力改善;(3)给家庭节省了开支,戒瘾一年省下的钱可以买2个空调机;(4)自我评价和自信心提高;(5)自我情绪控制力增强;(6)脑力改善,注意力易于集中,完成工作效率高;(7)避免违法犯罪;(8)夫妻关系改善,如果不戒瘾,再耐心的妻子也是忍受不下去的;(9)内疚感减少,睡眠改善。
当然,不同的成瘾者会列出不同的清单,但戒瘾给成瘾者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强化这种认识,对促使他们横下心戒瘾,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