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顾客是商家的上帝,那么读者绝对是我们《海外星云》的“上帝”。
3月20日下午,在洋溢着暖暖春意的南宁,我们《海外星云》的全体编辑把部分“上帝”请来,面对面促膝谈心,共同为大家都热爱的《海外星云》出谋献策,畅所欲言。
来自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的虞达文老教授首先发言。他的发言既专业又精彩。
虞达文男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要读者关心你的报道,首先要关心你的读者。”在这个人们获取信息需求量大、渠道多的时代,《海外星云》的改版是客观所必须。我认为改版后的《海外星云》的变化可喜。比如摆脱了老话、套话、空话、废话,大量运用“口语化”的语言,新鲜、活泼。我不认为语言上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是好事。因为语言这东西是日新月异,不断丰富的,把一些地方语言合理运用到文章中去,会给文章增添生动。杂志的作用就是6个字“解惑、解气、解闷”,其中“解惑”是最重要的,《海外星云》以其包含的大量知识信息,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至于“解气”一说,这类杂志比较少;对于“解闷”,《海外星云》的情感、时尚、体育、娱乐等栏目完全可以使人们在工作之余,轻轻松松消遣阅读。(最有意思的是虞老谈到杂志和读者的关系时,非常形象地引用了邹韬奋办《生活周刊》作为例子)。邹韬奋是怎样对待读者的呢?他是“用给恋人写情书的热情给读者回信;用对待知心朋友的态度对读者的来访”。
编者说其实每读一封读者的来信,我们都可以感到是知心朋友的来信,正是因为对《海外星云》的关爱,读者才会提笔写来建议、意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我们也会有问必答,有错必改,我们是知心朋友。
吴茶 女 会计从大学毕业开始年年订,感觉到《海外星云》挺“雅”的,面面俱到。我尤其喜欢介绍各地旅游的文章,很好看。
编者说 像吴女士一样,有相当一部分读者认为可以逐一介绍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但是希望不仅仅停留在那种“生硬”的知识介绍,还应该给它加入一点文学气息。这样,读者既可以欣赏到美得不沾一点烟火气的文章,又可以“环游”世界,增长知识。那就有劳“四海环游”的栏目主持人梁忠了。
张东男 主任科员美国的《时代》杂志,给每一个订户建立档案,及时收集读者的反馈,花在每一个读者身上是1美元。《时代》杂志有1000多万订户,那就是有1000多万美元是用于和读者联系的。“开心英语”挺好的,应该出一本书。
编者说 《时代》重视读者的态度,这一点绝对可以借鉴。我们《海外星云》也把读者看成我们的“上帝”。评刊表、星云时空、有奖竞猜活动,都是为“上帝”您而设的。有什么问题,通知我们,“有事您说话!”关于“开心英语”出书,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很快就可以和读者见面了。
刘学武 男某公司总经理 我欣赏江霖的文章。《海外星云》办得比较成功。因为职业的关系,我比较喜欢一些介绍世界各地经营成功的例子,对我自己本身的工作有启发性。
编者说 这样的读者在《海外星云》占了很大一份比重。无论是学生,还是正在奋斗创业的开拓者,可能就是偶尔一个经典例子的启迪,会改变你的生活,你成了富甲一方的人物也说不定。
还有一些读者的发言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我们还会有这种编者读者面对面的活动,在第一时间聆听您的意见。希望下次能邀请到您。最后,以吉林市北华大学的杨光同学的来信作为本次“星云时空”的结尾,他说:
关注“海”峡两岸
展现“外”来风光
涉及“星”星点点
报道“芸”芸众生
——致《海外星云》 G
海外星云 200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