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预言的一个证明

2001-04-29 00:44:03蒋国华
博览群书 2001年6期
关键词:作文选杨振宁文学创作

蒋国华

作家出版社送来一本该社出版的“二十世纪最后一本书”——《全国重点院校免试入学新生作文选》,并希望写点什么,发表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博览群书》上。事实上,自1999年亦是应报社记者之约,写了《张天天现象——当代教育观念面临挑战》以来,本人就一直对这一批少年作家的作品及由此引出的社会反响十分关心。这些小作家都是从中小学走出来的(如果没有记错,出第一本书时年龄最小的是张天天),作为一个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我想,还是从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角度谈几点看法,请同行和朋友指教。

首先,这批小作家的破土出世,再一次提醒人们,我国中小学生并不缺乏文学创作的天赋和才能;并且还可由此推断,我国中小学生中肯定还有更多的至少具有这般才华的年轻一代。著名作家莫言称之为,这批少年作家“就像谁也压不住春苗出土一样,他们还是齐搭伙地冒了出来。”今年初,杨振宁先生在谈到中国本土产生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可能性的问题时预言:“中国有数不清的可造人才。”记得有位国际足球界知名人士也说过,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应料无问题,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无以伦比的巨大的青少年群体,其中必有不可胜数的未来足球名将的苗子。于是,我想,祁又一同学做了一件好事,继近几年多位少年作家出版他们自己著作之后,将近二十位曾获上海萌芽杂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且被国内九所著名高等学府免考录取的大学新生的作文,结集出版。说是“作了一件好事”,不仅仅是指经他努力为他的获奖伙伴提供了一次发表新作的机会,而且还在于他这本作文选以更多的小作者数量向人们证明,中国青少年作家的确不在少数。

其次,如果这个假设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半个多世纪来社会一直没有发现他(她)们?是我们社会中没有这样人才,还是有人才而出不来?是传统观念在阻碍,还是社会环境在盖压封冻?是学校教育问题,还是新闻出版问题?……由文学创作,马上就联想到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李政道先生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一块硬币的两面。由此我们又可以推论,中国青少年能出众多的文学创作的天才,那么,有同样充足的理由相信,他们中间也一定能出科学技术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且数量一定同样是众多的。但是,现实又是无情的:我国青少年的科学技术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水平,比起文学创作来,看来是差得更远的,就如同我国体育界的大球远逊于小球一样。祁又一同学的工作给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不仅需要思想解放的呼喊者,而且更需要思想解放的实践者。这是因为,在客观世界面前,改造者要比解释者是更为重要的。因此,科技界应当向文学界学习,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天才的涌现与成长创设和提供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教育界更要向文学界学习,近几年这些文学小天才虽说无一不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但是,研究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均声称有过与传统学校教育抗争与曲折成长的经历;其次,文学小天才虽遭遇了曲折,但毕竟还是稀疏地涌出了这一小批,我国教育界难道不应当反躬自问:在二亿在校中小学生中,可出了多少个堪称科技天才的“同学少年”?

最后,祁又一同学主编的这本新生作文选还向人们证明,创新不仅可以而且应该“从娃娃做起”。我国广大中小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人力资源,任何对这笔资源的不认识或不加开发利用,都将继续犯极大的错误。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无论纵观还是横观我国现代教育,时至今日却依然模式化的刚性有余,而多样化的柔性不足;强调书本知识的积累有余,而面向生活实际的探索不足;维护老师的权威有余,而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足;模仿前辈有余,而自立创新不足,……总之,还是像严复先生差不多在百年前说过的,“夸多识”有余,而“尊新知”不足。换句话说,我国教育的现状对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发挥,还是很不得法,很不得力,很不成功的。因此,创新“从娃娃做起”,就必须遵照江泽民同志的指示,要在“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上下功夫。

总而言之,祁又一主编的新生作文选出版适逢其时,它是对杨振宁预言的一个证明。

猜你喜欢
作文选杨振宁文学创作
梅卓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5:30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记者观察(2021年31期)2022-01-07 07:38:12
百岁杨振宁的长寿秘诀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杨振宁:苍老灵魂重回青春的欢喜
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32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当代作家(2018年11期)2018-11-27 05:00:00
优秀作文选评
2017年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选评
杨振宁的放弃
莫把作文选当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