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斐
有过一次“婚外潇洒”经历的某中年男子,事后整日疑惧自己患上了艾滋病,又不好意思去医院确诊,为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甚至遗书也写好了。若不是最终医院的一纸健康证明,此君恐怕早就奔赴黄泉了。日前,北京朝阳区酒仙桥医院的性病特色门诊接治了这位令人啼笑皆非的病人。
一天下午,酒仙桥医院性病专家栾志和教授像往常一样接听性病门诊的咨询电话。铃声骤起,电话里传来痛苦的声音。“我是一位艾滋病患者,精神快要崩溃了,我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话说到一半,电话那头呜呜地哭出声来。栾教授赶忙宽慰他并问他是在哪个医院确诊的。没想到,对方竟回答是自己诊断的。在他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栾教授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原来,在半年前,这位男士与一位歌厅小姐发生了一次性关系,此后的两个月里他就不断发烧,茶饭不思,睡不好觉,体重也减轻了几斤。这位男子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就买来许多书查看,结果越看越像。这些天,尽管体温已经恢复正常,他还是肯定自己得了艾滋病。反复斗争了3天,这位男士才给栾教授拨通了电话。
“有几家医院让我住院,可我不敢。如果我一住院家里人和亲朋好友就会知道我得了艾滋病,我无脸面对他们……”这位男士向栾教授坦言,在他还没有把所有的后事安排好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去住院的。
听完电话,栾教授就判断对方患的是艾滋病恐惧症。由于对方过度焦虑,吃不好睡不好,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感冒发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除了连续发烧、拉肚子,体重至少减轻10%,身上还会长瘤子。”栾教授的耐心解说驱散了长期笼罩在该男子心头的阴云。对方终于答应第二天就到医院检查。
次日,拿着自己的HIV抗体阴性的化验报告单,这位男子百感交集:早知道一次潇洒换来如此的恐惧,还不如检点自己的行为。若早一天到医院检查,就不会度日如年了!这位男子最后把两本关于艾滋病的书籍送给了栾教授,希望有更多同样经历的人尽快走出误区。
在酒仙桥医院性病门诊科,每个星期栾教授都能碰到这样一两个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有的人一进门就跪下说自己得了艾滋病;有的人查过之后不放心又来找栾教授,说他误诊了。有个小伙子疑心得了艾滋病,前后跑了6家医院,从兜里掏出一沓单子,还是觉得靠不住。栾教授说,这些患者一般都是在有不良性行为前胆大妄为,之后又疑神疑鬼。“他们艾滋病知识匮乏,可又喜欢对号入座,许多人实际上是轻度的精神病患者”。
“艾滋病让人害怕,而对艾滋病的无知更加可怕。”栾教授说,“只有懂得艾滋病的传播机理,才能有效地预防它。”同时社会也要进一步加大对艾滋病知识的普及,一旦怀疑自己得了这种病,也要去正规医院诊治,切莫自己对号入座。
摘自《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