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巨贪甘肃纳捐案

2001-03-24 16:27旷小林
知识窗 2001年5期
关键词:勒尔银两赈灾

旷小林

乾隆三十九年(1714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向皇上启奏,请求准许在甘肃办理捐纳(有钱人用钱或粮买官),用捐纳的钱粮以备荒年赈灾。

乾隆对这封奏折很感兴趣,甘肃历来贫脊,荒年频仍,朝庭为此很伤脑筋,若能在本地解决,何乐不为,皇上当然照准。鉴于搞捐纳常有官员乘机敛财,为此,乾隆特派浙江布政司王禀望到甘肃督办。王禀望的父亲王师是个清官,朝野上下,声誉极佳。有其父必有其子,乾隆觉得有此人去督办万无一失。为了保险,乾隆还特别规定,只能捐粮,不能拿银子代替。

果然,王禀望到甘肃不到半年,便传来喜讯,已有19000多人参加了捐纳,共得各色米粮达82.7万石。皇帝得报后自然高兴。不过偶而也有一些疑惑:甘肃历来闹粮荒,何以仅半年就有这么多余粮捐纳。似乎是为了消除皇上的疑虑。王禀望的奏折上详细地说明了捐纳取得成绩的原因:虽然肃川历来贫瘠,但贫富悬殊极大,穷人家常无半年粮,富户却仓粮压塌楼板,富家子弟皆纨绔,为贪虚名,捐纳求官趋之若鹜。这种解释虽然也合情合理,但乾隆还是派人查看过甘肃的仓粮,得到的报告是情况属实,乾隆才不再有疑。

甘肃经三年的捐纳共得各色米粮600万石。也正是在这三年中,甘肃各地奏报的旱灾不断,请求以捐纳之粮赈灾。捐纳之粮既是为荒年而备,皇上自然照准。于是,三年之内赈灾用去700万石粮,除去那600万石外,还用去库存100万石。

王禀望等人还连连发出谢恩奏折,说开仓之日,灾民们喜极而泣,感谢皇恩浩荡,向东跪拜,遥祝吾皇万岁万万岁!

乾隆皇帝听得心花怒放,对于会办事的王禀望、勒尔谨等人都予以提拔重用,王禀望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被提拔为浙江巡抚。

然而,事情并非就这么过去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河川回民暴动,乾隆皇帝派大学士阿桂为钦差大臣到甘肃督办剿回事宜。

阿桂率军剿回。当时,大雨如注,旬月不停,使清军剿回一时难以进行。乾隆得到阿桂的奏报,联想到,前几年陕甘总督勒尔谨一直说甘肃连年大旱,赤地千里,因而皇上准予开仓赈灾,耗去库粮达几百万石,今年何以大雨倾盆,月余不断。为此,乾隆下旨,令阿桂查一查前几年天旱赈灾情况。

阿桂调查后奏报乾隆:前几年并无大旱也从来没有开仓赈灾的事。

乾隆闻报。万分震怒道:“欺君罔上何至于此。”下令将陕甘总督勒尔谨、浙江巡抚王禀望等逮捕,速查前几年捐纳赈灾之事。

原来,勒尔谨与王禀望及手下大批官员(直至县)互相勾结,共同贪污。他们把捐纳的银两(捐纳的全部是银两没有一粒米粮)全部用来冲销赈灾米粮,不足部分则从国库里拿出粮食来补,所得银两也被他们上下一起瓜分掉了。甚至还以粮食太多要建粮仓为名,骗得朝庭10万两银子,这些银两也被塞进了他们的腰包。至于皇上派去查粮的官,那也好糊弄,酒席一吃,美女一陪,红包一送再到专门为应付检查的仓库看一看。仓库里全部用泥土堆满,芦席盖严,只在仓库前面人可以够得着的地方铺上米粮。检查官站在门口看了看,用手摸了摸,果然,“实贮在仓,并无短缺。”

在朝廷的严厉追查下,案情大白,勒尔谨、王禀望等总共贪污白银1000多万两。

乾隆为此下令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处斩。那些高官家小全部充军或发配新疆,旗人削籍为奴。那些下去知情不报和治下失当的官员,也都受到降职检查、撤职、罚款等处分。

乾隆自登基以来,虽然对贪官污吏历来严惩不贷,但是贪风依然十分猖獗,冒死贪污的官员大有人在,因此出现如此巨贪大案也就不足为怪了。

猜你喜欢
勒尔银两赈灾
清末银元单位问题的论争
郑板桥解画谜巧破案
骇图
因恭维而犯众怒的法国文化部部长
兽医之死
兄弟争田
银行赈灾损款
中国民生银行急速开通赈灾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