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百鸣
所谓功能性疾病,通常是指医学临床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检查化验结果无明显异常,且经过治疗调节后机体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那一类疾病。目前关于功能性疾病的概念包括:一是功能性疾病属于机体功能失调,无明显器官磨损或坏死;二是功能性疾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多见于外界环境压力过大而机体无法适应;三是功能性疾病可通过体疗、气功、生物反馈等非药物疗法加以缓解,不需要手术和服用特别的药物。
功能性疾病极易被人们漠视。就连许多医生也认为功能性疾病问题不大,毋需大惊小怪,遇到解释不清的病变时,也一律以“×××综合征”冠名,结果往往导致误诊、漏诊。一些患者和家属听到医生下了“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也常常放松警惕。其实,功能性疾病同样也是病,许多时候甚至更比器质性疾病更难治,更叫患者痛苦不堪。譬如阑尾炎、扁桃体炎属于器质性病变,只需通过手术和使用抗炎药物便能很快断掉病根,而神经性消化不良、肠易激惹综合征,则是许多专家绞尽脑汁也难以治愈的疾病。我们常常说精神上的痛苦要比肉体上的痛苦更缠人,就是同样的道理。正因为功能性疾病大都有情感内容的因素和心理作用,所以更不能掉以轻心。
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俄罗斯一位病理学家曾经指出,纯粹的功能性疾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组织、细胞及其超微结构中,应有与某种疾病完全相符的结构性变化。换句话说,功能性疾病其实也有相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只不过目前的检查手段不能予以揭示罢了。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当疾病性质破译到特殊的超微结构水平、分子反应水平和遗传基因水平时,功能性疾病的概念将自然而然地消失。
所以,我们应像重视器质性病变那样重视功能性疾病。首先,不能否认功能性疾病患者的症状,不能对他们的求助漠然置之,家属更应关心帮助他们。第二,应重视对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最好是心理咨询和药物调整双管齐下。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第三,许多时候功能性疾病是器质性疾病的前奏,是一些严重病变(如癌症和肝、肾、大脑功能障碍)的预警信号,需要追根溯源,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