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 晴
在中国的家庭里,好孩子与坏孩子通常是以“孝顺”、“听话”为准则。往往是父母讲什么,孩子听什么,父母要求孩子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做,这样才是好孩子反之就是坏孩子,不听话的孩子,不孝的孩子……岂不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扼杀了多少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压抑了多少孩子的创新精神。在社会越来越趋于文明、进步、开放的当今,随着宣传媒体的增多,孩子们视野开阔,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如果父母对孩子还是无休止的唠叨,他们就会特别反感,往往还造成其逆反心理。因此,在当今社会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
少点教训,多点表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们议论孩子:这孩子就喜欢“戴高帽子”,所谓“戴高帽子”就是爱听表扬的话。孩子正在成长期,对家庭和社会的一切都好奇,也很不成熟、不懂事,难免经常暴露出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此时做家长的对孩子不应采取训斥的办法而是要用指导的办法纠正孩子的不足,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美自己,尤其在外人面前,更是要给孩子留点“面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对孩子横加指责,以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反其道而行之。
少些生硬,多些抚慰。凡为人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在婴儿期特别喜欢家长的拥抱、亲吻、抚摸。稍大一点的孩子希望父母在下班回来以亲切的声音呼唤他们的名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父母给孩子亲情,孩子处于情绪兴奋状态,可以控制孩子体内“可的素”的分泌,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加拿大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母鼠的呵护可以刺激幼鼠大脑中神经连接的发育并提高幼鼠的模仿能力。他们说,这一实验大体也适用人类。领导此项研究的麦基尔大学神经内分泌学家迈克尔·米尼指出:自然环境与母亲的爱抚绝不是对立的,基因的活动总是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左右。对婴儿来说最主要的环境特征就是母爱。国内的一项调查表明,60名3岁以前一直在孤儿院生活的孩子虽然能得到食物、衣服和住所,但由于缺少父母情感上的爱,成人后他们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充满自信。可见,“爱抚”对孩子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在看到父母回来后主动扑向父母,企望得到父母的“爱抚”,但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不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表现出不耐烦的生硬情绪,这对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种很大的创伤。
少些借口。多些陪伴。孩子自上幼儿园开始,和父母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孩子不断成长,父母认为自己工作、家务很忙,且借口孩子已经长大,无需再陪伴他们了。岂不知,孩子在未成年之前,心理自主能力很差,很怕孤独。父母经常丢下孩子外出、散步、聚餐,被关在家里的孩子往往有情感遗弃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父母要经常反醒自己:一周有几次在家里和孩子共进晚餐?有几次和孩子一起研究功课?有几次和孩子…起做游戏?毕竟,父母才是他们心目中最亲近的人。
少点约束。多点自由。孩子要求父母给他们多点自主权,少一点“紧箍咒”。“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现实中的“龙”“凤”毕竟为数不多。所以孩子特别讨厌父母为他们定前途,特别当父母强行要求孩子要考上某名牌大学,当上某专业的工程师时,孩子们往往认为父母并不了解他们,他们想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走自己的路。人生的路本来就难走,被别人逼着走的路更难走,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选择。俗语说:“恨铁不成钢。”“钢”不是“恨成”的,而是“炼成”的。因此,要使孩子“成钢”,必须找到“炼铁”的方法。
(编辑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