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志成
初冬的西北风紧一阵慢一阵地整整刮了一夜。急诊楼内,不知哪扇窗户没关紧,“咣当!咣当”响个不停,真叫人心烦意乱。东方天际终于渐显鱼肚白,忙碌了一夜的李医生刚想躺下休息片刻,忽然听到有人咚咚地敲门,并焦急地喊着:“医生快开门!医生快开门!”只见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刚满月的婴儿,神情异样紧张地哀求道:“孩子怎么不哭也不闹了?快救救我们的孩子!”李医生急忙打开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被,只见小宝宝面色发紫,呼吸微弱急促,全身大汗淋漓,四肢不时地抽搐。急诊室的护士小姐用肛表一测体温,竟高达41℃。医护人员在李医生的指挥下立即进行吸氧、降温、补液等紧急处理,同时严密监测血压、呼吸。经过紧张、有序地抢救,小宝宝逐渐面色红润,两只大眼睛又变得明亮、有神,小嘴巴不断地出现吸吮动作,在场的人员无不充满着喜悦的心情。
年轻的母亲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诉述着事情的缘由。那天为了庆祝小宝宝满月,家里办了几桌满月酒。亲朋好友又是贺喜又是问候,全家人一直忙碌到深夜。11点多钟,母亲拖着疲倦不堪的身体搂着小宝宝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蒙在被窝里的孩子面色发紫、口吐泡沫,不省人事。急忙唤醒丈夫一同抱着孩子送往医院。
孩子得的病在医学上称为婴儿闷热综合征,亦称为婴儿中暑。
文献中还曾称为被窝内窒息、捂热综合征、蒙被缺氧综合征、衣盖过腰综合征等。
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常由于夜间睡眠时不适当地用大量衣被包裹婴儿所致。婴儿病前一般健康,少数仅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此症大多发生于8个月以下婴儿。农村发病率相对高些,主要原因是室内保暖条件差和母亲护理欠妥。一般多在凌晨发现,患儿表现为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呻吟不已,或全身大汗淋漓、皮肤苍白、呈休克状态。体温可高达41℃~42℃,伴有惊厥,排出水样便或带血便,有时可误诊为中毒型菌痢。
婴儿中暑可在很短时间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初发时以肺脏为多见,脑部的缺氧也很突出,最终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发现早的症状一般较轻,经积极治疗后可迅速恢复健康。发现较晚者症状均较严重,多数死亡。有的虽经抢救成活,但可留有脑性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后遗症。
抢救的关键在于及时纠正缺氧和休克症状。家庭中一旦发现这种患儿,应立即抢救,愈早愈好。有些来自农村的患儿,每于来医院途中又再次被家长用棉衣严盖,这样可使病情进一步加剧。在抢救过程中,如条件允许,可采用鼻导管吸氧、双鼻塞吸氧、面罩吸氧、头罩吸氧及呼吸机吸氧等措施。
如婴儿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徒手心肺复苏术。要不间断进行,直至送达医院或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婴儿心肺复苏术中要注意的两点是:①婴儿口鼻位置靠近,可施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②按压心脏的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点下一横指处,只用2—3个手指轻轻下压2厘米左右即可。按压频率应大于100次/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是5:1。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消除病因。婴儿的体温调节机能比较差,对外界环境适应力低。在寒冷的冬季,年轻父母给婴儿穿衣盖被时要防止过厚、过严,更不要将头面紧密遮掩。如果婴儿衣着之内的小环境过热,呼吸功能就会受限,空气氧含量也会下降,于是便出现前面所述的种种症状。婴儿的衣服应按气温变化随时增减,以免冷热过度。婴儿盖被时只要两足暖和,就说明衣被的厚薄是适宜的。
(编辑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