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勇军等
无价聂勇军
上大三那年,我早已失去了给家里写信的激情,一个月难得动一次笔,信的内容也是只言片语,例行公事般汇报自己这边的境况。
一次,我因急于上图书馆抢占位置,仓促中竟将写给女友的信与家信装错了信封,等我第二天觉察时,悔之已晚。
不几日。父亲便回了信。父信中说:“吾儿,此次收到你来信,知儿作文能力尚未退化,心中甚安。总算没枉费我小时教你努力作文的一番心血。然儿将此信寄我,即算父之私有财产。老父也极为喜爱,愿作永久收藏。如儿确需收回此信,父愿与儿作等价交换。你再写一信来,要求:一、篇幅一致,约2500字;二、情感一致,言之有情,催人泪下;三、文采一致,行云流水,拍案叫绝,不能干巴巴记流水账敷衍。”
父亲信很短,寥寥数语,却每字如针般扎疼我心。那一夜我一宿未睡,脑海里交替出现父亲的身影与眼神。坐在桌前,我边写信边流泪,文字汩汩而出。
(周范摘自1999年12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
珍惜志云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某一天你的母亲帮你洗衣服时,不小心揉皱了你的衣领,不巧,上班时你多嘴的同事因此奚落了你,为此你对着母亲生了半天的气;女孩子也许还有这样的兴致,小心地伺候一盆花草,为小宠物科学配食,却无暇顾及男友的“胃”;更不用说,众人眼里温柔文静的你,在家也会“河东狮吼”。
生活中,我们常常对无足轻重的别人,对小花小草小动物尚能有一片爱心与宽容,却惟独刻薄了生命中至亲至爱的人。学心理学的朋友曾对我说过这样一种现象,整天在外乐呵呵的人,对自己的家人往往脾气很坏。对此定论,我当时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毫无道理。可细究起来,却发现这句话里晃着真理的影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挫折后心理调节系统,而挫折容忍力低的人,也就容易找“替罪羊”来消解不满。我们很多人不都是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因为是自己人,所以才不遮不挡,错了,他们也会原谅我的。于是,家庭成为许多人的“情感垃圾站”。把自己在外受的委屈“理所当然”地转嫁给家人或朋友。即便后来醒悟,也只是有一点点不好意思,殊不知有时对你爱得越深的人,被你也伤得越深。
珍惜多好。因为珍惜,我们不再随意发泄,当再次受伤后,我们学会冷静地梳理,然后理智地倾诉。因为珍惜,我们总是用一个感恩的心凝视这个世界并超越世俗的斤斤计较与恩怨相报。因为珍惜,我们找回自信。其实爱你的、关心你的人很多,那曾经不小心落在红尘中的微笑,重新绽放在心灵深处。因为珍惜,我们爱得更深,给得更多。因为珍惜,我们冲出了“惟有被爱才是幸福”的成见,爱是一种能力,而珍惜是爱的翅膀。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关爱,这个世界少的是会飞的爱——珍惜。
(杨滢萍摘自1999年12月31日《扬子晚报》)
美丽的等待王怡
昨晚起风了,我又一次站在窗口,落叶萧萧,那思念又长长地伸向了远方。不知道多少次,美丽的心情变得如此地“煎熬”,如同那孩子追逐着梦中的巧克力,而我只为那一次又一次的相聚。
从初次离开家门到去大学报到的那一刻起,每个星期天就成为我每天都在期盼的日子,理由很简单却也很可笑:因为在那一天,我就能回家,就能与父母相聚。
朋友说,分别是种苦涩,相聚是份美丽。总以为自己已习惯了分别,总以为自己会厌烦相聚,然而这只不过是白昼的谎言。于是每一次从星期五中午兴高采烈地乘上中巴车到星期天下午又无可奈何地踏上返校的路途,我的心情也在一点一点地低落着。随着滚滚车轮远离繁华的都市,看着窗外景物纷纷扬扬地飞过。无语的我黯然神伤。
就这样来来往往不知多少次,也就这样,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落与无奈。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感到:由于这三天的相聚,我却拥有了四天的等待。在等待中,让我感受到了期盼和希望。或许,这四天成了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而周末的小聚是一种美妙的调和,这种沉浸在焦虑中的等待不是很有些别样的意味吗?我以前怎么就没有体味到呢?
(王耀汉摘自《现代青年》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