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私总动员

2000-06-14 03:58■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张
南风窗 2000年11期
关键词:走私外汇海关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张 良

天气变了

天气变了。对一些在国境线上谋生的人来说,一个漫长的“冰河期”已不可阻挡地来临。

虽然,“走资派”——走私资本——还在走,但已走得不那么明目张胆,不那么肆无忌惮。后台主子都已暂时蛰伏,虾兵蟹将的小规模作业成不了多大气候。

这一切要从1998年7月13日说起。这一天,中国党政军三条线的几乎所有主要官员聚集到北京开会,公开报道的说法是:与会的有各省级行政区负责人,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解放军三总部和各兵种、武警部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自然,还有中央政治局的所有常委们。他们将在3天的时间里不断提及一个词:走私。

这个阵仗非同小可,显而易见,他们所谈论的走私一定到了非同小可的地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中,1998年走私经济的规模被估算为1540亿元,是仅次于“假冒伪劣”的第二“黑色经济”。另有专家说,此数字过于保守。近年来仅曝光的几个走私大案案值就达数百亿,按国际上通常的走私查获率10%来算,走私水面下的冰山大得难以想像。

国家财政少了大笔关税进账,焦头烂额的国企被竞争力强劲的走私“水货”冲得七零八落,黑金沿着权力阶梯层层渗透……1998年3月才新鲜出笼的新政府要拿走私祭旗并不奇怪。

同样不奇怪的是几天后专门在中央军委召开的反走私会议。会上,江泽民要求军队站在反走私的前列,要求严厉查处涉及军队和武警一些单位和个人的问题,并宣布军队和武警今后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这条消息被媒体广泛传播,人人都在按各自方式解读其中的丰富含义。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信号,那些对此反应迟钝的走私玩家要么是一个不谙国情的傻瓜,要么是一个欲罢不能的疯子。

此招一出,气氛顿时为之一变。按照一个在南方一线的缉私警官的话说,执法环境变了,打私时的压力小了,顾忌少了,这比抓了多少人、办了多少案重要得多。

至于会后中纪委、监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工商局、中央媒体等各路直属纵队声势浩大的“通知”、“部署”、“专项斗争”、“专题报道”等,倒是惯常的运动招式了。

今年初清点反走私战果,朱鎔基说,1999年我们对一些走私进口犯罪集团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破获走私案值近800亿元,海关税收比上年增收710亿元。

中纪委在行动

按中国惯例,开个会,先礼后兵,算是提前打了个招呼。过去也有许多事情打完招呼就不了了之,要靠被招呼的人自觉自愿整改。但这一次,惯例失灵了。就像1998年年底的电脑产品在严打走私后价格飙升,许多商家和用户处变不惊:等等吧,3个月后等它降下来。老油子们似乎都知道,中国现在的任何“运动”持续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3个月后,

价格丝毫没有下跌的迹象,也就是说,打击走私丝毫没有结束的迹象。老油子们也醒悟了,清淡的电脑市场终于开始回升。

就在许多人还在运用他们的小聪明的时候,朱鎔基、罗干、吴仪等缉私高层人物在打私会议之后,分头到一些走私重灾区巡视。风暴即将刮起!

在一些地区,中央官员们前脚刚走,中纪委的干将们后脚即至。虽然有些杀鸡用牛刀,奈何鸡们已修道成了妖,不用牛刀不行。

湛江走私大案已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新中国建国以来走私数额最大,涉及党政机关、执法部门人员最多的一起严重经济犯罪案件”,该案受查处的涉案人员共331人,其中公职人员259人,从1996年初至1998年9月案发前,共走私汽车15670多台(套)、钢材110多万吨、成品油126万多吨,还有大量移动通讯器材、电器、小麦、大豆乃至冻鸡杂等,总货值达110亿元,偷逃国家税收62亿元。

走私分子层层打通海关、公安边防、海警、船务代理、商检、港务等监管环节的手法并不复杂,“财色”两字而已。

湛江的记录保持得很短暂。在厦门,一条更大的“鳄鱼”在中纪委进驻后也浮出了水面。大案给人的印象总是相当深刻的。如果加上1999年开始的反腐风暴中的连串大要案,中纪委的同志们一定忙得很吧?有时想想,要是把公检法都变成中纪委一样又红又专该有多好。

在强力反腐的大形势下,风口浪尖上的海关自然没有闲着,海关总署一纸令下,华南、华东的海关关长进行了大换防,10大直属海关关长被调整,数十个海关领导被查处。

从文到武

如果说,中纪委的“铁甲军”专用于攻城拔寨,作为打私“地方武装”的各地海关则是守土有责。但行家说了:海关守不住。这不是贬低海关,而是“民兵只能抓抓破坏分子,怎么守得住城池”?

海关执法和工商执法一样,只是行使行政执法权,没收货物、罚款等,还是个“文官”的干活。在潮水般的走私面前,全国3万多名海关“文官”已显得斯文有余,力量不足。且打私环节众多,海关虽然是缉私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在一起也只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在最高层的打私规划中,海关的权限问题自然不会被忽视。从打私大会开始,“武装”海关的行动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由海关和公安双重领导,以海关领导为主的缉私警察队伍很快成立,他们拥有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等司法权力。在走私活动越来越多地开始“一条龙”作业时,缉私活动也终于可在海关内部“一条龙”作业完成,而无需移交地方公安处理。广州海关缉私警察的一个“典范作品”说明了从文到武的好处。

1999年5月30日,广州海关在顺德现场抓获一个特大汽车走私团伙,走私汽车涉嫌偷逃关税800多万,但数名首脑人物在逃。按过去的缉私体制,广州海关将现场抓获的嫌疑犯移交公安部门后任务即结束。但那时公安部门忙于一系列的专项打击犯罪活动,走私案一时难以得到公安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保证。按照以往的经验,地方公安处理此类案件至多也只能提供4名警力和有限的经费,案件结局可能就是罚款。

专门对付走私犯罪活动的缉私警察制度发挥威力了。在成立仅4个多月的广州海关侦查分局提供了充足经费,组成了包括局长在内的30多人专案组,组织300多人次参加行动,最终,走私集团11名骨干成员中10人被逮捕,1人因病取保候审,集团被彻底摧毁。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外经贸部管理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农业部的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局和卫生部的进出境卫生检疫局合并成立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归海关总署管理;撤销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和国家口岸办,工作由海关总署承担。将打私的七手八脚变成海关“一口对外”。

而在广东省政府机构大裁员中,缉私警编制却要大幅扩大,广东最终将建成一支3000余人的庞大缉私警察队伍。去年全国海关缉私警共抓获了3000多名走私分子,几乎是一人抓一个,而广东1700多名缉私警察,就抓获了2000多名走私分子。而此前每年被刑事处理的不过几十人。

此外,财政部去年增发的600亿国债中,就有11.3亿元用于改善海关及缉私警察的装备。不过,以海关去年增收关税700多亿来算,这无疑是财政部有史以来最合算的一笔“投资”。

连中国海军也不甘落后,为海关8月下水的新型缉私艇特制了20门23毫米口径艇炮。对付走私分子的高速装甲走私艇,没几件硬家伙还真是不行。

互联网上阵

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连缉私都开始倚赖它。

走私的花样虽然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78。不管是黑夜偷运还是私藏夹带,走私者总是要用外汇从境外买货,而在境内卖出收回人民币。按常理,他们永远处在贸易“逆差”之中,“外汇储备”将是越来越大的负数,他们的生意将无法进行下去——除非是一锤子买卖。外汇是他们的血液,而他们就像肾脏病人,必须定期换血——将越积越多的人民币换成外汇。外汇黑市能让他们喘口气,但在外汇管制的中国,只有政府手中的巨额外汇才能舒缓他们的饥渴。

自然,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走私者来说,成千上万的货物都运过来了,从国家银行弄一点外汇出来也不是太难的事。常用的手法是:拿一份假的海关进口报关单(或骗取、或伪造、或涂改)去银行买外汇。按规定,正常进口可按银行牌价自由兑换相应数额外汇。

听起来就像有人拿了假的邮局汇款单去取钱一样不可思议。没人能从邮局手中骗出钱来,即使汇兑两地相隔万里,邮局留存的底单会让骗子无法得逞。但海关和银行之间没有这种默契的系统。结果是,1998年外汇大检查中查出假进口报关单13874份,套汇金额达112.43亿美元!

同样,用假出口单据到税务局骗取退税,用假的加工贸易合同手册进口免税原材料私下出售也是层出不穷。为了堵漏,海关近年来在单证、印章和印油防伪上花的钱就有几千万。

本来,部门之间联网后将资料上网,供相互查阅是最有效的途径,但由部门分头建网然后各自全国联网,其成本显然难以承受。这个死结只能由神奇的互联网来解开。不无巧合,中国的互联网热潮正是从1998年掀起。网络软硬技术、电信带宽等条件日益改善,网上缉私也水到渠成。

1998年年底,海关内部,海关与外汇、银行部门之间通过互联网建立电子底账核查系统完成。两年下来,假册假单假印走私案值从1998年的21亿,到1999年的3亿,直到今年的取消统计。受此鼓舞,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口岸电子执法系统迅速被开发。最终,海关、外经贸部、人民银行、公安、工商、税务、外汇、检验检疫、交通、民航、铁路、信息产业等12个要害部门将借助互联网编织一张“天网”。相关信息全部存放到一个公共数据中心里供相互核查。近期,在国务委员吴仪的亲自督阵下,这一系统正在几个主要口岸紧锣密鼓地试运行,预计明年向全国推广。

病急乱投医?

总动员下大干快上虽然声势浩大,但也难免出错。

目前,加工贸易已占贸易总额的一半,而加工贸易的走私也大致占到走私总额的一半。如何对付?主管部门规定:让企业在银行存入一笔保证金,直至加工产品出口核销免税材料。这一看似有效的方法在1996年中即开始实行,但由于来料加工企业本身流动资金短缺,此后又逢亚洲金融危机,企业日子更加艰难。且对资信良好和非法走私企业一视同仁,颇为不公。保证金账户实际上在“空转”。

1999年4月,在打私高潮中这一废弃的缉私手法又被启用,一纸《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意见的通知》在企业中掀起轩然大波。通知说,根据企业过去的记录和资信状况,将把企业分为A、B、C、D4类,规定对部分记录不良的企业和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的“实转”,用经济手段促使企业遵纪守法。但实际运行下来,似乎也没有完全达到预想效果。

今年5月,一项打私的新举措又引发了一场小风波。5个月后,首批15个出口加工区将正式开张。昔日加工企业漫山遍野“放养式”管理模式逐步向集中“圈养式”过渡。在一个记者的描述中,第一个经国家验收达标的“养羊区”——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有着“3米高的铁丝网,威严的海关人员,林立的厂区……恍惚间像走进了有点森严的动物保护区”。但专家说话了:从海关来讲,主要是为了管理,但也应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加工区不能成为海关的一种借口,区外也应提高通关能力,管理水平,也应给区外企业“肥美的水草”。

也许看到了这一措施的勉强和缺陷,外经贸部高层官员申明:出口加工区刚刚起步,想要完全容纳、吸收现有的加工贸易企业是不现实的。因此,出口加工区主要以吸引增量为主。

人民币回来了,美元也回来了

在打私浪潮掀起后,《香港华尔街日报》曾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它说大陆打击走私运动造成1998年12月份台湾地区工业产量突然下降。因为大陆不少走私IT产品来自台湾地区。

官方对这两年打私的正式说法是:打私取得了明显成绩,大规模走私已基本被遏制。标志是走私案件数量上升而案值减少,说明走私已进入小打小闹阶段,大鳄们已暂时退出。

更有代表性的数字是:海关税收超大幅度增长。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1999年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净入库1589.6亿元,比1998年增收710亿元。今年上半年就进账1000多亿。

此外,1996年至1998上半年,香港贸易统计局的出口数据统计均比大陆相应的进口统计多很多。香港统计的是离岸价,我们统计的是到岸价,本应是我们多香港少,奇怪的逆差说明走私的猖獗。而目前,大陆的进口额已超出了香港方面的统计,说明大陆的进出口秩序已趋于正常。上半年的外汇顺差也做到了和贸易顺差同步。

朱鎔基曾说:打击走私没有最后的胜利。

人民币和美元虽然回来了,但法治和良知还远远没有回来。□

猜你喜欢
走私外汇海关
涉逃证走私行为司法解释的方法论反思——以法释〔2014〕10号第21条为切入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经常项下境内外汇划转相关业务
不辱使命的中国外汇人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