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民
引人关注的本刊2000年上半年优秀稿件的评选工作,在广大读者、专家和编者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结束,评选结果如下:
等次 | 篇名 | 作者 | 刊期 | 奖金(元) |
一等奖 | 《血史铁证 岂容篡改》 | 牛双跃 | 2000.6 | 1000 |
二等奖 | 《百年遗恨》 | 陈根远 | 2000.1 | 500 |
三等奖 | 《收藏泰斗张伯驹》(十一) | 郑 理 | 2000.5 | 500 |
《青铜器辨识录》(一) | 张懋 | 2000.3 | 500 | |
《古钱收藏答读者》(一) | 董大勇 | 2000.4 | 500 | |
《性文物进驻中华第一街》 | 刘达临 | 2000.2 | 500 | |
《追踪国宝"金饼"》 | 丁建民 | 2000.3 | 300 | |
《追寻国宝五十年》 | 石朝阳 | 2000.1 | 300 | |
《论古瓷收藏误导》 | 马广彦 | 2000.2 | 300 | |
《收藏与法实例辨析》 | 王玉信 | 2000.3 | 300 | |
《后仿耀瓷的发展及作伪手法》 | 禚振西 杜文 | 2000.1 | 300 | |
《周叔蘱的藏书佳话》 | 周慰曾 | 2000.2 | 300 | |
《漫谈明代青花瓷器》 | 叶佩兰 | 2000.2 | 300 | |
《清代股票的时代特征》 | 李毅民 | 2000.6 | 300 | |
《赵佶书画辨伪要领》 | 潘深亮 | 2000.6 | 300 | |
《望美人兮天一方》 | 张咏梅 | 2000.4 | 300 | |
提名鼓励的有:(每人奖《收藏》1999年合订本一册) | ||||
《中国传统字画何以魅力无穷》 | 朱浩云 | 2000.4 | ||
《蓝釉瓷器鉴定》 | 杨静荣 | 2000.1 | ||
《从泾阳早周铜器看铜器装饰艺术》 | 戴应新 | 2000.2 | ||
《集邮忆旧录》(一) | 叶季戎 | 2000.5 | ||
《美国纽约研讨会的"溪岸图"之争》 | 单国强 | 2000.5 |
这次优秀稿件评比中,按照读者分占50%、专家分占30%、编者分占20%的评分比例,以票计分。并将上一等次未取上名次的票数,累加在下一等次得票数中进行统计,前票后加,较准确地反映了实际情况。专家和编者的评分各自独立,均不受读者评审意见的影响。评选结果比较客观、全面、公正。
许多读者对这次评选好稿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认真填写评刊表,有的还对本刊提出建议和希望。从这次评选结果看,读者对两种题材特别感兴趣:一是收藏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涉及民族情感、弘扬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主旋律的题材,只要立意深刻,并以鲜为人知的史料和真知灼见进行 阐发,就会打动人心,备受欢迎;二是给读者提供有关收藏鉴赏和辨伪要领的文章,只要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论述,深入浅出,知识性强,并具有可操作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就会为读者所青睐。另外,从一、二、三等奖的提名来看,一等奖提名68篇,二等奖提名189篇,三等奖提名215篇,貌似分散,但却反映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和爱好各有不同。
此次评选,福建曹家东、江西艾中棠2人推选稿件入选10篇,为最多者;河南路动力和连喜恩、陕西李炎、贵州谭剑雯等4人推选稿件入选9篇;北京沈国荣、浙江陈永敏、湖南胡文波等28人推选稿件入选8篇。以上幸运读者将获得本社赠予的纪念品。
这次好稿评比活动是我刊初次组织,尚缺乏经验,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读者的参与面不够广,从5月20日左右第6期面市,到7月15日至,共收回读者评刊表件466份,显然偏少。另外在评分比例划分上,读者分占50%,比例有点偏低,以后再评比应提高到6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