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忆旧录(三)

2000-06-14 05:12成都:叶季戎
收藏 2000年7期
关键词:会刊集邮邮票

成都:叶季戎

“成都集邮会”始末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南四省通称为抗战大后方。由沦陷区迁移到川滇黔三省的机关、学校、工厂等为数甚多,其中爱好集邮人士不少。在抗战时期,苦于大后方文化娱乐缺乏,于是有志之士,联络当地集邮同好,约期聚会,研讨邮学、交换复品,还提出了“集邮不忘救国”的口号。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交通闭塞,多年军阀盘踞,民不聊生,对新生事物吸收性不强。所以集邮一事虽远在清末民初,就有叶仲甫等从事集邮,但一直不能发展。直到抗战始,外地邮人来蓉者日多。1939年春山东济南王育中避敌经西安等地,后辗转来到成都,在大科甲巷开设“世界邮票社”。1940年春由郑州迁西安的李弗如,受基督教圣公会之聘,携全家来到成都,为维持生活,租圣公会中西顺城街自有的一间铺面开设“蓉锦邮票社”,后迁同街125号经营邮票业务。

1940年7月,由台儿庄战役负伤返蓉疗养的汪剑魂、在成都中央银行的李葆植(均为甲戌邮票会会员,李葆植还任甲戌邮票会成都通讯处主任)、蓉锦邮票社主、甲戌邮票会创始人之一的李弗如3人,联名宴请本市邮人于俄国饭店,这是成都邮人的首次聚会。汪剑魂还带来了前线抗战生活的照片,赠邮友留作纪念。8月再次约集于皮房街圣公会内李弗如寓所,有甲戌会员严澄孚、李博亭参加,后即终止。

1941年11月,因吴孔昭、汪剑魂两人热心约集,会同王育中、李有年、李弗如、潘志复具名发起,于同月2日举行第一次邮人座谈会于大墙西街王育中君寓所。到会者14人,商定以后每月一次,由各人自行约集,茶叙饭聚,迭为宾主。在第6次茶会时,由吴孔昭提议正式成立邮会,众皆赞成。遂推定李弗如起草简章,李有年为会计、文书,着手筹备,借李有年上陛街71号住宅为临时会所。以后议定名称,通过简章,推选吴孔昭为主席理事。定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下午在会所举行月会,不发通知。成都集邮会遂于1942年7月12日正式成立,直至1949年11月成都临近解放时停止一切活动。至1948年为止在册会员912人。1949年因金元券贬值太快,造成无法计算收费标准,遂将会刊收费改为订阅办法,采用基本价计算。基本价即是市面上自行流通的银元,基本价1元即等于银币1元。

会刊定名为《邮苑》,原定为双月刊,单页每期4版,于1942年10月10日出版。1943年第2期出版后,王育中辞去编辑职务东下渝州,另谋发展。以后改选吴孔昭主编第3期(1943年出版),大加改革,增加篇幅,扩充内容,由散页改为书本式,直接署名为“成都集邮会”发行。出版后吴以公私事务繁重,不能兼顾,辞去编辑职务。于是又改选林名均负责编辑,1944年出版第4期后,林也以同样理由辞职。(事实上吴孔昭在省府保安处任第四科科长,林名均在华西大学博物馆工作,确有难于兼顾之苦。)此时会刊《邮苑》真是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幸而天无绝人之路,恰巧王石琳从开封邮局调到成都。抗战前李弗如曾在开封青年会工作,与王石琳相识,因有此渊源,王遂和弗如最先相识。王氏集邮虽不久,但兴趣甚高且又能文,在弗如的推荐下,当选出任第四任编辑,于1945年6月出版《邮苑》第2卷1~2期合刊本。同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我也在斯时迁返升平街。在回城的第二天恰是星期四邮人聚会日期,驱车赴弗如住居的圣公会寓所。这是胜利后的首次聚会,来的人特别多,寒暄后转谈邮事。当有人提到王一士(石琳)即将调回开封,提出辞去编辑职务,需另推选新人担任。李弗如当即提出 :我认为季戎兄是最合适的人,他邮识丰富,见多识广,交游面宽,而且有空闲时间为会事服务。于是在座全体邮友一致举手赞成,我就抱着姑作一试之想,于1945年12月将《邮苑》第2卷3~4期出版。1946年按我计划完成双月刊8期,于是,信心大增,1947年仍出齐6期,1948年增出2期共计出了8期。1949年因解放区日益扩大,国统区日渐缩小,邮路不通,无形中减少三分之二的读者,加以印费高昂,惟一补救之法只有减少印量,紧缩篇幅作暂时维持之想。1949年仅出7期于10月停刊,前后共出版6卷35期,是当时西南、西北地区惟一独存的邮会会刊。

1960年6月台湾《宝岛邮刊》第4卷5期发表了邮学家公孙柳(刘能超)的《成都集邮会》一文,对会刊《邮苑》的评价云 :“该会迄至1949年2月尚在维持,达7年之久,除中华、新光、甲戌三邮会外,地方性邮会中当以该会之生命为最长久,而叶季戎独立支持达5年之久。会刊发行期数逐渐增加,内容水准亦逐渐提高,诚难能可贵也。”

1981年5月,台湾影印《邮友》时,菲律宾邮学家黄光城序言有 :“其他地方性邮会之翘楚者,有无锡集邮研究会、天津邮票会、成都集邮会等,亦堪称后起之秀,因三会所发行之会刊《邮友》、《天津邮刊》、《邮苑》等,皆为高水准,内容丰富充实者,且对国邮之研究心得文章,更是精湛丰硕,为该三会生色不少。”

责编毅民

猜你喜欢
会刊集邮邮票
独一无二的邮票
中国心理学会前身中华心理学会会刊《心理》封面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官方会刊
邮票上的“三月三”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集邮
关注行业报刊发展新常态,提高会刊影响力
找寻通往童年的那张“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