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鹿
来自美国的征婚信,令他心驰神往
1993年3月,郑易顺从上海飞往美国探望女儿。上海是她的伤心之地。她是上海一家著名医院的主任医师,一年前,做大学教师的丈夫因为一起医疗事故死在她所在医院的手术台上。
女儿盈盈一星期前在休斯顿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她是专程去照顾小外孙的。在休斯顿拿撒(NASA)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基地担任高级工程师的女婿章赛永特地到机场迎接她。
盈盈在美国也是学医的,在布兰诺牙医诊所工作。夫妇两人年收入超过16万美金,生活过得十分安逸。
转眼,她在美国已经住了四年。1997年8月3日,是她58岁的生日。女婿开车带着她和盈盈到迈阿密海滩游玩。蓝天大海、椰树摇曳,双双情侣尽享大自然的恩赐和风情,看着看着,她情不自禁地对女儿女婿说,她想找一个老伴。女儿理解母亲的心情。
她决定在上海找一位单身男子。她的征婚广告在上海的报纸上登载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事帮她从上海转了30余封信,其中包括60岁的王智华。
王智华是个医生,英语也很棒,曾经在美国工作过一年。他有过两次婚史,一儿一女分别与两位前妻一起生活。
他煞费苦心地写了一封应征信,信是用英文写的,还附了一纸中文翻译件。他诚恳地表示,“我是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喜欢旅游、摄影,擅长书法、棋艺,幽默风趣、善解人意、尊重他人、性格温和,当然具备上海好男人的一切美德。我能解除您的孤独,愿陪伴您终生。”他用的信封是粉红色的,左上角有一朵烫金的玫瑰花。
郑易顺在美国休斯顿的家中展读了这封飘香的信笺,读了几遍,仍意犹未尽。信太特别了,她喜欢信中的那张神采飞扬的照片,她很快就确认,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位。
她在美国时间1998年4月11日中午12点拨通了王智华的电话。他此时正处在焦急的等待中,美国是他神往的地方,加上对方有如此优越的条件,正中下怀。在此前,他曾几番请人替他找个在美国的女伴,均未成功。他崇尚自由,向往美国的生活方式,且如痴如醉。他后悔当初公派去美国时没有留下来,如不是为了押在医院的10万元担保金,他根本不会回国。
“血书”作证,他征婚成功了
通话后第六感觉告诉她,她已经爱上了他。她了解到,王智华是个骨科医生,且博学多才,他在上海工作的那家医院与她的医院仅需步行10分钟,或许什么时候,他们曾在街上或开会时相遇过。她希望尽快到上海与他见面。
他充满磁性的声音在电话里说:“你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有缘千里来相会,我希望追随你到美国去,让你享尽人间的幸福,弥补你失去至爱的缺憾。”从未从男人那儿听到如此甜言蜜语的郑易顺有些受宠若惊。她征得女儿的同意,于1998年12月底飞抵上海。她在上海有两间石库门的房子,这是她父亲的遗产,离开上海时,她将房子租给了朋友。这次回上海,女儿给她5000美金,加上自己的一些生活费积蓄,手头比较宽裕。她买了双程机票,到上海就住在静安希尔顿宾馆。
王智华与郑易顺见面了。他的翩翩风度确实让她一见倾心。第一次见面,他请她到上海城隍庙游玩,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对她格外呵护、关怀。他还请她吃正宗的上海菜,品味粤式午茶,这令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郑易顺无不感到亲切和激动。
她在上海住了一个星期,该玩的玩了,好吃的也都吃了。那天,他在她的客房里,笑着对她说:“郑女士,到上海的任务要尽快完成呀,若还有其他选择的话也得抓紧,不过,我一定是你最好的选择。”“我在上海打算住二十天,到第十九天我会决定自己的婚事。”她不紧不慢地告诉他。
果然,到了第十九天,她将从美国带来的三十几封信当着他的面一一撕毁,只留了一封,然后说:“我很庆幸认识你。我决定与你结婚,把你带到美国去。我们都是同行,有很多共同语言,因为这些,我们缩短了必要的交往时间。我相信你,你会做得最好的。”
1月20日,他们去民政局登记结婚了。回到宾馆,女儿盈盈与女婿已把贺信用传真发到了宾馆。她把新房稍稍布置了一番,请了一些朋友前来吃了一顿西餐。当天,他们作为新婚夫妇,就在宾馆里欢度良宵。
王智华为把握机遇,让飞来的妻子回美国时尽快为他办理赴美探亲手续,在郑易顺回美国前几个小时,他突然泪水涟涟:“易顺,我的命运都掌握在你手里,你一定要尽力啊!我有几个朋友娶了美国太太,结果拖了5年也没去成美国,在上海也结不了婚,真惨!”他边说边咬破手指,写了一张血书,递给她。
血书上写道:“爱你直到永远!不要放弃我!”她感动地说:“不让你去美国,我何必到上海来找?”他像是吃了颗定心丸,然后又把主意打在房子上,要郑易顺写一份委托书,房子委托他代管,房租由他代收。她答应了,因为他给了她很多美好的印象。
1999年1月21日,郑易顺回美国时,他一直把她送到虹桥机场,当两人分手时,他拿出了早已为她准备好的礼物:一件羊皮大衣。
郑易顺眼睛定定地望着皮大衣,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她向他挥挥手:“我忘不了你!在美国见!”王智华心里暗暗得意,女人真是水做的啊!在这次婚姻里,他唯一付出的就是这件大衣的钱,连他在公证处做婚姻公证时,她都抢着为他付钱的呀。
放浪形骸的美国社会是他的真爱
郑易顺申请王智华到美国探亲,请女婿做他的担保人。
6个月以后,王智华到上海美领馆签证。签证很顺利。此前在等待中,他给郑易顺打了二十几次国际长途,化去近万元;同时又给她发了十多封情书,心情之迫切,可以想象。
1999年7月,他如愿到了休斯顿。女婿专门让出二层的南套间供老人居住。女儿一家居住在三楼。王智华善于迎合小辈,女儿女婿觉得在他身上简直挑不出什么毛病。女婿很忙,一星期回家两三天,平时住在航天局基地。盈盈在牙科诊所也很忙,一般工作到深夜才回家。
夜深人静之际,王智华常常怀念以前在旧金山放浪形骸的日子,那时他常常在红灯区嫖妓,他努力想追回那段曾经让他销魂、让他迷失的日子。
一天晚上,他称身体突然不适,称要上医院就离开了家,坐出租车来到市中心的红灯区纵情享受了一番。
王智华从上海来时,身边仅带来2000美金。他嗜钱如命,平时上街、打的,都要伸手向郑易顺要。她很大方,因为女儿每月可固定给她2000多美金,自己平时又节省,只要丈夫高兴,她也高兴。王智华乐得伸手。
郑易顺喜欢旅游,她希望丈夫快点考出驾照。女儿买了辆新车,旧车已送给他们。他乐不可支,等郑易顺给他付了钱报了名,他就去学驾驶。两个月后,他拿到了驾照,就开着盈盈送的车带郑易顺到处旅游。
有一次,他们开车到休斯顿城北的乔治·布什国际机杨,然后坐飞机去新奥尔良市,小外孙也跟着他们同去。他们住在新奥尔良市法国区的一家四星级宾馆,白天玩得累了,晚上他就寻找借口到红灯区去,郑易顺对丈夫神出鬼没的样子开始怀疑起来。第二天,他们到波本街游玩,在性药商店门口,他突然一转身不见了,郑易顺左顾右盼都找不到,二十分钟后他才出现在她面前。她预感到了什么,但还是故作镇静。
回到酒店,她趁丈夫洗澡之际,翻开他的皮包,发现两盒“伟哥”,还有一些避孕药膜、性工具。一场情感的风暴旋即到来。他解释道:“这些东西都是我给上海的朋友代购的,回去以后我马上寄去,我不告诉你的原因是怕你多心。”郑易顺听了有些恍惚,一时辨不清他讲的是真是假。一个星期后,当两人回休斯顿时,已重归于好。
女婿因为工作原因调到华盛顿总部工作。
女儿一家搬走后,偌大的别墅就他们两人居住,既惬意又寂寞。王智华觉得自己若一直没有收入行动很不方便,就每天从报纸的广告中寻觅工作。结果他因英语良好,在某地产公司觅到了工作,做专业经纪人。
他每个月有2000美金收入,更加肆无忌惮了,常常到外面寻找性刺激,去看脱衣舞,直到深夜才回来,有时两三天不回来也不与太太打招呼。在难耐的痛苦中,她只得打电话给华盛顿的女儿女婿,倾诉自己的不满。
此时的郑易顺对这桩婚姻失望透了。她表示过一段时间就回上海,不准备加入美国籍。
登报求偶,聪明反被聪明误
她的想法在不知不觉中让王智华知道了。他的命运确实掌握在郑易顺手里。她如回上海,自己吃住的钱从哪里来?如果将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对方身上,显然是不理智的。经过一番周密的考虑,他决定再娶一位已经有美国国籍的女人,这样今后入籍就容易很多,时间也可大大缩短。
一天,郑易顺在家里收到了封陌生的来信,信是写给王智华的,她默默地将信放在他的书房里。可是第二天、第三天,每天都有三四封这样的信,一个多星期后,她仍然收到信。晚上不管多晚,一到家他就把书房门关上,得意地阅读起来。郑易顺猜不出缘由,又不敢拆他的私信,内心十分焦虑和烦恼。
2000年6月20日,是一个星期天,晚上七点多时,他离家了。她随即跟踪,望着他的汽车喷出了股股蓝烟,她马上叫了辆计程车追了上去。二十分钟后,他的汽车在红灯区停下了。下车后,他走进一家妓院。
该不该进去?在迟疑中,她已经进去了,定睛一看,王智华刚谈妥了价格,就跟一个白女人走进一个包间。她怒不可遏,破门而入,发现他与白女人已粘在一起调情了……
王智华觉得丑事败露,与郑易顺的关系难以维持,干脆破罐子破摔,深夜回家时明确告诉她:“今天的事情伤了你的感情,是我的错,但你不要太纠缠。我有自知之明,你今后并不会继续救济我,所以我登报求偶,为自己寻找后路。若成,我就结婚;若不成,我仍然是你的丈夫,你明白吗?”“你征婚成功了,不与我离婚就结婚?”“对,我们两人的婚姻是在中国上海登记的,没有在美国认证就没有约束力,所以我与你离不离都无所谓。”王智华露出精明而得意的笑。
郑易顺气昏了,一头栽在宽大的沙发里,稍稍镇静后坐了起来说:“我不是你手中的玩偶,我怎么请你来的,我就有办法请你回去。”郑易顺第二天坐飞机去了华盛顿,面对女儿女婿,格外激动:“盈盈,赛永,我要你们帮助我,把这个家伙赶出美国,下个月他的签证就要到期了。他正在积极征婚,还要害其他无辜的女人,我们一定不能让他得逞。”“只有用经济手段请他走!”女婿突然有了主意。
“好吧!”一家人开始秘密协商,商量妥当后,开始了行动。
一个星期后,女儿打电话通知王智华到华盛顿去游玩。她说一切费用包括机票可以由他们负责,女婿也十分客气,诚恳地邀他来作客。
王智华将信将疑,因为他知道郑易顺是怎么离开休斯顿的。在小夫妻再三邀请下,他才坐飞机去了华盛顿。女婿见到王智华后告诉他,无论岳母与他的关系多么僵,他还是认他这个岳父的,希望他不要介意岳母的态度。他们的热情,完全消融了他的戒备心理。郑易顺也一反常态,客客气气,丝毫没有提及两人数天前发生的不快。女婿出钱招待王智华到华盛顿著名的长城饭店吃饭,在酒席上很认真地对他说:“爸爸,过几天你的签证就到期了,我希望你能如期回国,如果你要回美国,我就继续替你申请。如为今后考虑,你还是照我的办,不然将来对你对我都没有好处。我加入美国籍已有6年,我的档案里,从未有过不良纪录。”“不,不,我这次去了上海,恐怕不能再回美国了。”他心里明白,又不便明说,“我在美国过得很不错,我宁愿‘黑掉,也不愿离开这里。我的很多私人东西都在休斯顿。”“爸爸,你回上海后一个月我们就接着申请,好吗?”盈盈恳求道。
郑易顺拿出一张美国花旗银行的2万美金的支票,递给他:“智华,女儿女婿说得对,你先回上海吧,这张支票是女儿给我回上海零用的,他们同意我把支票转送给你,你能在上海玩得好、吃得好、过得好。你的私人物品我们会替你保管。”王智华接过支票,仔细看了又看,觉得没问题,因为老板就是经常以支票给他发工资的,他的物业客户也是拿这种支票来做业务的。他心里美滋滋的,脸上的皱纹绽开得像朵花:“这张支票我要到上海才能兑现,现在我手里很紧,买机票还需一些钱,能否再给我一点?”“机票我可以给你买,你若要零用,我也可以给你。”女婿转过身,拿出3000美金递给他,“什么时候回上海?”“你要写好保证书,一定让我回美国。我已花钱征了婚,回美国后,我还要打算继续结婚的……”他见自己说走了嘴,便立即收住了话题。
“听我话,后天就离开美国,我马上给你写保证书。”女婿将一份用英文写的保证书递给了他。
三天后,女婿、女儿及郑易顺在华盛顿机场送走了王智华。
王智华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一直很兴奋,想着再回美国,与那些应征女郎周旋,心里乐得要命。美国的社会,真是太开放了。一到上海,他直奔中国银行,谁知,被银行小姐当头一棒:“这张支票是作废的,你不仔细看看,已过期了!”他在银行捶胸顿足,气咻咻地大骂:“郑易顺、章赛永、盈盈,你们就这么骗了我,我决饶不了你们!”7月29日,深夜1点,章赛永接到王智华打来的国际长途:“这是张假支票,已经过期的假支票,真是缺德,我要去告你们!”“我等待美国法院的传唤。看来你再也来不了美国了。我已经撤销了对你的担保。应征女郎给你的信都在休斯顿,现在即使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回天乏力了!”女婿也毫不留情。
王智华呆呆望着女婿给他的“保证书”,一脸沮丧。
2000年8月初,他收到法官送来的有关郑易顺的离婚诉状及开庭传票,诉状是她在美国公证后寄来的。
“这是我的报应!”面对前来的办案的法官,他开始反省了。